黄安广
【摘要】 德育过程是一个由多种开端的,对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多方面影响的过程,对学生品德素养的塑造,更不应只限于对学生道德理论的倾注,还应当对学生情感意志等多方面、全方位地进行培育。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有效渗透品德教育,以优化学生的品德素养。本文就初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展开学生的品德塑造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几点见解和思考。
【关键词】 初中政治 品德教育 渗透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02-037-01
一、开展教学活动,进行价值辨析
虽然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意识,已经具有了一定的独立认识,但是对于事物的认识却是不成熟的,对待事件的处理方式也是不够完善的,这与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缺失和辩证是非能力有关。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组织多样教学活动的方式,以塑造学生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在学习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更加理性、更加合理地认识事物、应对各类事件。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组织学生开展辩论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表自己对消费的见解和思考,说一说自己生活中都有哪些消费,哪些消费是合理的?哪些消费是不合理的?自己是出于什么目的进行的消费?在以上辩论活动构建后,学生充分参与其中,结合自己生活中的一些消费进行辩论分析,从而建立起对消费的积极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学生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从而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积极的消费观。在以上活动构建后,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消费是我们常见的、非合理的消费?你是如何定义合理消费的?请你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和社会生活经验谈一谈你的看法。通过以上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也就学会了应用自己积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优化自己的实际生活。同时,学生在客观理性的分析中,也产生了对消费的一些直观的情感体验,从而借情感的力量改变学生已有的不良消费认知。
二、注重意志训练,提升学习能力
虽然部分学生经过教师的引导和价值观念的辨析过程,也有学生对积极价值观念的践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学生在认知和行为之间的转化率不高的现象。这种现状的出现,与学生的意志力培养不足有关,缺乏意志力训练的学生,虽然认识到事物做法的对错,对是非对错也有一定的辨析能力,但是却很难将积极的价值观念和道德品质践行到自己的实际生活中,很难将其奉之为调控自己行为的重要指导。举个简单的例子:学生知道按时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是一种良好的习惯,知道自己的努力学习和艰苦奋斗将会为自己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但是,不少学生却很难将其坚持下来,应用到自己的学习过程中。也有学生知道不要随手丢弃垃圾,要将垃圾扔到垃圾桶中,却总是因为自己意志力薄弱的原因而出现随手丢弃垃圾的现象。虽然部分学生在事后会产生自责甚至是后悔的情绪,但是自己也很难将之应用到生活实践中。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需要注重对学生开展意志力训练,注重对学生意志力的磨练过程,才能让学生的品质获得更好的提升。例如,教师可以借助人物及其事迹对学生开展教育工作,借助榜样的力量塑造学生的意志品质。例如,教师可以引入张海迪的故事,越王勾践的例子,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的塑造,以增强学生对事物的坚持性。另外,为了增强学生生命的韧性,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引入国家灾难,如汶川地震、玉树地震等灾害中的一些典型的励志性事迹,让学生认识到生命之坚韧,更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的价值,在挫折中更应当坚持、更应当注重珍视生命、珍惜生命。从以上意志力的培养训练中,教师帮助学生更加理性、更加客观地对待生命,学生在坚韧意志力的驱使下,也就更加热爱生命,提升对积极事物和积极习惯的坚持性,从而让教育实现“知行合一”的效果,让学生在积极价值观念的驱动下,在坚韧意志力的培养中,主动践行、主动参与,最终实现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
三、重视课后实践,引导主动践行
对学生品德培养的最终目标,是帮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有效应用相应的价值观念,从而提升学生的个人道德修养,提升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念,促进社会文明水平的逐步提升。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组织学生课后实践的形式开展品德教育活动,让品德塑造渗透入学生的实际生活中。例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对国家先烈的崇敬之情,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在清明节时组织学生开展扫墓活动,给学生讲述国家英雄的故事,让学生心存对英雄、烈士的敬畏之心;再比如,为了帮助学生建立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生活中不要乱扔垃圾,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组织学生在生活中进行环保一日行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维护良好的环境,主动捡拾垃圾,从而建立对于乱扔垃圾这一行为的厌恶之情,也在这种行动和情感的驱动下,主动养成良好的习惯。
总结
对学生的品德渗透和优化的过程,需要教师协调学生认知情感等多方面的因素,更要从各个角度对学生施以影响,才能让学生的道德品质得以升华。对此,教师在教学中便可以通过组织教学活动、开展意志训练和注重课后实践等教学方式组织教学,以促进学生品质的升华。
[ 参 考 文 献 ]
[1]连长春.初中政治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思考[J].黑河教育,2019(04):16-17.
[2]张静.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策略[J].学周刊,2019(12):54.
[3]夏晓光.如何在初中政治教學中渗透德育教育[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01):145+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