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2019-09-10 02:02:57黄绍明
学习与科普 2019年27期
关键词:导学案初中数学

黄绍明

摘 要:随着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初中数学教学提出了更髙的要求。学生不仅仅“学会”知识,而应掌握“会学”的技能,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对于学校来说,看中的不应该单单只是升学率,更应该注重将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完美地结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导学案是新课程标准背景下的创新教学方案,它契合了新课改背景下教学活动需要,顺应了时代发展的现实需要。运用导学案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既要考虑教师的“教”,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基于此,本文将以初中数学为对象,针对如何优化、创新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关键词: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优化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

导学案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主要是指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学习能力,对教学学案进行编写。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初中学生数学学习效率。具体来说,导学案教学模式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导学案教学模式法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和成就感。

二是,改变了学生被动获取知识的方式。在導学案教学模式下,学生获得知识的方式不局限于听讲,还可以通过自学、同伴互助、教师指导等方式,其学习方式更加多元化。

三是,改变了沉闷的课堂氛围。导学案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跃了课堂氛围。

四是,构建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在导学案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权威的化身,而是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这一学习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关系更为融洽。

二、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模式的优化与创新

(一)优化创新导学案设计

导学案是一种新型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在具体的导学案教学中,教师必须要对整个教学方案进行精心设计。教师必须正确理解导学案的本质内涵,并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全面了解教材,并对其进行深入挖掘。在此基础上,教师还要借助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制定出符合学生学习需求的导学案,以保证导教学的顺利开展。

例如,在对“勾股定理”进行导学案设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并通过网络搜集与之相关的教学材料,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出一份精美的、内容充实的、实用性较强的导学案。

(二)优化创新导学案中的学生活动

初中数学教学体制的建构受学校数学文化氛围,教师教学能力,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和学习态度等方面的影响。教师要进行导学案设计前要明确教学目标,客观评核自身教学能力,人能力范围内发挥导学案的最大作用。构建完整教学体制,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目标,也要关注学生心态,及时给学生鼓励,激励他们勇敢面对数学学习过程中的困难,用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数学学习的难题,对学习充满自信,并可以自觉独立的完成数学学习的任务。导学案在新课讲授、练习课的使用和复习课的总结上都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学生在完整的教学体制下,积极地运用导学案科学的预习数学知识,跟进教师课堂讲解思路,重视课堂学习,并在课后结合课堂笔记,查漏补缺,进一步加深都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尽可能深化数学公式、公理和解决方法等内容的理解,并及时地借助相关的数学题型不断强化训练,做到举一反三,运用自如。

(三)优化创新导学案“问题设计”

1 设计要有层次性

导学案设计要有全局观,要有纵向的难度梯度,这就要求教师的“问题”要有层次性。有层次的问题设计是导学案在编写过程中教师的“构思”框架,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主线”。但一个新的知识梯度又是由若干个子问题共同构成的,而教师往往喜欢提出许多的子问题方式来一步一步地引导学生的学习。因此,教师在编写导学案的过程中要充分预设这些子问题,从其中选取一个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问题进行问题设计。

例如,可以将“生活激趣”与“旧知链接”这两个问题保留一个,具体情况根据实际授课时的内容来定,这样在同一层面的问题中进行精减,将“典型正变”进行保留,而将“典型逆转”“典型暗示”作为中等层次习题提出,将“典型拓展”作为难点习题提出。

2 设计要与生活紧密结合

数学学科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实践性学科,一切不联系实践的知识都是毫无生命力的,都是“纸上谈兵”,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都起着不同程度的限制影响。因此,在“问题设计”中,教师要考虑到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联系。导学案“问题编写”要依据教科书中的例题,结合本校学生生活实际设计更利于学生理解的问题,这样以生活化的问题引导、激励学生进行思维拓展、发散迁移会使学生对数学会更加有兴趣,更爱学数学。当然,在“问题设计”中可以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进一步思考新生成的新问题。

结束语

在初中数学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课堂内的情境,进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导学案进行教学。同时教师针对导学案的意义、原则要明确,继而开展相应的数学教学导学案实践。在应用实践过程中,引导学生能够通过自主学习和探究、通过合作学习和探讨,理解和掌握相应的知识内容和核心。将已经提前编制好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如此就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点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同时也能够充分的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效果,促进学生更为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樊忠军. 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策略分析[J]. 学周刊, 2017(7):69-70.

[2] 张伯秋. 探究初中数学“学案导学”教学模式下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7(7):88-90.

[3] 姚军. 紧扣“四基”,活化初中数学导学案设计[J]. 数学教学通讯, 2017(8):77-78.

猜你喜欢
导学案初中数学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2:53:24
浅析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方法
南北桥(2016年10期)2016-11-10 16:22:39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试分析初中数学二元一次方程和一次函数的教学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7:28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6:46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00:03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9:50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