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浪
摘 要:“互动式”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价值,积极应用有效的教学活动设计,让学生与教师、同伴以及媒体进行交互,从而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
关键词:高中物理;互动式教学;教师;同伴;媒体
互动式教学模式对高中物理知识的教学具有积极的应用价值,能够有效突出学生在知识认知过程中的主体性,彰显学习的过程性以及交互性,使学生在与人、媒体进行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成对知识的认知,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效果。那么在当前高中课程的讲解中,教师应当如何进行教学活动的设计,才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多元互动,逐步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呢?
一、与教师进行互动
在以往的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会基于教学的内容,向学生提出探究性的问题,为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自主分析指明方向,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完成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而在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开展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搭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渠道,促进教师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让教师了解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获得课堂教学的反馈,以便教师更好地进行下一阶段教学活动的设计,为高效课堂的构建奠定基础。
例如,在对学生进行“圆周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问题的形式,创建教师与学生之间进行互动的渠道。在课堂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圆周运动的概念是什么?”“线速度、角速度以及周期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等问题,为学生进行圆周运动的自主学习提供方向。随后,教师让学生对物理教材当中的知识进行自主分析,并将自己分析的结果告诉教师,从而实现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交流,让教师能够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紧接着,教师针对学生在回答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指导,促进学生提高对本节课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
显而易见,在开展高中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利用问题为媒介,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互,从而更好地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双向理解,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二、与同伴进行互动
班级是学生以群体形式存在的场所,在开展物理知识的讲解工作中,教师也应当积极发挥班级的优势,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与同伴进行互动的过程中,提高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同时,教师在进行组员安排的过程中也应当意识到,不同学生之间的物理知识认知素养不同。因此,教师应当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合理划分组员,促进学生在差异化水平的组员交互中,实现对物理知识的有效学习。
例如,在“势能”的教学中,教师先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同,对学生进行层次的划分,使得不同层级中学生对物理知识的認知素养不同。紧接着,教师按照同组异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组员的安排,使得每个小组当中学生之间的物理知识认知素养呈现一定的差异。随后,教师让学生以安排好的小组结构,共同进行“势能”这节课的学习,并让小组中对物理知识掌握程度较好的学生,对组内的其他学生进行指导和辅助,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逐步实现本节课的有效教学。
可见,在物理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能够通过合作活动的优化设计,强化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从而让学生在双向交互中,逐步提高对物理知识的认知效果。
三、与媒体进行互动
高中生的理解能力有限,但是,在高中物理教材当中的所安排的内容大多是以文本的形式存在,因此,直接让学生针对课本进行物理知识的理解存在一定的难度。而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也开始将现代媒体资源引入课堂之中,成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工具。所以,在实际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利用现代媒体转变物理知识的呈现形式,让学生与媒体进行互动,能够提高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效果,从而实现高效物理课程的构建。
例如,在“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的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利用现代媒体资源,促进直观情境的构建,从而让学生与媒体进行互动。在课堂中,教师先对学生讲解人造卫星的发射原理,让学生从理论上初步认知本节课的内容。随后,教师将课下准备的人造卫星发射视频,以及人造卫星原理解析的动画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主观、动态的场景中,提高对“人造卫星 宇宙速度”中知识的认知效果。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看出,在高中物理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促进课堂直观情境的构建,引导学生在人机互动中,提高认知物理知识的效果。
总而言之,互动式教学模式是伴随新课改的不断发展而进入高中物理课堂的,能够有效强化学生在物理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当前高中物理课程的知识讲解中,真正有效地落实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应用价值,却不是在一节课的教学中就可以实现的,而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因此,在之后对学生进行物理知识的讲解中,教师也应当积极探索落实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策略,并在实践教学中进行应用,从而构建完整地践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体系,逐步提高物理课程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孙召昂. 高中物理课堂师生互动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魏炳君.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的互动教学探究[J].学周刊,2016(30):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