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凤美
家校合力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必然选择。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老师抱怨家长不支持老师工作,也会听到一些家长对老师的工作有怨言。导致老师和家长之间产生不信任、有芥蒂的原因很多。其实,老师和家长的出发点都是一致的,都是为了孩子健康成长。笔者认为,家校出现裂痕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家校沟通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多年的教育教学经验告诉笔者,换位思考是家校沟通的一把钥匙。
一、站在家长的视角看待问题,就能看出问题的根源
每一个孩子在家长心里都是不可替代的唯一,都是家长的手心肉、心中宝。作为老师,我们要善待每一位孩子,善待每一位家长。当学生在学校出现特殊情况,作为老师一定要站在家长的视角来看待问题。作为家长最关心的是孩子的安全,是孩子的成长。所以,我们老师有必要第一时间告诉家长孩子的情况,同时,及时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之后马上告知家长,争取家长的了解和支持。例如:上学期的一天晚上,笔者接到一位优生小王的家长打来的电话,原因是笔者班上的“调皮蛋”小杨打她儿子,手臂上有淤青。当她看到时就有点火气,马上打电话告诉笔者,要求调位置。然后投诉这个“调皮蛋”以前是怎样欺负同学的,他的家长是怎样不讲理的等等。笔者先让她倾诉完后,诚恳地对她说:“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等我调查情况后再给她答复。”笔者诚恳的语气让她的情绪缓和下来。第二天,笔者找当事人了解,原来是小杨在讲台上玩老师的遥控笔,小王叫他不要玩,小杨不听,小王就去抢回来,在这过程中小王被小杨抓伤了。知道情况后,笔者马上把情况反映给小王的家长。家长听到事情的经过后,没有要求换位置,而是让他儿子自己决定。这件事情妥善处理就是因为笔者站在家长的视角理解家长,并且通过调查清楚了解了事情的根源,家长知道事情的真实情况后就会理解老师、支持老师。
二、站在家长的视角分析问题,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
上学期,学校开展葫芦丝进课堂。上第一节课前一晚,笔者就在群里发通知,记得提醒孩子明天带葫芦丝回校。第二天中午,有位家长回复说:“可不可以不上葫芦丝课,因为葫芦丝丢了。”笔者说这是学校的安排,而且机会难得,没有特殊原因不可以缺课,丢了就再买一把。这时家长回复:“已经买过3把,都弄丢了,而且是在学校弄丢的。”这时,笔者才意识到,家长不是不想让孩子上课,而是对孩子在学校丢了葫芦丝不满。当时,笔者想,如果我是家长也会对学校有抱怨,连续丢了3把葫芦丝,能不生气吗?那么,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学生当时丢葫芦丝的具体情况,了解的情况,才能找到问题的关键。因此,笔者马上找到该同学,了解孩子丢葫芦丝的情况。经过了解才知道,孩子并不是全部在学校丢葫芦丝,有的是在家里不小心弄坏的;有的是训练后,自己不小心落在训练地点。了解清楚后,笔者马上告诉家长具体情况,建议家长和老师一起教育孩子要养成保管东西的良好习惯,学习葫芦丝不仅仅学校技能,也是培养孩子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三、站在家长的视角处理问题,就能使问题迎刃而解
尊重是人与人之间相处、人与人沟通的基础。站在家长的视角处理问題,核心就是要尊重对方。有了相互尊重,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例如,一天,笔者在外听课,家长在班群发消息,语气有点冲:“黄老师,麻烦你跟学生说一声,在玩的时候不要你推我撞,小伟被班上的同学推倒在地上,膝盖受伤了。”接着还拍了一张膝盖擦伤的照片。当时笔者想,这位家长明明加了我的微信号,还在班群里说,是对我们学校教育有意见,对我工作有意见。因为在外面听课,所以只好告诉他:“我在外听课,回去后会了解情况并教育学生。”笔者这样回复后,他并没有回复我,可能还很气愤。第二天,回校后,笔者马上找到小伟了解情况,经过交谈,才知道是上体育课打篮球,不小心撞倒了,当时这位同学已经道歉,并带他去医务室擦药油了。原来是家长看到孩子受伤,太过紧张,导致孩子不敢说实话,让家长误会老师没有处理,没有教育学生。事后,笔者单独打电话给家长,诚恳地向他说明了事情的经过。在与家长沟通中,笔者始终保持一种尊重的态度,诚恳的语气,家长听后非常理解并马上向笔者道歉,说自己看到孩子受伤太过紧张,没有弄清原因,给笔者添麻烦了。事情就这样很好地解决了。
家长的支持、家长的理解可以使老师的工作更加有效,换位思考是老师与家长沟通的一把密匙,有了这把钥匙,家长的大部分心锁都能快速打开,家校就会成为一个教育共同体,家校就可以一起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