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中国视域下学校体育实践的革新与反思

2019-09-10 07:22唐定裕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健康中国学校体育实践

唐定裕

摘要:“健康中国战略”是我国新时期社会各项事物发展的重要决策,为各项事业推进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本文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学校体育实践进行了一系列省察,并在此基础上对学校体育如何贯彻“健康中国战略”进行了一系列的解读与探讨,以期为新时期学校体育发展与促进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健康中国;学校体育;实践;革新与反思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60X(2019)02-0109-03

与大多数发达国家一样,因时代需求的不同,我国在不同时期会提出一系列不同的战略指导,在某种程度上来讲,一系列战略的提出则是长期实践后再升华的结果,是党和政府满足人民诉求的体现,也是中国社会发展适应马克思辩证思维观的一个重要体现.“健康中国战略”正是基于马克思辩证思维观,针对中国当下建设需求的一个重要决策.对学校体育而言,“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则为体育实践革新与推动带来新的契机与动力.健康中国战略明确提出“要实现青少年、重点人群体育活动的促进,促进人人参与、人人享有的健康生活方式”,而要实现上述战略目标则必然离不开学校体育的革新与发展.换言之,学校体育对于“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与实践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显然,今后一段时期内在“健康中国战略”背景下对学校体育革新与实践的深入研究,必将成为新时期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热点与难点,对进一步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健康中国的实现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健康中国战略提出的话语背景

在当下和平年代,“战略”通常是指政府与组织为了解决民生相关问题所提出或采用的指导性思想与促进手段.从政府目标的视角上来看,促进社会最优价值的不断生产与实现,一直是国家战略的最基本的功用.事实上,国家战略的提出与修正一直是基于政府对社会民生的一定的价值判断与认知的.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入21世纪以来,“健康”成了国内民众所普遍关注重要话题.对“健康”的关注,其动因是多元化的,有来自“国民体质下降”的反思,也有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对健康需求增强的诉求等等.2015年之前,“健康”虽已是国家关注的重要话题,但尚未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而真正提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上则是2015年.2015年10月29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全面通过了《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在建议中明确提出了“健康中国”这一重大发展战略.2016年8月26日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审议通过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并将“健康中国战略”确立为2030年教育、卫生、体育等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南.从“健康中国”的提到至《纲要》的正式确立仅仅用了8个月的时间,体现了党中央对全民体质健康的高度重视,也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学校体育的殷切期待.

2 以“健康中国战略”理念审视当下学校体育实践

健康中国战略强调“国民健康长寿”,强调全国各类事业系统的融合,提倡将环保、体育与教育、卫生各个事业系统“一把抓”的格局,定位于“医体”融合,倡议“大健康”“大体育”格局.在这一格局中,我们要重构当下学校体育实践,对现有体育课程的弊端进行剖析则是极为必要的.

2.1 当下体育课程过于偏重“技能化”教学

反观国内当下学校体育目标的设定,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等四项技术目标的设定.从全人教育的视野上来剖析国内当下体育教学目标的宏观设定是毫无瑕疵的,然而,从具体执行上来看,学校体育课程的目标虽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目标的设定,仅有运动参与、运动技能目标达成较好,而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目标而难以达成或迫近.这一问题或现象从国内诸多学者对国民体质的调研报告中也可以得到印证.正如大多数国内学者的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当下国民体质下降虽有诸多种因素,但学校体育教学过于注重“技能”亦使学生兴趣下降、能动力不强致使体育课程参与积极性不高,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要素.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来看,当下体育课程教学实践中,由于目标的可操作性与绩效性缺失,而导致通常主要以运动技能目标与运动参与目标能够有所达成,而身体健康、社会适应目标均无法实践或实现.

2.2 学校体育激励工具相对缺失

事物发展需要诸多因素的推动,其中,对于事物正向发展的促进,激励往往是一种必要的手段.体育课程作为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教育课程之一,良好的激励一直是体育课程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以促进方式来看,激励有两种,一种是“强制性”激励,另一种则是“促进性”激励.长期以来,国内学校体育课程更加侧重于“强制”性推动,主要采用“体育达标”、体质测试等手段来进行.当然,也结合运用精神性奖励的办法,对学生或教师予以促进.然而,从更为深层次的本质上来看,“体育达标”、体质测试等激励手段的运用,在一定时期内,对学校体育的普及与促进确实起到了较大的推进作用.然而,就其手段的形式上来看,这一促进性方式毕竟更加“强制化”,单一使用这类测评类或者说强制类指标则有失偏颇,对学校体育的促进形式显得单一,且相对呆板.显然,在“健康中国战略”推进的当下,对学校体育实践激励或者思考学校体育实践动力问题则是一个较为实际的重要话题,是继续选择以“强制”激励,还是“诱导性”激励则是“健康中国战略”下学校体育促进需要回答的问题之一.

2.3 体育教学革新缺乏“体育”课程特性

正如《健康中国战略2030纲要》中指出,对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在事物发过程中遵循“革旧立新”则是一个基本逻辑,但前提则是要深知事物发展的规律与基本逻辑才可有理有据的推进,换言之,在事务革新的过程中,要依据事物发展有逻辑的实施与展开.对于体育课程而言,此理可推,在某种程度上,体育课程的“革旧立新”是可以有的,但要保持住“体育”的“质”的规定,也就是健康中国战略中重点强调的“增强体质、增进健康”的基本理念.纵观当下体育课程不乏部分内容脱离了“体育”课程规范,更是脱离了健康中国理念的出发点.如2018年《中国学校体育》中刊登的案例《一节没有“教师”的体育课》则是一个脱离体育教学“异化”的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案例中通过班上几个骨干同学组织同学学习跳绳,然后,做总结向教师展示.本次课可以说是一节探究的课程,然而,问题是体育课程的核心是需要有“运动量”、运动强度的介入的,缺少这两个内容单一的技能探究式学习则很难达到體育课程所要的效果,在某种程度上来讲,就更不用说什么运动参与、社会适应、身体健康等目标的实现了.显然,这种体育教学可以作为教学内容来实践,但作为一堂体育课程来实施则是有失规范的,失去“运动量”、运动强度的体育课程怎么可以称之为“健康”,怎么可以称为“体育课程”,充其量只能说是“技能学习”.

3 健康中国战略视域下学校体育实践维度的转换

3.1 学校体育目标的拓展与“落地化”

通常情况下,目标的达成往往是取决于事物进步与停滞发展的重要基础.对于学校体育而言,对健康中国战略的贯彻首先应该落实在目标调整上.而具体如何调整,则可以参照一下世界各类发达国家经验,可以参考一下英国、日本、德国等国家.例如,英国在学校体育的开展的过程中则注重学生个性、绅士精神的培养、体育习惯养成、培养学生竞争力与体质健康促进等几个方面为目标,并且,英国政府在体育目标设定的过程中,其目标的表达则较为宽泛.而日本学校体育目标的注重以意志力为主导的体育精神养成、促进个体积极生活与向上的社会态度的促进以及体育习惯的培养.德国学校体育则非常注意学生合作精神的培养,运动能力的强化,尤其是对青少年身体健康尤为重视.综述以上几大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健康目标,可以发现以下几个发达国家的学校体育目标都是多元化的,且具体目标与实施目标均具有可操作性和绩效性,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健康中国战略下的学校体育目标设定或范围则可以借鉴英、日、德国经验,同时,也要注重国内实际情况.当下,可以肯定的是“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对学校体育课程而言体现出了“健康为核心”的基本要求,加强了学校体育要强化“身体健康”与社会适应目标的要求,使当下对身体技能为主的学校体育实践向“身体健康”、社会适应拓展.因此,当下学校体育发展应进一步强化对“身体健康”与“社会适应”的研究与落实,突破偏重“技能化”体育课程教学困扰.

3.2 加强“促进性”激励手段的执行

正如上文所讲,健康中国战略下的主旨理念是以“全民健康”为核心,以促进健康生活为主导来发展体育运动.基于此,健康中国视域下的学校体育也必然要突出“健康”与“促进”这一核心导向.其中,“促进”则是健康中国学校体育课程发展的一个新的逻辑起点,其做法是要求在“强制”做法的基础上加大“促进”方式的推进.在某种程度上讲,体育达标、大学生体质测试偏重“强制”化,但在学校体育发展的过程中,标准的确定又是不可或缺的,否则,对个体与整体身体发展的衡量与促进都必然带来一系列的不利影响.然而,有一点也是要值得注意的,对于个体而言,“促进性”激励对个体主观能动性的促进则更为紧密.在健康中国的推动下,应尽快完善激励手段.英国、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在学校体育课程激励上往往采用奖励、补贴与优惠政策.借鉴发达国家的做法,国内学校体育教学应以健康中国战略为契机,积极建立校内外体育活动的详细补贴计划与方案,由地方行政机构来监督实施.地方行政机构可以对体育课程发展较好的学校给予奖励或者对促进学校体育发展的俱乐部给予一定的税务优惠.

3.3 强化体育课程的“健康促进”理念

体育课程要有“课程”理念,健康中国战略的推动下这一理念显得更为关键.健康中国战略要求体育课程为国民体质健康而贡献力量.体育课程之所以称为体育课程,是由于有其“运动量”、运动强度、身心健康、社会能力培养等多元化因素,才称之为体育课程.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下,体育课程需要“革旧立新”是时代的需求.但前提是要有“健康”“课程”意识,将二者统一起来,才能充分体现出体育课程的贡献力,使体育课程更好地为健康中国战略而服务.换言之,体能与情商一直是体育课程的本质所在,近30年代国民体质下降更加要求我们,在健康中国战略的践行中,体育课程必须牢牢把握住“体能”与学生“情商”的促进与加强.《纲要》中对学校体育工作提出了基本要求,到2030年,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秀率要达到25%以上,每周体育活动强调要完成3次以上的中等强度,要高度重视学生社会身心与适应力的发展.《纲要》中的一系列要求进一步体现了新时期学校体育的基本导向,在健康中国战略的指导下,加强学校体育课程“健康促进”理念是极为关键的,要在教学过程与教学内容上以“健康中国”为映射,紧紧抓住体育课程的实践方向.

4 结语

诚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小康”,“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要在“健康中国战略”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中发挥学校体育的功能与作用,则离不开我国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促进.毋庸置疑,在今后的一段时间里,学校体育的开展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健康中国战略的推进,因此,对学校体育革新与思考应不断深入与加强.

参考文献:

〔1〕何凌辉,龚坚.健康中国视域下我国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新方向[J].体育文化导刊,2018(09):85-89.

〔2〕杨中皖.“健康中国”视域下的高校公共体育课教学质量探究[J].阜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35(03):111-116.

〔3〕唐纪平.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学校体育的发展路径研究[J/OL].当代体育科技,2018(22)[2018-10-13].https://doi.org/10.16655/j.cnki.2095-2813.2018.22.126.

〔4〕梁鳳波,毛振明,程天佑,陈帅.《“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与学校体育改革施策(3)目标:确保学生校内每天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一小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8,52(07):82-87.

猜你喜欢
健康中国学校体育实践
论当今社会对体育教师成见问题
浅议高职院校健美操教学新策略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健康中国”是对人民福祉的庄严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