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蔚苹
摘要: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增加课本知识的人文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从发掘课本内容、传统经典文化的现实过渡以及寻求生活中的文化因素入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经典文化底蕴,是一种值得探索的新型教学模式。
关键词:语文教学 传统文化 人文素养 兴趣教学
在应试教育的大环境下,如何切实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提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人文素养,增加课本知识的人文性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义务教育实施以后,社会就业对学历要求更上一层楼,大环境下的综合压力分散到各个学校不同阶段的教育,引起各个学段对考试和升学的重视。在这样的背景下,尤其在语文教学上,抓字词句知识成为主流,不仅让教师授课的内容有了局限,而且加重了学生的学业负担,磨灭了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兴趣,而过于单一的教学模式和方法也限制了学生个性的成长和发展。与此同时,信息科技飞速发展的今天,高效便捷的新媒体正在逐渐替代传统纸媒,人们也凭此对西方教育思想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以狄尔泰、斯普兰、利特教育学为代表的文化教育学即精神科学教育学开始在国内进一步普及,在中西文化的碰撞下以及对国内教育现状的深思后,整个社会对人文底蕴在教育中所起的积极作用越来越有清晰的认知。近年来,小学课程的设置还有所调整,特别是在语文教学上,正在增加传统文化的比重。教育体制从传统文化入手,为应试教育的沉疴开了一剂良药,对整个教育系统进行了微调。时代对于人才需求的不同格局也以人文底蕴为本,开始了一场循序渐进的改革。
一、发掘课本背后的人文底蕴
教材是学生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它是教师教授知识和学生学习内容的载体,是连接教师与学生的纽带。从语文教材来看,课本本身往往浅显易懂,但是如果将每个浅显易懂的知识点拓展延伸开来,就可以发掘文化层面的内容,实现知识的蔓延与串联。而这部分内容往往不仅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更能帮助达到“寓教于乐”的教学目的。如何让学生关注语文课本背后的人文知识呢?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被誉为“教育科学之父”的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和美国教育学家杜威都强调兴趣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不同的是,赫尔巴特更强调从教育者的角度出发,提倡从兴趣教学要以教师为中心;而杜威更倾向于受教育者,认为教育该从学生的兴趣入手。从前者来说,教师应在备课时就开始发掘课本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做好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的衔接。从后者来说,学生在学习时,也要做好预习工作,自觉主动地找寻课本中的兴趣点,通过各种信息渠道了解深层内容。从兴趣入手,以此为突破点,把学生与老师连接起来,共同探讨教材中更深层次的文化底蕴,可以达到“乐学”“趣学”“智学”这样三学一体的教学层次。在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上册的习作3中,要求学生写封信向自己的朋友介绍家乡,在正确把握书信格式的基础上,抓住自己家乡的特点,展示家乡的风貌。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会因为过度强调书信的格式而导致学生对于这一体裁兴趣的缺失。书信在信息技术如此发达,书信使用愈来愈少的当代,如何引起孩子对它的兴趣呢?我们可以从书信的根源入手,书信本来就是由于距离较远而不能及时见面的人互相交流情感与思想的工具。那么,频繁使用书信的古代可以成为孩子兴趣的切入点,“鸿雁传书”“鱼传尺素”的故事生动形象地刻画出书信是古人情感的寄托。而近代的《傅雷家书》中,又饱含着一位父亲的拳拳爱子之心,令人感动。在教学过程中使用这样的素材,对于学生而言,不仅能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还可以引发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兴趣,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教育教学不断发展的今天,教材的编纂也应更加慎重,不仅要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更兼文化传递的重要使命。只有教育者、受教育者与教材的编者共同努力,才能丰富课本知识,形成有趣的文化网络,形成更符合儿童心理和教育者人文理想的教学模式。
二、品悟经典与时事的辩证联系
追本溯源、回归经典是时下的一种趋势,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意识到国学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在语文教学上,“寻根教学”也成为一种新兴的热潮,从文化根源汲取力量成为另一种教学模式。一方面,社会商业文化不再一味追求所谓潮流,开始从传统文化入手,衍生出更富内涵的作品。另一方面,“终身学习”的概念提出后,知识拥有者的形象早就不再拘泥于传统知识分子,而是走向了基层大众。文化涵养的增强使人们越来越明白没有文化底蕴的发展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没有发展前景,而且经不起推敲。然而,因为时代的变迁,时间因素所造成的文化认同感在飞速下降,文化隔阂越来越深,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衔接成为教育的一大难题。例如苏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中引用了《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句话“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很多学生不理解,当今社会有些人甚至很难做到赡养自己的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又为什么要去管别人的父母与孩子呢?我们在教授过程中,如果不能联系时事,可能会给孩子留下书本知识不适用的错误印象。因而在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向孤儿院捐款,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助文具、图书、衣服等,又或者去养老院看望老人,经济条件允许的社会人士甚至可以收养孤儿,这都是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做到“及人之老”“及人之幼”。在授課中提出时事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例如“看到老人摔跤,是否要去扶”等。探讨文学经典中的道德价值观的转变,极能锻炼学生的思辨能力。想要做到这一点,不但对教师本身的文化素养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学生的阅读广度与深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做到不断学习,自我充电,深入研究,学生要拓展自己的阅读量。同时,二者要关心社会时事,乐于思考,寻求传统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联系,剔除不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糟粕文化”。孔子在《论语·为政》中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的平衡让语文教学不再流于单一的文字教学,而是发挥它的内在作用,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相勾连,使孩子不再产生隔阂感,化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形成积极钻研乐于求知的学习氛围,这对于语文学习是极具现实意义的。为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才艺,合肥市红星路小学一向重视学生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培养,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已蔚然成风,在2018年11月举行的合肥市首届青少年国学大赛总决赛中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绩。未来,学校将进一步加强对传统文化经典的投入,让更多的学生通过诵读经典体会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提高文化素养,实现全面发展。
三、徜徉于生活中的文化因子
语文学习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果局限于课堂学习,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疲劳感”和“距离感”。如何打破“纸上谈兵”的刻板模式呢?教师们不妨从生活中找寻文化的共同点,拉近学生和教材的距离。中国是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五千多年的文化沉淀在这个国家的各个地方,留下了有迹可循的痕迹。这些生活中处处可见的文化痕迹,虽不能直接表现它的文化意义,但由于贴近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生活圈子,在深入学习之前就为二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熟悉的文化氛围,为研究、学习打下了事半功倍的基础。苏教版小学四年级课文《春联》的教授就是一个很好的范例。春节作为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是每个孩子都熟悉的,而贴春联作为过春节的习俗,也是孩子们从小就耳濡目染的文化传统。在这节课的学习中,孩子们由于熟悉春联,不仅上课情绪高扬,乐于发言,而且能从自己的生活体验中总结出春联的特点,了解对仗与平仄。这样,本来较为难懂的知识点,因为贴近学生生活,在理解的过程中反而变得容易。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教学《风速歌》时引导孩子观察室外的风,看看景物的变化,了解了风虽然看不见,但可以去感知;学习《游子吟》时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母亲是如何关爱自己的,体会母爱的伟大。引导学生善于将生活和教学紧密联系,知识更容易产生迁移,更容易理解。教育也可以多增加“仪式感”,例如在古诗学习中,我们可以仿效古人的吟诵方式,增加知识文化学习的参与度。当然一切的表象感知最终要回归学习的目的和需求上,过于注重形式而忘记学习的初衷是要不得的,但是如果使用恰当,会给语文学习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语文教学的传统经典文化渗透是个大的方向,也是一条值得尝试的思路。找到其中的平衡点不仅需要时间,也需要各方的努力。基于社会发展的需求,这样的探索和研究势在必行。只要我们善于研究,紧跟语文课改时代步伐,将必然在现有的语文教学模式中开拓出一条新的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