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天来
【摘要】 观察能力是在生物学习中必须具备的能力,生物学的研究和发展就是从观察开始的,在初中生物教学中也是如此。培养学生在生物学习中的观察能力有助于学生生物学习能力的提高。本文通过探讨培养学生生物学习中观察能力的方法,提高学生生物素养,希望能够为初中生的生物学习起到一定作用。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 观察能力 培养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58-010
前言
观察能力指的是通过对事物细节特征的观察,从中找出事物的本质特性。观察能力的培养需要全面地、客观地对事物进行认识,在研究和学习——特别是在自然科学的研究和学习中非常重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生物学科的教学特别强调对学生生物素养的培养,观察能力是生物学习的主要能力,需要引起广大生物老师的重视,摒弃以往死记硬背生物学知识点的教学方法,使学生们能够更好地领悟生物学习的真谛,从而提高自身生物学习的能力。
1.培养学生生物学习观察能力的重要性
观察活动不是盲目地四下张望,而是在科学方法的指引下开展的有目的性的观察活动,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观察的结果,得出关于事物本质的相关结论。观察能力是推动科学发展的主要力量,也是人们认识世界、探究世界的主要方式。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非常重要,老师要重视对学生观察能力的提高,并且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达到培养的目的。观察能力对科学发展的贡献自不必说。创立了进化论的达尔文曾说:“我没有过人的才智,也没有惊人的智商,使我取得成就的就是我对事物的观察能力,在这方面我颇为在行。”达尔文通过对大量物种的观察,创立了进化论。生物学家从古至今都是无与伦比的观察家,他们能够从对自然的观察中找出生物的特性和规律,从而推动科学的发展。
2.初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方法
2.1明确观察的目的和任务
有效的观察活动是在明确的目的和任务下进行的,学生在开展观察活动前,要首先明确观察目的。例如,在鲫鱼的实验观察课中,如果学生不明白这堂课的学习目的,很容易把课堂学习变成逛鱼类菜市场,根本学不到任何东西。明确学习目的的同学,就能够有目的性地观察鲫鱼的鱼鳍、鱼尾等身体构造,观察鲫鱼游动的形态,并与课本和老师所讲知识点结合,观察鲫鱼在游动过程中对课堂知识点的体现,从而既巩固了课堂知识,又培养了自身的观察能力。又如,在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讲解过程中,只有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學生在拿到植物时才能明白哪里是植物的根、茎、叶,单、双子叶植物的不同点,从而加深对课堂学习内容的认识,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
2.2做好充分的观察准备和计划
在开展观察活动前,必要的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并且要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步骤,才能够使观察活动有条不紊地进行。通过老师的课堂讲解过程以及学生的课前预习,学生已经对生物观察实验有了一定的认识。在老师的指引下,学生应该先全面思考生物实验应该经历的流程,并且把实验用具和实验材料准备齐全,避免实验过程中由于实验相关物件的缺失而使实验无法进行。在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的基础上,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对实验对象的观察。在观察前,老师提前向学生讲清楚观察的要点和要求,让学生能够为生物观察做好充分的准备。例如:在脊蛙反射实验的观察过程中,老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反射弧相关知识的回顾,然后指导一位学生展开实验,其他学生观察。为了保证实验顺利进行,在实验前学生需反复观看实验录像,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通过对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的熟悉,学生才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观察,使实验观察起到应有的效果。
2.3加强对学生观察过程中的针对性指导
由于每个学生的观察习惯不一样,有的较为专注,有的总是爱东张西望,有的有较好的洞察力,有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导致同样的观察实验,得到的观察教学效果不一样。老师要加强生物观察教学的针对性,通过挖掘学生的性格特点、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对个别学生展开教育,从而确保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观察的要领,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
例如:同样的观察兔子生活习性的实验,有的学生只能想到兔子吃草这一个特性,有的学生能够通过兔子吃草的动作观察出兔子是如何吃东西的、兔子吃东西的习惯性动作、兔子的外形(裂嘴唇、长耳朵)随兔子吃东西过程中的变化等等。老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观察过程中的表现,对那些不知所措的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激发学生对了解兔子各方面特征的兴趣。
再例如:在对开花植物变态根和变态茎的观察中,一些学生不能分辨出变态根茎同普通根茎的区别,在观察过程中显得不知所措,老师就要对这些学生进行积极地引导,从而加强学生对开花植物的认识,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
2.4做好观察记录,整理观察结果
老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做观察记录的习惯,并且通过对观察结果展开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观察记录和观察结果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同时提高自身的观察能力。例如:在用量筒测量生物体积的时候,通过对不同测量结果的记录,找出测量结果所表现出的规律,并且通过对测量规律的探讨得出相应的结论。在实验中,让学生通过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比较展开讨论,养成不断提高生物实验精准度的能力,从而养成良好的生物观察能力。
3.总结
观察能力是生物学习中的基本能力之一,培养良好的观察能力是提高生物学习水平的必经之路,所以应该引起广大生物老师的重视。在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应该摒弃以往死板的生物教学方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提高自己的生物学习能力,增加自己的生物学知识,从而爱上学习生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 参 考 文 献 ]
[1]祖红艳.初中生物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2(16):331-331.
[2]王艳明.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J].新课程(中学),2013(2):113-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