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2019-09-10 08:39:19黄雅芳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19年2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作文

黄雅芳

【摘要】  阅读能力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能力。学生对各学科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阅读,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他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

【关键词】  中学生 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19)20-135-010

我認为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阅读兴趣,让学生由“要我读”到“我要读”

实践证明,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兴趣起着重要作用。一个学生的阅读兴趣高低,决定了他注意力水平的高低,也决定了他思维能力发展的快慢。培养阅读兴趣、大量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是要结合课文,由课内阅读逐步延伸为课外阅读。如:学了课文《春》这一课,就及时向学生推荐朱自清的《绿》、《荷塘月色》、《莱因河》等作品来读,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朱自清作品的风格、特点,提高学生对名篇名著的鉴赏水平。通过这样拓展性的阅读,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而且扩大了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能力的形成,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二是要按照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推荐课外读物。学生因年龄、性别、性格、心理特点等方面的差异,其阅读兴趣也随之不同。如:有些同学比较喜欢带有故事情节的文学书籍,而有些同学则比较喜欢一些科普书籍。教师应该对不同学生的爱好做到心中有数,这样才能有的放矢,被学生所接受。

二、适当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要使学生的阅读能力有一个质的飞跃,必须使学生的课外阅读达到一个量的积累。有的家长、教师担心课外阅读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生学习越感到困难,他在脑力劳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阅读。正像敏感度差的照相底片需要较长的时间曝光一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的头脑更需要科学知识之光给以更鲜明、更长久的照耀。不要靠补课,也不要靠没完没了的‘拉一把’,而要靠阅读、阅读、再阅读——正是这一点在学习困难的学生的脑力劳动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学生读书越多,他的思想就越清晰,他的智慧就越活跃,学习教材就越容易。课外阅读的这些东西,跟课堂所学的教材有千万个接触点,正是这些接触点,才使学生对教材的内容理解得更深刻,记忆得更牢固。

三、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阅读指导

阅读的方法很多,技巧也不少,教师应在学生阅读之前及时加以传授。读书的方法,不外乎“精读”与“速读”,要让学生掌握这两种读书方法,并做到二者的有机结合。拿到一本书,应先看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确定“精读”或“速读”。“精读”的时候,要随时摘抄、勾画、批注,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遇到精彩之处或难懂之处,要反复阅读,读完之后,要把全书串起来加以融会贯通,弄清什么是书中的主要问题,以及各个问题之间的联系。这样我们就能抓住全书的基本线索,抓住全书的精神实质。“速读”的时候,两眼要快速地扫视,捕捉跳进眼里的那些新鲜的东西,对一般的叙述、描写可以忽略,可以只看首句、尾句和中心句,有时甚至可以只看提要的小标题。“精读”与“速读”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两种读书方法,前者可以增加读书的深度,以把握前人思想的精髓;后者可以增加读书的广度,以适应当前信息时代的要求。

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以“导读”为主。有些文章,学生也能粗略地看懂,可是深奥一些的地方,隐含在字里背后的意义,他们就未必能领会。老师必须在这时给学生以指点,三言两语,能使他们开窍就行。教师的“导”,要把握方向,指出重点,化解难点;要启迪思维,诱发想像,疏通思路;要给予方法,传授技巧,明确目标。教师要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上下功夫,在具体方法上做到:把握思路,理清层次,训练思维的逻辑性;解析关键词语,挖掘句子含义,训练思维的准确性;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想像意境,训练思维的形象性;精心设计练习,读写结合,训练思维的创造性。教师要让学生带着任务去读,让学生抱着研究的目的去读,让学生写出阅读体会或阅读成果。

四、克服阅读中的不良习惯,少走弯路

首先,要克服功利性阅读。现在,学生课外阅读存在急功近利的情况,功利性太强。主要表现有二:一是为了眼前考试而读;二是为速成而读。这两种观念,限制了学生的阅读面,对学生发展不利。例如:有的学生作文不理想,但课外阅读的只是作文技法之类的读物,如作文大全、作文选刊、作文指导等等,除此之外没有其他读物。语文课外阅读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要写出佳作,更需要一种底气,这种底气是以深刻的情感体验、丰富的语感经验、大量的语言素材的积累和厚实的社会生活积累作基础的。以作文辅导书为主要读物,就如同长期以方便面为主食,必然造成营养不良。学生在这种阅读背景下进行写作技能速成训练,最多也不过像在澡盆里练习游泳,终究写不出什么大气的文章,对语文素养的形成很不利。

其次,要控制休闲性阅读。有些学生读的书不算少,整体语文素养却不见有多大进步。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这些学生总是带着休闲的心态去读书,是走马观花式的虚读,而不是潜心去研读,全凭着兴致,很少需要情绪的调动、意志力的参与和心智的投入。如果学生的课外阅读全以休闲为目的,也就烙上了先天不足的印记。长此以往,学生的思想就很难得到磨砺,语言也难以得到发展。所以,要适当控制课外阅读中休闲的成分,有意识地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

注:本文是广东教育学会教育科研规划小课题《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的成果(课题编号:GDXKT19985)。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作文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意林(2020年12期)2020-07-03 02:48:46
课外阅读——写作的源头活水
做好课外阅读指导之我见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5:28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有声作文
红批作文
红批作文
我们一起读书吧
实践语文课外阅读的几点思考
中学语文(2015年18期)2015-03-01 03:5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