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波 张翮 李桂林
摘 要:当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由于起步晚,其发展仍严重滞后于显性思想政治模式,急需加大探索力度。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作为移动辅助教学软件的蓝墨云班课很好地把互联网与思政教育教学结合起来,极大地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了突破口,有效提升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关键词:移动学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蓝墨云班课;探究
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无论是从社会环境的多元开放性还是从学生群体的价值多元化的倾向性,都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严重的挑战。顺应时代发展,及时更新教育理念,创新高校思政教育模式,是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以其隐蔽性、渗透性、开放性和较强的感染力等自身优势可以正好弥补传统显性教育模式的缺陷和不足,是当前高校思政教育急需探索的新路径。放眼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校园,人们就会发现手机已成为学生的标配,网络已与学生如影随形,长期浸染在网络中的学生思维犹如插上了隐性的翅膀,常常虽身在教室,心已被网络带到天外。反思眼前这一教育环境的巨变,除了对传统显性教育模式缺陷的批判,更重要的是反思如何为高校思政教育也插上隐性的翅膀,与学生的思维比翼双飞,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突破。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与特征
(一)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内涵
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是把隐性课程教育模式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运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隐性教育模式起源于美国的“隐性课程”的教育理念。20世纪初,美国教育思想家杜威(J.Deway)提出了“附带学习”(Collateral Learning)概念,随后,杜威的学生克伯屈(W.Kilpatrick)进一步阐发了杜威的观点,提出了“附学习”(Concomitant Learning)概念,认为“附学习”是指较概括的思想、态度及道德习惯,它是逐步获得,一经获得就将持久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1]。1968年,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P.W.Jackson)在他的《班级生活》(Life in Classroom)一书中,首次提出了“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这一概念[2]。从此,“隐性课程”教育模式逐渐被教育与课程领域学者所关注并很快成为不断崛起的新研究课题。
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模式是区别于传统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另一种教育方式,它的关注点不在于单纯的理论学习,而是更加关注受教育者的心理体验和情感共鸣。它一般没有显而易见的目的或者目的不易被察觉,它注重的是受教育者对文化、思想或观点的深层次的思考,并将这些思考不知不觉地融入到他们的行为中。因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更具有隐藏性和深度[3]。
(二)隱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特征
1. 隐蔽性。这是区别于传统显性教育模式的显著特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不是直接公开地向受教育者施教,而是以隐蔽的方式,在暗默中把有关思想方面、政治方面、道德方面的内容渗透到具体的其它社会实践活动之中,传授给受教育者,影响受教育者,寓教于无声无息之中[4]。这种模式正是利用不被受教育者觉察到教育意图的隐性素材来实现受教育的目的。
2. 渗透性。由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意图的内隐性,决定了其教育发生作用的机理在于参透性和寓他性。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不是以一个独立性的个体而存在,而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中。对受教育者而言,相关的实践活动是显性的,是可以觉察到的,但融合在其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意图是潜在的,它需要与实践活动本身相融合,而不是两张皮的牵强附会。这需要教育者在组织实践活动中具有较强的隐性教育意识和理念,能够把思想政治教育融于实践活动中,达到思想政治教育与其它形式的实践活动从形式到内容的一体化,最终实现隐性教育的目的。
3. 开放性。开放性是隐性教育模式区别于显性教育模式的一个鲜明特征,也是其优势所在。显性教育一般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下完成的。但隐性教育模式由于是通过寓于其它实践活动之中开展教育活动,所以打破了显性教育的时空限制,不再局限于某个特定的时空范围。这一点也恰好弥补了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缺陷和不足。
二、当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困境
由于教育理念的严重滞后和相关理论研究不足,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一直处于被忽视或被边缘化的境地,显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仍然占据绝对的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催生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已彻底改变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学生的思想在不断地受到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影响,多元思想在不断碰撞,而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单一传统显性教育模式正在经受严重挑战,其阵地不可避免地受到网络环境的冲击,最明显的例证就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不强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具体而言,当前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隐性教育的理念更新滞后、校园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缺乏有效整合、网络隐性教育资源开发不足。如何在现实困境中解决好这三个问题是当前推动高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教育理念的陈旧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发展的影响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直沿袭于传统的显性模式,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我国社会环境已发生剧烈变化,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代,学生的社交空间已经突破传统校园的物理阻隔,他们对本校师生为主体的交往群落的依赖性在不断淡化,使得校园文化对学生的潜在影响和熏陶不断弱化,传统显性教学模式面临网络思想阵地的直接挑战。教育形势已经改变,但教育理念却固步自封,对隐性教育理念关注不足,这也直接导致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实践探索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更新教育理念,把隐性教育模式提高到与显性教育模式同等重要的位置,是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
(二)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定位上还需进一步探索发掘
由于受传统思维限制,至今仍不少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工作人员的事,是政工干部的事,与非思政类的专业课人员无关。这种狭隘的思想政治教育认识也直接影响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开发和定位。回归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本源,可以发现思想政治教育是育人以德的社会实践活动,而人本身是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人的思想品德形成与发展无不受社会生活的系统影响。所以说,思想政治教育应该是个系统工程,其实践绝不应狭隘理解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而应该广泛分布于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实现全员性、全方位性、全过程性育人的格局。正基于此,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开发应该是全方位的,还需要加大探索的力度。
(三)新媒体环境对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负面冲击
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新媒体迅猛发展,其信息传播的瞬时性和丰富性以及富于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深受学生群体喜爱,彰显了学生的主体性。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上既可能起推动促进作用,也可能使学生受不良文化价值观的影响,从而导致某些学生对理想、信念缺乏坚定信仰,从而弱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在当前新媒体围绕的网络环境下,如何强化网络平台的正面效应,抑制网络的消极影响是困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严重问题。
三、基于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实践应用
当前,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智能手机在社会中已经全面普及。根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6月,中国已有网民数量7.10亿,其中手机网民数量6.56亿,占比达92.5%。根据上海交通大学社会调查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大学生媒体使用习惯调查报告》数据显示,超过90%的大学生每天接触互联网超过两个小时,12.2%的大學生每天使用互联网超过8小时[5]。这一现状为实施移动教学,借助网络构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奠定了基础。
而蓝墨云班课正是基于移动互联网环境,实现学生与教师在网络平台上的教学互动与即时反馈的移动教学APP。利用该移动教学软件,可以瞬间把分散学生注意力的手机变成移动教学终端,为师生搭建起了一个超越时空局限的网络互动平台,这一全新教学模式尤如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开展插上了隐性了翅膀,为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无限可能。
(一)蓝墨云班课的功能与优势
1. 蓝墨云班课的功能
首先,基于多种移动终端发布和管理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多种移动设备或PC上随时发送云班课程的通知、课件、视频、音频,以及发布作业和测试题,并可以在教师移动终端上进行实时跟踪和管理。如教师发布在“资源”板块中的课件、视频、参考文档等学习资料在所建班课中学生都可以实现共享。
其次,师生可以随时展开互动。云班课平台设置了多种师生互动功能,如问卷调查、投票、答疑、签到、头脑风暴、现场测试等教学环节,师生可以在课前、课中和课后通过云班课平台进行实时互动,实现课前的学情分析,课中的评价反馈以及课后的答疑释惑。
再次,对学情进行综合分析,帮助教师作出科学的学情判断。比如答题时间、答错选项、成绩排名等,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经验值较低的学生进行专门的学情分析,通过图示让教师直观掌握学情,作出有针对性的指导。
2. 蓝墨云班课的优势
由于蓝墨云班课移动辅助教学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普及的社会环境下,它把教学平台从传统的有形空间搬到了无形的网络云端,它把传统特定的教学时间也变成了可以装在师生口袋里的可以随时进行的开放时间,这就彻底打破显性教育对时空要求的限制,让教育可以变得无处不在,这是云班课最突出的优势所在。同时,云班课软件可以对学生的参与活动进行跟踪、记录和分析,让学生的学习活动状况通过数据方式呈现,有助于教师准确而高效的对学情进行分析和判断。相较于传统显性教育模式,蓝墨云班课的优势可以归结为教学决策的数据化;评价反馈的即时化;交流互动的立体化和资源摄推送的智能化。
(二)基于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构建
笔者自2016年开始选用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软件,通过创设教学实践活动,寓教于突出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之中,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程进行隐性教育模式教学改革,至今已在26个班级开通使用,受众学生2683人,学生参与度达95%以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1. 课前准备阶段。借助云班课打造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核心理念就是要突出“以全体学生为中心”,强化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感悟思想政治教育的精髓所在,而不再是传统说教。
首先,创建班课。通过在教师手机终端或PC端创建云班课,在上课时,教师向学生发布云班课邀请码,指导学生下载软件在手机终端上加入班课,由此,沟通师生的云班课平台就此搭建起来。
其次,教师在云班课发布课前预习资源。通过“云班课”中的预习设计,教师在后台可以时实查看学生的预习掌握情况,软件会实时记录学生的姓名、学习时间,以及测试结果。由此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对即将进行的教学内容知识储备情况以及预习的效果,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设计。
2. 课中学习阶段。通过课前的预习和测试,教师可以系统掌握学生对本讲知识点的学习能力情况,可以在教学中有针对性的进行情景创设以突出重难点。
首先,根据预习情况在云班课上向学生推送难点情景案例,如在“讨论”板块发布“钻石和水的价值悖论”,由学生在手机终端进行讨论,可以设置分组讨论,也可以是所有同学一起讨论,同学之间彼此能看到发表的内容,并可以相互评论点赞,参加讨论的同学或获得点赞的同学都会获得一定的经验值。然后集中展示大家讨论的结果,并进行现场交流讨论。通过此案例创设,旨在引导学生在特定情景中发现问题,进行问题导向性学习。
其次,在相关知识点学完之后,可以及时在手机终端对学生进行计时测试。试题教师课前准备好,随时在手机终端进行推送,可以设置学生重做的次数、答题时间以及获得的经验值。每一位参与的同学在云班课的计时测试中既有兴奋感、紧张感,还有获得经验值的成就感,学习热情被极大调动起来。根据测试情况对尚未掌握的知识点进行精讲。
再次,对相关重点或难点在云班课“头脑风暴”板块进行案例情景创设,检测学生对知识点的延伸运用情况。如“农民自己种的粮食留着自己吃,这种粮食是否有价值”,学生在手机终端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及时进行点评和反馈。
3. 课后评价与反馈阶段。首先,依据学生课前预习和课堂学习情况发布针对性的作业任务,学生完成作业后及时将作业提交给老师,教师针对每个学生的作业情况,通过云平台的“消息”功能实现与学生的即时沟通,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个“消息”通道即时与老师交流和讨论。
其次,教师可以通过云班课中的“投票问卷”功能,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进行调研,以便教师在后续的教学中不断改进。
实践证明,借助藍墨云班课的移动教学平台,极大地强化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学生教学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为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在当前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找到了新的突破口。
四、教学反思
基于蓝墨云班课移动教学平台推动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发展是高校思政教育的新探索,随时总结经验,反思教学效果,对推动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具有重大意义。
首先,笔者经过实践,切实感受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中与学生产生共鸣效应,实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作用。所以在蓝墨云班课的教学设计中,对学情的掌握和学生个体的了解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互联网对思政教学的影响具有正负双重效应,如何应对互联网对教学带来的负面效应是必须正视的现实问题。如部分学生可能会利用手机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也可能存在刷经验值的行为等等,对此种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教师有清醒的认识和在实际教学中多途径的教学监控。
再次,移动互联网+思政教学模式充分利用了学生的手机终端,寓教于乐,寓教于不断变化的教学实践活动,极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参与性,但同时,也对教师在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创新教育模式上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对移动信息技术的熟练掌握和合理巧妙应用,才会产生预想的积极效果。
总之,基于移动教学平台的隐性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是适应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需要应运而生的一种全新教育模式,它对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有积极作用,尽管才处于起步阶段,还面临很多现实问题,但笔者相信,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推进和智能设备的不断引入,这是未来可以值得期待与探索的新模式,对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 王新荣.关于隐性课程的文化学思考[J].煤炭高等教育,2005,(7):53-55.
[2] 唐晓杰.西方“隐蔽课程”研究探析[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88,(12):43-45.
[3] 刘晓芳.大学生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06(4):13-16.
[4] 白显良.隐性思想政治教育基本理论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3.
[5] 刘林沙,付诗瑶.大学生微媒体使用与互动行为研究[J].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6):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