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文本的“文学化演绎”策略

2019-09-10 07:22郭跃辉
读写月报(语文教育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叙述者一滴水丽江

郭跃辉

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是一篇别具一格的游记。2012年8月,阿来到丽江进行关于藏文化边缘区的相关考察。作者在8月27日的新浪博文中写道:“武威行后,又到丽江……不意,当地政府知道我到了丽江,邀我写一篇适合小学生读的关于丽江的文字。这是很不好写的文字,试着写了。交卷给丽江当地外,也贴在这里,聊作丽江之行的一个纪念。”[1]从这个片段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首先,这是一篇“命题作文”,当地政府出面邀请阿来写关于丽江的文章,这就带有一种文化宣传和人文教育的意味。其次,这篇文章“很不好写”,因为很容易写成一篇用优美文字介绍丽江景点的“解说词”。再次,这篇文章是写给小学生的,阅读对象的接受能力与倾向,决定了文章的知识性和趣味性要水乳交融。面对这样一种“应制”类型的实用文本,天才的阿来成功将其转化为一篇优美的文学文本,其中不可忽视的是,解说词类型的文章是如何通过“文学演绎”转化为一个散文文本的?

一、“我”的视角与水的视角

作者的“文学修辞”的最大亮点无疑是视角的变换,视角独特是师生都能注意到的创作手法。统编教材《一滴水经过丽江》课后的“阅读提示”说:“与一般游记作品的人的游踪为线索不同,作者化身为一滴水,以水的踪迹为线索,全方位展现了丽江古城的自然风光、历史沿革与人文景观,构思新颖,视角独特。”肖培东老师也说:“作者虚构了一个旅游者兼讲述者的形象——一滴水,用拟人的手法,让它既成为丽江之行的观察者,又成为丽江故事的讲述者。”[2]类似这种“化身为物”的视角并非作者首创,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就用了“化身为玉”的手法,所谓“石头记”,正是作者虚拟了石头的记录,全方位地展现了封建家族的兴衰史。阿来的《一滴水经过丽江》,也是将自己化作一滴水,通过一滴水的游踪展现丽江古城的风光。因此,“我”的视角与水的视角是有机融合在一起的。

首先,文中的“我”就是那滴水,“我”的经历将丽江的过去与现在有机串联起来。作者不可能自由地出入历史,但“我”能够以亲历者的身份与视角回到过去,这是视角独特的表现之一。试想,如果是解说词,在介绍四方古街时,只能先描绘四方古街现在之景,然后站在一个客观的历史叙述者的角度,叙述四方街的历史沿革。但由于“我”可以自由出入历史,于是关于四方街的来历便成了:

后来,我知道,那时是明代,纳西族的首领木氏家族率领百姓筑起了名扬世界的四方街。

这样的叙述视角显然是一种文学化的表述,同样的信息,用不同的表述形式,便会收到完全不同的表达效果。

其次,文中的“我”的经历将丽江古城的外景与内景有机串联起来。人的游踪会受到自身条件与外界环境的限制,无法做到“升天入地求之遍”,但化身为一滴水后,便可以全方位地展现从玉龙雪山到丽江坝、黑龙潭,再到丽江古城的四方街以及其他古街古巷、茶楼酒吧,最后是城外的果园田地一直到金山江。这种展现仅仅依靠人的游踪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将游人视角转变为“水”的视角后,便可以将丽江古城的全貌浓缩于“水”的经历与观照下。

再次,“我”的经历还将丽江的自然风光与人文景观有机串联了起来。从玉龙雪山的美景、漓江沿岸的大树鲜花、落水洞的幽暗寂静等自然风景,到四方街的大水车、玉河两岸的银器店、玉器店、字画店以及纳西人三坊一照壁的院落等人文景观,最后将视角定格在游人身上:

楼上的客人和楼下的主人大声交谈。客人问主人当地的掌故。主人问客人远方的情形。

从“我”的视角展现这种内在的逻辑,比客观的介绍更有可读性。也就是说,“我”可以同时从时间、空间、逻辑的角度去观察丽江,经历丽江。更重要的是,这种视角是游走于客观与主观的“中间视角”。比起人的主观游历,“我”的视角更能客观展现丽江的全景;比起更为客观的解说词,“我”的视角又带有一种温情甚至深情。同时,这种视角又游走于“主观之人”与“客观之水”之间,这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即师生经常探讨的“为什么不是一朵云飘过丽江或一只鸟飞过丽江”等问题。丽江的“标志性意象”是水,这是作者化身为一滴水而不是一朵云、一只鸟的原因。除此以外,正是在“水的视角”下,玉龙雪山才会“晶莹夺目矗立在蓝天之下”,也正是在“水的视角”下,游客的心才会“像一滴水一样晶莹”。或者说,“我”的视角同时带有人的特征与水的特征,这才是该文“视角独特”的主要体现。

二、观察视角与感知视角

如果将这篇文章视为叙述类文本的话,那么我们便可以借鉴叙述视角的相关理论知识,对该文的“视角”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一般所说的“叙述视角”,既包含了叙述者的观察眼光,同时也包含了叙述人的心理感知。这一点也是该文与解说词之类的实用文之间的最大区别。或者说,作者正是通过视角方面的革新,进而将实用类文本转化为优美的文学类文本。

首先,解说词之类的实用文,一般是以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对丽江的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进行全面介绍。虽然介绍中会有热情洋溢的邀请成分,也会体现对丽江山水的热爱之情,但总的来说,以客观介绍为主。而该文采用的是第一人称全知视角与限制性视角相结合的手法,因此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探讨。

一是第三人称全知视角与第一人称全知视角的比较。前者侧重于客观介绍,后者也带有客观介绍的成分,但更多是展现“我”的经历与游踪。前者可以让游客迅速获取关于景点的信息,后者则可以不知不觉将读者带入历史情境与游历情境中。第一人称的叙述,更能拉近文章与读者的距离,会让读者的潜意识中与叙述者产生某种“共情心理”。再加上文章的阅读对象是小学生,考虑到读者的年龄、心理特征,第一人称的叙述更能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

二是全知視角与限制视角的综合运用。全知视角的功能在于展现与介绍,限制性视角的功能则在于制造悬念,或者某种陌生观感。例如:

视线尽头,几座小山前,人们正在建筑一座城。村庄的里的木匠与石匠,正往那里出发。后来我知道,视野尽头的那些山叫作象山、狮子山,更远一点,叫作笔架山。

前一句话是限制性视角,读者会随着“我”的视线去观察,但并不知道那座城以及那些山的具体名称。后一句话转为全知视角,将此前刻意隐去的信息“和盘托出”。再比如:

咕咚一声翻上水面,看见了很多不同模样的人。黑头发的人,黄头发的人。黑眼睛的人,蓝眼睛的人。

这句话也是叙述者有意隐去全知视角,变成了“我”的限制性视角,从而没有将中国人、外国人等身份表明。这种转换的目的,就是为了造成读者的陌生感,进而使读者在克服“陌生感”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

其次,与解说词、新闻报道等文类相比,该文的叙述者的“感知特征”体现得更为明显。前几种文体的作者一般是外在于内容的,目的在于通过客观的讲述或報道,使读者快速获取相关信息。尽管解说词一类的文本也包含一定的情感,但是与《一滴水经过丽江》相比,不论在情感的浓度还是真诚度上都要逊色很多。而且,丽江作为旅游景点,定会充满着某种商业气息,甚至也会有负面的新闻与阴暗面,客人与主人的关系也未必像作者展现得那样和谐美好。正如有教师质疑:“当你在网上搜索‘丽江’,浓重的商业气息,铺天盖地的酒吧文化让这座古老的城有点面目可狰,想必阿来也是知晓这些的。然而他笔下一滴水经过的丽江依然这么古朴,恬淡,沉静,是不是很矛盾?”[3]其实,该文的叙述者是站在一种“文化认同”与“历史同情”的感知视角描绘丽江之景的。正因为作者采用的不是批判与反思的视角,而是体验与同情的视角,丽江的自然美景与人文景观才会如此有诗情画意,丽江的人际关系才会如此融洽。这一点集中反映在关于茶楼酒吧的描述上。茶楼酒吧作为现代社会灯红酒绿的代表场所,定是充满喧嚣与吵闹。但在作者笔下,景象是如此不一般:

游客聚集的茶楼酒吧中,传来人们的欢笑与歌唱。这些人来自远方,在那些地方,即便是寂静时分,他们的内心也很喧哗;在这里,尽情欢歌处,夜凉如水,他们的心像一滴水一样晶莹。

远处“寂静中的内心喧哗”与此处“欢歌时的晶莹透亮”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无疑是作者特殊的“文学演绎”策略。

三、言语形式的解析

实用文与文学类文本的一大区别在于言语形式的不同,前者多是“主谓宾定状补”各种句子成分有规律地呈现,后者则是自由改变句子的词语形式与语法规则,以达到特殊的表达效果。这一点在该文中表现得非常突出。试比较如下两段话:

①丽江一带迄今流传着一种图画象形文字“东巴文”。这种纳西族先民用来记录东巴教经文的独特文字,是世界上唯一活着的图画象形文。纳西象形文字只有1400多个单字,但词语异常丰富,能充分表达细腻的情感,也能记叙说明复杂的万事万物,还能写诗作文。

②经过售卖用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我想停下来看看,东巴文的“水”字是怎样的写法。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想被掺入砚池中,被醮到笔尖,被写成东巴象形文的“水”,挂在店中,那样,来自全世界的人都看见我了。

除了视角的差异,第②段的课文与第①段的解说词相比,在言语形式上也有变化,主要就是“我想停下来看看”“但我停不下来,没有看见”“我确实想停下来”三句话之间的循环往复关系,但这种往复中又有一定的情感脉络。从最初的想法到中间的失落感,再到最后的决心与愿望,在“停下来”“停不下来”“想停下来”的表述中,在“但”与“确实”的转折句式中,都体现得淋漓尽致。这一点,恰恰是解说词所不具备的。

除此以外,文章的个别地方也有语言形式的变换。例如“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树,名叫松与杉。还有更多的树开满鲜花,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按照实用文的表达习惯,这句话应该表述为:“一路上,经过了许多高大挺拔的松与杉,以及开满杜鹃与山茶的更多的树”,这是一种客观的介绍。变换之后,树与花的名称置于句末,这是一种强调与突出的功能。而且,“叫作杜鹃,叫作山茶”是言语形式的重复,不仅是为了强调,更造成一种舒缓的节奏感。再比如:

四方街筑成后,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把玉龙雪山写进了书里,把丽江古城写进了书里,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

这句话是“四方街筑成后,明代远游人徐霞客将玉龙雪山和四方古城写进了《徐霞客游记》,让它们的名字四处流传”的变形。“一个名叫徐霞客的远游人来了”的表述更带有讲故事的意味,而把“玉龙雪山”和“四方古街”分列于两句话中,也是为了造成一种韵律感与节奏感。这自然是“文学演绎”策略的重要一极。

笔者还注意到,该文的题目是“一滴水经过丽江”,文中也7次用到“经过”一词,例如

我经过叮叮当当敲打着银器的小店。经过挂着水一样碧绿的翡翠的玉器店。经过一座院子,白须垂胸的老者们,在演奏古代的音乐。经过售卖用纳西族的东巴象形文字的字画店。

后三个“经过”省略了主语,而且前三个“经过”,都没有进行展开描述,只是一笔带过,第四个“经过”却展开来写,这是一种详略结合的布局。“四个‘经过’连用,实现了语言的诗性跳跃,所见所闻皆是纳西民族文化特色,体现了作者对东巴文化的深刻理解。”[4]而该文的结尾却说:

我知道,作为一滳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走过了丽江。

为什么题目中是“经过”,文中也多次出现“经过”,最后却用到了“走过”这个词呢?这显然是作者有意为之。一方面,文章开头说“我是一片雪,轻盈地落在了玉龙雪山顶上”,结尾用“走过了丽江”,中间部分多用“经过”一词,这就形成了一个“落在——经过——走过”的封闭性循环。另一方面,“经过”的主语要么是“我”,要么是“一滴水”。但是,当“一滴水”作为“我”的复指成分,并且与“水的方式”形成对照时,“我知道,作为一滳水,我终于以水的方式经过了丽江”就会显得逻辑不通,因此作者变“经过”为“走过”,避免了逻辑矛盾。有教师指出:“这不是为了点题,而是将视角从一滴水拉回到‘我’,告诉读者,是‘我’化身为一滴水走过了丽江。”[5]更重要的是,“走过”更带有一种总结、结束的意味,而“经过”强调的过程,当一滴水完成自己的“经过”时,用“走过”来总结自己的历程,也就顺理成章了。

注释:

[1]阿来:《一滴水经过丽江》,http://blog.sina.com. cn/s/blog_60ad606e01014xu9.html?tj=1。

[2]吴云菊:《横看成岭侧成峰——<一滴水经过丽江>的三维视角分析》,《语文教学通讯(初中)》,2018年第6期,第67页。

[3]肖培东:《从“很不好写”到“别具一格”——<一滴水经过丽江>教学思考》,《语文建设》,2018年第6期,第30页。

[4]江晨曦:《规矩之中任自然——<一滴水经过丽江>的执教与思考》,《课外语文》,2018年第27期,第178页。

[5]张英飞:《<一滴水经过丽江>备课手记》,《语文教学与研究(上半月刊)》,2018年第8期,第60页。

(作者单位:广东省中山市教育教学研究室)

猜你喜欢
叙述者一滴水丽江
一滴水照见太阳
“丽江之恋”诗二首
我是山上一滴水
爱情有多美,请问丽江水
一滴水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我”是“不可信的叙述者”么?——鲁迅作品《祝福》中的叙事者之探讨
文学作品中叙述视角的“上帝”与“凡人”
给乌丽娜的一封信
以比尔为叙述者讲述《早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