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朝敏
摘要:长久以来,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都是广大教师不断努力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受应试教育等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很多高中生物教师都将教学的中心和重点放在了提升学生学习成绩上,对学生进行单方面的知识灌输,从而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因此而呈现低效、无效甚至负效的状态。因此,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变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根据教材创设问题、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三个方面出发,系统研究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的有效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高中生物;构建;高效课堂模式;探究策略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拓展和延伸,指的是教师运用尽可能少的教学时间、教学资源来完成教学任务、达成教学目标,并取得最大化教学效益的课堂教学模式。高效课堂模式符合新课改的基本要求,能够有效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掌握自主学习的权利,实现学生“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由此可见,构建高中生物高效课堂模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所以,作为高中生物教师,我们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水平,从现实学情出发,深入探索科学、高效、创新的教学方法,以推动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顺利构建。
一、根据教材创设问题,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行为的动机,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过程中的重要动力。课堂教学的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是否具备浓厚的学习兴趣。问题是生物教学的重要元素,有效的课堂提问则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途径。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全面深入地研究生物教材,剖析并明确教材中的重点、难点知识,再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思维特点来精心设计问题,确保问题的启发性、开放性,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教授《细胞的分化》这部分知识時,为了培养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们的思考动机,笔者根据教学内容创设了问题情境,问题如下:细胞分化的意义是什么?是不是所有分化的细胞都不能再分裂了呢?哪些细胞具有全能性?为什么健康人的血细胞数量不会随着血液的残废为减少呢?问题提出后,学生们立即围绕问题展开思考,经过学生们的认真分析,最终得出答案。这样一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根据教材创设问题,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生物课堂结构
过去,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结构多是教师讲——学生听,课堂教学方法也多局限于教师的语言讲解和黑板板书上,这样不仅无法让学生产生深刻且直观的理解,还很容易让学生失去的学习兴趣,甚至产生厌烦的情绪和心理。针对这种情况,高中生物教师应该革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学会合理运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对生物知识进行数字化的处理,再利用图片、动画、视频等可视化工具展示给学生们,带给学生多样的外部感官刺激,充分优化生物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教授《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优化生物课堂的结构,增强学生们的直观感知,在教学过程中,笔者投入了多媒体的使用。首先,笔者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生物膜的结构模型示意图,然后让学生们观察这些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待学生们对生物膜的结构有了解后,笔者再根据课件向学生们提问,让学生们根据直观图探索生物膜的结构,了解在控制物质进出时有什么特点。同时,笔者还利用多媒体进一步展示各类物质的通透性,让学生们发挥想象,结合生物的特点认识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这样一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合理运用多媒体,优化了生物课堂的结构,增强了学生的直观感知。
三、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学习行为的直接反馈,能够有效优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促进学生的共同发展。因此,高中生物教师需要转变过去单一的成绩评价模式,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结果展开公正、合理的评价,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明确自身的优势和不足,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为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例如,在教授《染色体变异》这部分知识时,为了促进学生们的共同发展,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构建了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在上课阶段,笔者设立提问环节,学生们独立回答完问题后,笔者会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对学生们进行不同的点评,并鼓励学生们,帮助学生们提升学习自信。这样一来,在高中生物教学中,笔者通过构建多元评价体系,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总而言之,高效课堂模式的构建是新课程改革下教师所必须要完成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促使学生不断发展进步的动力和支撑。所以,高中生物教师必须要紧跟时代和教育改革发展的脚步,及时地转换观念、更新思想,并通过根据教材创设问题、合理运用多媒体和构建多元评价体系等方法和策略的运用,来优化课堂教学的过程,最终真正实现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
参考文献:
[1]梁日发.高中生物高效课堂的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6):128.
[2]王乐文.高中生物高效教学课堂的构建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8(28):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