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淑娟
摘要:我国的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代表了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因此,在现实的教学中,其具有培养学生综合素养的教育意义。教师一定要对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特点以及性格特点,因材施教,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本文将主要针对经典作品进行诵读教学,让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得到提升,并让诵读经典成为其重要的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经典诵读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与深入,小学语文教师逐渐认识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并且要同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运用能力,这就使得教师开始注重对经典的诵读教学。在真正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全方位地了解,在此基础上对教学方式以及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对经典文学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经典诵读的教学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以及蕴含的无穷智慧,从而让学生进行良好地传承与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小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一、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意义
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但在文明世界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很多学生开始对西方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比如圣诞节、万圣节、复活节等,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兴趣逐渐丧失。这不仅会让我国的优秀文化得不到传承,更会让学生的道德修养受到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阶段,教师有必要对其进行一定的目的性教学,让学生爱上传统文化,爱上文学作品,体会文学作品中的优秀道德修养。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通过对经典作品进行诵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并会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表达运用能力,学生也可以进一步对传统文化进行传承。除此之外,对经典作品进行诵读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这将丰富学生的文化素养,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1]。
二、核心素养下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策略
(一)因材施教、由易到难,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在实际的经典诵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从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实现新课程改革对教学的新要求,即实现因材施教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对经典作品的掌握情况,来制定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活动,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学生对其进行诵读。在对经典作品进行诵读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诵读容易理解、容易记住的唐诗宋词;其次让学生诵读有教育意义的名著,比如《论语》《弟子规》《三字经》《中庸》《大学》等;最后让学生欣赏优秀的名著句子,比如《红楼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等。这样由简单到复杂的诵读过程,会让学生的积极性不断被调动,让学生的核心素养不断被提高。除此之外,教师可以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来激发学生对经典作品的兴趣。比如,充分运用小学生的想象力来创新教学活动。在对唐宋诗词进行诵读时,它们的含义需要配合具体的图画以及文字来理解。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对其进行丰富的想象,想象诗人创作时的背景、心情等,从而帮助学生来理解诗人的创作目的、所要表达的情感等。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以朗诵比赛的形式来进行诵读,从而激发学生的诵读欲望。
(二)指导学生做好诵读记录,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根本的教学目标是为了让学生可以有效应用所学语文知识,让学生在诵读中将经典作品进行运用。因此,为了日后的良好表达,教师有必要让学生在诵读过程中进行适当地记录,将优秀的句子以及词语进行抄诵。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当学生对名言警句进行适当地记录时,就可以对该部分内容进行深刻地理解,在此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学会经典名句所要表达的思想。当学生可以在诵读中感受经典的魅力时,说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思考能力以及对知识的理解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符合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的新要求,也符合提升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例如,在诵读朱自清的《荷塘月色》时,教师就可以对本文中的优秀句子进行抄诵。比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层层的叶子中间,零星地点缀着些白花,有袅娜地开着,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这些优美的句子都是运用了一定的修辞手法。学生可以在学习这些优点的同时,在生活中也可以对其进行运用,从而增加自身的文学修养。
三、总结
总而言之,在核心素养的伟大教育变革背景下,教师要对教学方法进行适当地改革,来面对不同学生对学习的不同需求。由于小学生的生活经验很少,教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大量优秀的经典作品,来丰富自己的文学素养,并积累一定的情感态度。因此,在小学语文的教學过程中,经典诵读作为有效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途径,希望其可以得到语文教师的重视以及创新。
参考文献:
[1]郁忠华.创新理念,在语文教学中充分发挥经典诵读作用——对开展小学语文经典诗文诵读探究的几点体会[J].中国校外教育,2011(S1):154.
[2]郑雅文,郑道静.论经典诵读活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有效开展——以合肥市杏林小学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8(42):277-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