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月琼
摘 要:赏识教育的魅力,赏识每一个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关键词:赏识;和谐融洽;差异
当孩子们走进学校校园时,教育给予他们的是快乐,或是痛苦,是进取或是逃避,是创造或是束缚,这一切应该要取决于教师的能力、素养、教育理念、核心价值观等。在这二十八年的教育经验中,我深刻体会到了赏识教育的巨大魅力。它能使听话的孩子学会思考;能使胆小、怕事的孩子变得勇敢;它会使一向优秀的孩子学会怎样去面对挫折。因此,只有尊重和赏识自己的学生,才能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让学生充满自信,成为一个品格健全的孩子。
一、在赏识中理解孩子
赏识教育是爱的教育,是充满人情味、富有生命力的教育,賞识与表扬不同,对孩子的赏识是一种心态,不是简单的师爱,是师爱的升华,是内心深处对孩子们的真正理解和尊重,更是心灵相通的桥梁。孩子内心的世界是单纯的,只要用心走近他们就可以了解每一个孩子,进而赏识每个学生,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于接受“问题学生”尤为适用。那是2017年冬天,我教的初三班的一个学生,当时我听他班主任介绍,某某是不可救药的,让我上化学课不用去管他,因为化学是初三才新开设的一门课,我习惯不放弃任何一位学生,总认为每一个学生基础都是一样的,对于化学学科来说,都是可以学好的,就在一次实验课上,我发现这位同学动手能力还可以,而且反应也比较快,并不像我想象的那样,于是我就利用这一点在班上表扬了他,后来每一节化学课我都留意他的表现,只要有一丁点闪光点,就大力赞赏他,后来,我发现他的化学成绩一次比一次进步,初三毕业会考竟然考了85分的好成绩,不简单吧。再说就是上一届,1607K是我校初三年级重组的班级,每个班都来了七、八个,甚至十几个同学,特别是从有些班出来的学生,几乎是一些不想读书的,甚至是思想也大有问题的,也许就是大家所说的“双差生”吧,我也是提心吊胆去担任这个班班主任的。刚走进教室,看到眼前这一幕,真是让人想放弃,一个个懒洋洋的样子,确实不象初三的学生。再仔细一看,还有几个染了发的,特别是有两个男生不仅染了发,还吊了一只耳环。记得当时我的心都快炸了,但我还是强忍心中的怒火,不停的提醒自己:不能失态,今天是第一次与同学们见面。我静静地站在讲台上,足足五分钟,没说一句话,只用眼睛看着同学们,过了很久,我发现趴在桌子上的学生,慢慢地背挺直了,架着二朗腿的脚也收到桌子底下去了,同学们的目光也似乎都往讲台上看了。我知道时机来了,我还是利用赏识教育,先给他们鼓气:“天生我材必有用;寸有所短,尺有所长。”再讲述以前的一些成绩不太好的学生,毕业长大后怎么怎么有出息,虽然没有考上大学,但是为人处世很能干,待人很有礼貌,做事也很认真,等等,因为这么多年我一向不排斥差生,在我心里没有差生,只承认能力有大小,兴趣有差异,让他们惭惭找到自信,慢慢地再和他们探讨,同学们该做个怎样的人,该做个怎样的中学生。过了几天,我发现那几位学生的头发都变正常了,耳环也摘了,上课玩手机的也少了,慢慢地,好多学生也敢来我办公室倒开水、聊天了。林敏老师说,某某上学期在她班上的时候都快抑郁了,现在看样子是快复活了。我也不知道到底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但我只觉得我要更加小心对待这样的学生。每天放学我都会表扬这些问题学生,眼睛只盯着她们的闪光点。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付出,同学们是越来越进步,成绩是一次比一次考得好,跟我相处得很融洽,我也慢慢地觉得好像没有想像中的那么苦,天天跟他们在一起还很开心。在2019年的初三毕业会考中,竟然有一位同学考了835.5分的好成绩,学校领导怎么都想不到,我班还有六位同学考取了十中的高中,真是有付出就有回报。为此本人也在2018年至2019年教师节表彰中荣获“武冈市优秀教师”的光荣称号。
从这两个事例中,我真正了解到,每个孩子都不想自甘落后,只要善于挖掘他们的闪光点,激发他们奋发向上,变被动为主动,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赏识中要承认差异,允许失败
对学生进行赏识教育,并不是一味的表扬、夸奖,因为赏识教育的核心内容是“承认差异,允许失败”。有些老师认为赏识就是不能批评,尤其对那些好学生总是表扬,很少批评,生怕批评会伤害他们的自信,或打消他们的积极性,致使这些学生骄傲自大,人际关系也不太好。我曾碰到过一位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学生,各科成绩都比较好,老师们也很欣赏他,就因一次上课出了点状况,我批评了他几句,他就心里不服,上课开始消极对抗,不听课,作业也是应付了事,幸好被我及时发现,找他谈话,又让班主任找他谈心,才挽回了悲剧。这件事对我感触很深,一个成绩这么优秀的学生,为什么会这样?所以,赏识不等于娇纵,赏识也不是不批评,只是应该讲究艺术,否则我们的赏识教育只会满足孩子的虚荣心,毫无抗压能力,膨胀他们的私欲,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因此,我们在教育学生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和机动性,要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对学生的优点要充分肯定,同时对他们的缺点也要委婉地指出,使学生更好地发扬优点,更信服地接受批评,改正错误。
总之,教师要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每一个孩子的成长过程,客观地对待他们的每一次成功或失败,让孩子在老师的赏识中不断完善自我,让他们慢慢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使孩子们在赏识中学会做人,学会生活,逐步提高孩子们的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安德里亚·比索夫(德),教育者谬误手册,段建明译,知识出版社,2007.
[2]雅斯贝尔斯,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