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下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析

2019-09-10 07:31韩勇
现代信息科技 2019年23期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

摘  要:作为一个信息技术相对欠发达、人才培养难度相对较大的少数民族地区,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網、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思维以及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冲击的今天,如何转变高等教育理念,及时与先进地区接轨,培养一批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创业专业能力的少数民族人才,是目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本文结合教学实际,以计算机公共基础课为例,对基于“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下的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分析探析。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

中图分类号:TP3-4;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19)23-0174-03

The Reform of Computer Public Basic Course unde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aking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Ethnic Minority Areas as an Example

HAN Yong

(Inner Mongolia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Hohhot  010051,China)

Abstract:Nowadays,the new technologies and new thoughts such as big data,cloud computing,internet of things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etc.,as well a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ave brought constant impact,as an ethnic minority area which has relatively underdevelope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difficulties in training talents,how to change the concept of higher education,connect with the advanced areas in time,and cultivate a group of minority talents with innovative thinking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 of entrepreneurship become critical problems that need to be thought and solved urgently. Combining with the teaching practice and taking computer public basic course as examples,this paper analyses the course teaching mode under “internet plu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Keywords: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ethnic minority areas;computer public basic course

0  引  言

高等教育是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的基础保障,是培养造就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新成就,在校学生规模位居世界第一,正在快速向大众化、普及化迈进。然而随着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层次的不断升格,社会更多的是关注高校的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就明确提出要“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即要坚持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中心任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既要培养更多拔尖创新人才,又要让广大学生都有本领、个个出彩,因此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势在必行。

特别是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新思维的不断冲击下,在创新创业理念的迅速推动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培养一支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专业人才已成为各高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少数民族地区高校更是如此。作为一个信息技术相对欠发达、人才培养难度相对较大的地区,其高等教育如何顺应形势发展需要,如何及时与先进地区接轨、转变教育理念,如何培养具有创新创业思维和创业专业能力的少数民族人才,是目前亟需思考和解决的关键问题。而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又是高等教育的基础,因此本文结合工作实际,对“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少数民族地区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育瓶颈和下一步破解建议进行探析。

1  “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概念探析

“互联网+”行动计划最早是由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的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提出,指出要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深入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它是一种基于互联网基础设施和创新要素展开的经济社会发展新形式,通过现代信息技术,充分体现了其在社会资源配置中优化和集成的重大作用,继而将互联网的最新成果深度融合于各行各业之中。

而“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是利用互联网这一新媒介在重视传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上,侧重对学生创新创业思维及与之相关的一系列专业技术能力的培养和挖掘。

2  传统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弊端探析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财经类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主要表现在内容游离于专业知识、实践运用之外;教师教学上只负责“领进门”,不能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能与现有社会需求相结合,学生步入社会后所学的知识基本与实际操作相脱节,培养人才的目标很难实现。同时,计算机基础教学学时大幅减少,应用实践教学的空间被严重挤压,但教学要求还不断提高。

2.1  教师队伍及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匹配

在教育环节中,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计算机教学突出的就是时效性、应用性和与时俱进性,因此教师的能力素质必须与“互联网+”创新创业所要求的相匹配。然而由于少数民族地区人才流失现象较为严重,现有教师队伍普遍存在能人不够多,老人不适应,新人不懂行的问题,即同时具备专业的教学能力和创新创业素养的能人不多,老教师拥有比较丰富的教学技能但创新创业能力较弱,年轻教师虽有较强的创新创业意识但缺乏熟练的教学技巧。教师的能力相对匮乏,加之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甚至有很多来自牧区,他们接受的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综合因素导致学生在提升创业热情、掌握专业技能方面就会有所弱化,很难培养出具有综合技能的人才。

2.2  课程体系结构不合理、内容陈旧,更新不及时

目前少数民族地区高校中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还是较早前规划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当中,为了管理方便,仍沿用统一的教学大纲及教学方法,比较简单和单一,缺少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计算机技术的支撑,缺少专业定位。学生接受的多是固定的理论和简单的应用型操作,基本不具备结合自己的专业特长、通过创新将自己学科领域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互联网+”的形势进行有效解决的能力。

2.3  资源方式受限,学生参与度不高

缺乏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与课程配套的同步交流平台,课堂教学交互不足,学生参与度不高。目前的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主要以教师课堂上讲解为主,学生除了课堂的学习时间,现在基本没有为学生提供系统、可用的课程资源用于课堂之外的学习。遇到问题也只能在上课过程中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交流时间、地点、内容、方式都极为受限。

2.4  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目前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考核方式主要还是通过传统的课程评价体系进行考核,重理论轻操作,重传统教育教学轻现代技术引用,因此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也无法做到对学生实际技能水平的有效体现。

3  创新创业教育下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程改革探析

基于“互联网+”的创新创业教育,注重培养的是学生创新创业的能力,包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思考,从思维导向到能力素养,从单纯理论到动手操作,从思想构建到实践检验,最终培养学生的独立工作、技术创新、综合管理等全方面技能,而这种技能实质就是大学生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作为少数民族地区的财经类院校,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是提升大学生核心竞争力的客观要求和必然选择。

3.1  提升教师综合技能

“打铁必须自身硬”,开展“互联网+”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建设一支自身综合素质硬、专业技能强、创新创业理念新、能跟得上新时代技术变化发展的教师队伍。一方面,从内涵发展来看,可以采取技能演练、挂职锻炼、实践教学等方式,让教师走进企业进入一线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参与创新创业实践,从而积累丰富的实践经验,既有利于开阔视野,也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有利于其将更多的创新创业的实践知识传授给学生。另一方面,从外延发展来看,由于不同群体在不同环境中所接触的、感悟的、理解的知识面是不同的,可以尝试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让一些具有一定理论水平且在当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加入教师队伍,担任课外指导教师,向学生传授他们的创新创业的思想和方式方法,这种方式无论是对教师、学生的发展还是学校的整体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3.2  构建专业课程体系

计算机技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计算机基础教学作为普及计算机应用技能的先决条件对“互联网+”经济时代的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计算机基础教学课程体系的构建要以提升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实际应用能力、创新思维能力为导向,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一方面,要体现基础性,突出时效性。计算机基础教学是为整个大学期间计算机应用和后续计算机系列课程学习打基础的计算机入门课。因此,不仅要保持基本内容不能丢,让学生“摸着门道”,还要结合创新创业需求,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实际,让学生学习紧跟时代步伐不落伍;另一方面,要突出专业性、针对性,要对不同的专业培养目标进行定性分析,从某一专业对计算机的应用需求角度进行重点分析,分类划分共性特点与特殊需求,做到因材施教、因需施教,充分体现应用型教学方式的优势。同时还要加大实验室投入和建设力度,增设与专业相关的具有一定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的实验项目供学生设计开发,增加学生的动手操作、情景模拟演练比重,切实提升专业能力。

3.3  融入多种教育形式

计算机基础课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主动利用计算机去解决本专业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应把计算机基础课由“以教师为中心”向“以教师指导下学生主动学习为主”转移,由以“课上教学为主”向“课上与课下同步教学”转移。引入慕课、微课等在线课程开发教学模式,通过信息与互联网技术等,将课程资源在平台上进行共享,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电脑、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并且它还能够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创造互动交流的沟通平台。

3.4  创新多元考核方式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应用能力。在“互联网+”创新创业的教育背景下,应努力构建一个“多元化”“混合式”的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要对学生计算机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评价,还要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创造能力等进行合理的评估。利用各种评价技术和工具,采取技能考核、日常考核、创新因素考核等方式,综合考核学生的多方面能力素质,切实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4  结  论

结合少数民族地区实际,在计算机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就是要突出问题导向,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既要重视理论基础,又要强化实践训练,切实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综合素质能力,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發展,培养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参考文献:

[1] 晏莉娟,李君.面向创新创业的民办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5,14(10):16-17.

[2] 雍莉莉,侯彦舟.内涵发展视角下高校创新创业能力提升体系的构建 [J].教育与职业,2016(24):51-53.

[3] 刘海燕.创新创业视域下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方案研究 [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7(3):70-71.

[4] 牛莉.关于计算机基础在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中的思考 [J].考试周刊,2017(43):136.

[5] 方志伟.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探究 [J].无线互联科技,2018,15(1):89-90.

作者简介:韩勇(1980.10-),男,汉族,山西长治人,副教授,计算机基础教学部主任,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基础教育。

猜你喜欢
少数民族地区创新创业教育
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探究性学习的有效策略
浅谈新媒体下少数民族地区对外宣传方法的创新
少数民族地区大学数学范式教学探析
论湘西地区刑事和解制度的适用
天柱县少数民族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思考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少数民族地区居民消费结构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