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
摘要:新课程标准改革下的教育环境提出了核心素养这一重要的教学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对学生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培养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逐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建立语文核心素养。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小学教师面临的重要教学任务,为了完成这一任务,教师不仅要注重进行基础知识方面的教育,更不可忽视对学生潜在的语文素养和学科综合能力的提升,教师一定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打造多元化的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有效性,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核心素养简述
所谓语文核心素养,其主要包括学生的基础知识、阅读理解能力、文学审美、拓展延伸、创新意识、人文素养等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需要教师从这些方面入手,将其作为语文学科的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内外兼备、符合时代发展的人才,为国家做贡献。具体来讲,语文核心素养是通过培养学生的文化、思想、行为、品质以及能力,来构建学生个人的综合能力意志框架。
二、核心素养的建立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意义
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其一,这有助于小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小学阶段的学生经过系统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文学习经验,再加上接受能力强,好奇心重,所以在学习新知识时具有一定的优势,此时对学生进行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将教学与实践相结合,就可以有效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塑造了良好的情感和品质;其二,有助于教育改革的深入开展。在以往应试教育观念的影响下,教师和家长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升学考试成绩,这已经与学生的个人发展和当前的社会需求相悖,而核心素养理念则纠正了这一错误观念,成为未来教育改革进程中的大趋势。
三、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一)丰富教学方式,开展多元化教学
小学语文教师必须立刻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更要对自身的教学方式进行适当改进和创新。在新课标改革快速推进的当下,许多以往的教育思路已经不再符合新型教学要求,毋庸置疑学生已经成为课堂的主体,所以,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才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教师应当尝试更加多元化的教学手段,比如情境化教学、微课教学等都是较为新型的教学方式。
(二)开展微课教学,深化授课效果
在教授《狼牙山五壮士》这一文章时,教师可以在教学准备环节搜索有关狼牙山五壮士的事迹或者抗日战争时期相关的电影片段等资源,在课上带领学生观看,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使学生感受到有那么多的有志之士在国难当头时能够不惧危险,奋勇杀敌,为保家卫国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谱写出一曲又一曲可歌可泣的篇章。在直观的听到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学生不仅能最大程度上体悟到文章想传达出的感情,还能对文章实现更加深刻的理解,进而提高学习效果。
(三)进行听说读写同步教学
在学习《少年闰土》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借此重要课文开展综合教学。所谓综合教学,就是听说读写多管齐下。具体来说,先让学生细读、精读文章,找出作者对其朋友闰土是如何描写的,作者刻画了一个什么样的闰土,将相关的文字在文章中画出来,其次,在按照作者、闰土、旁白来划分角色让学生进行课堂朗读,最后,在学生对文章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学习之后,给学生布置一个课下作业,即仿照文章写一篇作文,作文描写对象就是一位自己的朋友,然后在下堂课上同学之间相互分享阅读。经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实现了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也促进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建立。
(四)突破课堂限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学习《山中访友》这一文章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去公园或者景区实践探索,亲身体会,而不是仅仅通过苍白的文字描述去想象哪些美丽的景色,学生在觀赏美景的时候,能用自己的双眼看到潺潺流动的溪水,五颜六色的鲜花,感受微风的触摸,听到动听的鸟叫,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还能更深刻的体会文章作者的欣喜、快乐之情,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此外,也可以在集体活动的过程中增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感情,促进学生集体意识的建立,这也是核心素养培养的一部分。
结束语:
总而言之,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师的教学任务之一,在语文学科的教学中更是不容忽视,教师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注意自身教学方式的创新,教学理念的转变,从内心真正认同核心素养这一教学目标,然后通过情境化教学、微课教学或者实践教学等方式落实教学活动,逐渐使学生爱上语文学科,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认可语文学科的学习价值,最终实现文学素养的提高的核心素养的建立。
参考文献
[1]郭思.浅析如何有效渗透核心素养于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J].教育,2016(12):120.
[2]吴定玲.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学生核心素养教育[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7(2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