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壮族霜降节流行分布于广西壮族地区和云南东部以及越南北部,起源于农耕习俗,是壮族稻作文化传统的活态体现,蕴涵着壮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
关键词:非遗;壮族霜降节;民俗文化
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壮族霜降节流行分布于广西壮族地区、云南东部以及越南北部,源于农耕习俗,是古代低下的生产力与人们认识的局限性造成的。今天的壮族霜降节已演化成人民群众传承民族民间文化、祈福集祥、庆祝丰收、进行商品交易等的节庆活动。壮族霜降节中心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天等县,辐射广西的大新县、德保县、靖西縣、那坡县,影响区是云南省东部和越南北部。天等县向都镇则是霜降节的核心区,每年都举办前后连续9天的壮族霜降节。天等向都镇壮族霜降节是壮族稻作文化传统的活态体现,蕴涵着壮族的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2016年11月30日,壮族霜降节作为“二十四节气”拓展项目之一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作为少数民族的壮族,古时候大多生活在边远山区。那时人们生活所需要基本上都是从田野里获取。向都镇这个地方,绝大多数居民都是壮族。壮族先人起初分别称为西瓯、骆越(雒越)、獠(僚)、狼(俍)、俚、濮、蛮、乌浒等。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统称“僮族”,1965年改“僮”为“壮”。
原始人类最初攫取食物主要靠采集和狩猎,壮族先民也不例外。在采集和狩猎等获取食物的活动中,人类面临着来自自然界的种种生存威胁。在缺乏科学解释的情况下,人们以为有神灵在冥冥之中主宰着,所以他们在希望逢凶化吉、遇难呈祥时,都来祈求神灵消灾降福,这就产生了对神的崇拜和感恩。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们为了解决食物问题,开始重视技术改进和动植物的遗传,有意识地选择其中一部分动植物加以饲养和栽培。后来壮族先民开始进行谷物种植。相对于块根植物,水稻等作物显然在质量上是一个飞跃,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提高。在当时极其低下的生产条件下,开垦、种植的艰难,是可想而知的。人们认为这神圣的谷物是有神灵在管着的。每年的收成,是由谷神决定的。他们能过上好日子,靠的都是谷神的恩赐和庇护。民以食为天。在古代,棕叶遮体,洞穴安身,最重要是的生存。而食物则是生存的第一个条件。人们生活的目标,就是为了解决食品,有了吃的就有了一切。因此,谷神就是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神灵。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虔诚地、小心翼翼地供奉谷神,在每个生产环节都要对谷神进行祭拜。
石铲时代结束了,取而代之的是牛耕时代,古壮族地区今广西天等县向都镇的牛耕大概出现在汉代。据《史记》和《汉书》记载,汉初,吕后下令“禁南越关市铁器”“毋予蛮夷外粤金铁田器、马牛羊”。到了三国时代,孙吴政权在南方大力推行牛耕。两晋时期,政府特别重视在南方发展养牛,晋武帝提出将部分种牛调运南方。随着大批耕牛南调供役使之用,南方牛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壮族民间流传的古俗语:“giang nem mei bia(水里有鱼),giang na mei kau(田里有稻米)”说明种植养殖业已经发展到一定规模。牛,在当时乃至以后很长的历史发展时期中都是整个社会最先进的“现代化”生产工具。离开了牛,古代社会生产的发展是不可想象的。一直到1927年,毛泽东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还有句名言:“牛,这是农民的宝贝。”可见,在历史发展长河中,耕牛处于何等重要的地位。于是,人们的崇拜和感恩,除了冥冥中给他们带来生存保障的谷神之外,又多了在心目中和谷神一样重要的朝夕相处的宝贝——耕牛。于是,对牛感恩戴德,把牛当着神一样供奉的习俗,也就逐渐形成。
对谷神和耕牛的崇拜和感恩,逐渐约定俗称成为“霜降节”等壮族节日习俗。祭神祭牛,贯穿在壮族地区的风俗习惯中。先看人生礼仪。壮族的人生礼仪如满月礼、婚礼、寿礼、葬礼等,都与谷神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婴儿满月时,要蒸糯米团分发给亲戚朋友;女儿出嫁时,娘家人要为她举行“散花”仪式,由一位福禄双全的长者把爆米花、棉籽撒到新娘身上,祝愿新娘出嫁后“有米有棉,有吃有穿”;每年儿女要择日为老人举行一个“补粮”仪式,往早已为老人备好的寿缸里添新大米,表示添寿;老人去世先在其嘴巴里放上几粒糯米和硬币,棺头灵桌上要供一碗米饭,在祭丧的整个过程里不能中断。总之,壮人“生老病死”的礼仪都离不开农耕,离不开谷神。稻谷等农作物已经成为一种圣物,一种有生命的理念,一种有灵魂的精灵,从而成为人们礼仪的附着物,成为生命的代码和象征。
再看农事习俗。玉米种植的开耕、播种,水稻种植的浸种、插秧、耘田、除虫到收割,乃至谷物归仓储存,都形成一系列相应的祭祀礼仪。单是种植这个环节的仪式,就充满了对神和耕牛的崇拜。
从玉米种植祭神看。玉米种植祭神一般为四部曲。第一步,在大年初一早晨牵牛出栏,在牛栏门前给牛系好绳索、装好套犁,然后用温热的粽子拍拍牛背口念祝词,祈祷今年猪肥牛壮五谷丰登鸡鸭满笼。大年初一早上还有一个重要活动—祭犁耙:给祖宗上香斟酒祷祝后,拿着香烛纸钱,到存放农具的地方把香火点上,拿着剪好的一片片小红纸,一一在背面涂好熟糯,然后屏气息声,把它们小心地贴在犁耙杆上,再双手合十,对着犁耙鞠躬三拜,祈求本年度四季顺意、雨顺风调,之后烧纸钱,再次三拜小心退下。第二步,开耕。开耕的日子大多选在正月初五以后。那天,各家喂饱了牛,于日出之前牵牛下地,给牛装绳套犁后向日出方向轻声祈祷,然后一人在前牵牛,一人在后扶犁,在地上犁个来回。仪式结束后开始翻犁。第三步是开种。在立春前寅日作个象征性的播种,向玉米神祈祷。这些手续完毕,才真正播种。第四步是报神。每一块田地种完玉米之后,在上面插上一簇带叶的树杈,告诉玉米神,这块土地已播种完毕。这样,神灵便会佑护着这块田地,使种下的玉米能够发芽滋长,不被虫子、飞鸟啄食糟蹋。
稻谷种植祭神。雨水前寅日浸种,浸种前须向秧神祈祷。播种那天,则要备好米酒、粽子、整只熟鸡等,送到秧田边,点香祷告,向秧神祈求佑护,让今年稻苗生长旺盛少受虫灾。而插秧前耙田也是相当讲究的,耙好的水田要插上一枝带叶的树杈向秧神汇报,祈请保佑。
壮族农村节日,大都是农事信仰的产物,并往往与关键性的岁时节令紧密联系,几乎都围绕着农事来安排和开展,反映着农业生产各个重要阶段人们的迫切愿望和习惯,以及对支持农耕的谷神和耕牛的崇拜和感恩。天等壮族民间的节日,每一个生产环节都安排一个节日,家家户户祭拜祖宗,祭拜神灵,祈求丰稔;与此同时,对耕牛也关怀备至:准备插秧,要祭牛绳,以鸡蛋、米饭喂牛;插秧结束,要慰劳耕牛,把犁耙挂起来,把牛绳盘在牛头上,表示今天给牛“放假”,还要喂给牛一把特别鲜嫩的青草;稻谷收成了,要专门制作大糍粑犒赏耕牛。
除了节庆,体现对耕牛崇拜的还有壮族民居。1637年,我国大旅游学家、大地理学家和文学家徐霞客来到天等。在《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三》中,他对壮族地区群众的住房这样写道:“土人俱架竹为栏,下畜猪牛,上爨与卧处之所托焉。架高五六尺,以巨竹捶开,径尺余,架与壁落俱用之。”古人们这里记載的是壮族民居三层楼—“干栏”。这个“干栏”建筑,也深深体现了对耕牛的尊重。在壮族家庭里,牛俨然是“家庭成员”,享受着人一样的居住待遇:一楼住牛,二楼住人。而住在一起的这“一家”,人还得担负起伺候照料牛的任务,比如夜间给它们添料,冷天给它们烧暖水喝。个别地区不盖“干栏”盖平房,则是人畜同住一层。这些,在今天看来当然不卫生,但却真实地反映了耕牛当时在社会生活中有很高的地位,体现了壮人对耕牛的尊重和崇拜。
其实,霜降节的形成,并非人为的“选择”,而是自然形成的。壮族地区的祈福感恩活动,是贯穿在一年四季的农事活动中的。农家平时杀只鸡,煮好后总是先摆在神台前,上香祈福。大小节日就更有讲究。春耕夏锄秋收冬藏,浸种开犁剪稻尝新,包括二十四节气,都各有祭拜的程序,章法不乱。而霜降祈福活动之所以能从各家各户的“小打小闹”中脱颖而出,发展成影响一方的大规模节庆,主要是因了两个字:时机。霜降这个节气,是在秋收之后。“春争日,夏争时”,一年到头,人们紧张劳作难得闲暇,各种祭祀活动,只能在劳作中穿插进行。各家各户、亲朋好友,偶尔一聚,又投入繁忙的农事中。而霜降较之于其他节气,在农事时间上有着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霜降正值秋收结束,是一年中最难得的时间较长的农闲时节。民谚说:“九月里,秋风凉,棉花白,稻子黄,家家户户放牛羊。”说的就是这种闲暇。春祈秋报。人们得到了好处,当然首先想到要谢神乐神,霜降节就是谢神的最好时候。据向都镇老人们介绍,宋时的霜降节活动,已经形成了以中和街为中心,辐射到汉洞、平尧、祥龙、乐久、定明等周边村屯的较大范围的节庆,祭神等各种活动已经相当的普遍。向都地区有句民谚:“霜降,莫怀浪垌。”意思是说到了霜降这个节气,田垌中的农作物已收割过了,牛羊可以放任地在田垌中游玩了。青年男女则抓住这样一段相对宽松逍遥的时机传情说爱。当然,任何一种民俗也会随着社会的进化而失去原来的功能和意义,逐渐淡化或被另外一种形式替代。向都壮族霜降节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开始是祭祀活动,而今活态演绎为山歌迎宾、壮剧演出、霜降主题曲大传唱、抛绣球、打陀螺、特色农产品展、民族特色美食一条街、山歌表演赛、壮族霜降节文艺晚会等民俗活动外,还推出“齐聚壮族霜降·共颂崭新时代”,乘着壮族霜降节申遗成功之东风,进一步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的力度,充分发挥特色民族文化资源优势和文化推进旅游发展的特色效应,打造节日文化品牌,传承优秀的民族民间文化,推动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助力脱贫攻坚工作。
作者简介:黄胜安,壮族,广西天等县人,天等县文化馆馆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