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淑琼
摘 要:“学生经验”是教学的源泉与指向标,其发展遵循一定的路径,其中“原有经验”是发展的起点,在此基础上学生在课堂中又不断习得“新生经验”,而新经验的创生最终是为了实现在情境中的“经验迁移”。认识并掌握它的发展规律,有助于教师关注学生实际、解决教育问题,促进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学生经验;发展路径;道德与法治教学
“学生经验”是指来自于学生生活或学习情境中已有的认知、经历或体验,这种经验是可以伴随学习与成长不断发展的,且会在具体情境中迁移并产生作用。其发展轨迹遵循“原有经验”—“新生经验”—“经验迁移”的路径。
统编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材编排基于学生视角,内容探究的是友谊、生命、青春困惑等一系列少年成长过程中最为关注的话题。每一课都从“运用你的经验”开始引入,然后通过“探究与分享”进一步探讨,最后以“拓展空间”来进行延伸。按照“学生经验”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每一课都在导入环节试图唤醒学生的“原有经验”,在此基础上去通过学习环节习得“新生经验”,最后引导学生运用所学去实践并实现有效的“经验迁移”。著名教育家杜威曾说过:“儿童经验的组织和他的直接的实际兴趣中心有联系。”[1]立足“学生经验”教学,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兴趣,同时在关注“学生经验”的发展中也可以落实核心素养的培育。为此,笔者结合七年级道德与法治教学实践作浅略剖析。
一、妙用“原有经验”创造契机
“原有经验”是学生原有的认知、经历或体验,不同的学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由于年龄和环境的相似也可以找出不同学生的共性经验。它既是学生接受新经验的基础,也是教育教学的宝贵资源。在学习新的课程内容时,不妨先给学生导学清单让学生借助自己原有的经验去预习并在班上初步就该主题进行分享,这样在接下来的新情境中学生接受新材料则不显得突兀,且课堂的参与度也较高。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二课第一框“男生女生”,教师让学生描述自己对男女性别特征的看法,学生多数会借助科学课上的认知及平时对身边异性同学的观察来进行表达。这是建立在学生现有认知的基础上的,虽然学生对这样的话题有点敏感,但课堂气氛却非常活跃。借助学生的描述,教师可引入情境帮助学生正确对待生理和心理性别特征。在讲述心理性别特征时有个女生描述了父母“重男轻女”认知下纵容弟弟的“攻击性”特点和要求自己的“文静包容”特点。很显然这是一个负面案例,但巧妙借助学生的这一经验,教师引出了下面的性别刻板印象这一知识点,引导学生在接受生理性别的同时,不要过于受刻板印象的影响。
学生原有经验的来源是多渠道的,可以来自学生亲身经历的事件,也可以来自学生在书本或者媒体上看到的,还可以是自己听闻的真实事件等。但一定是学生已知的,或潜藏在内心深处的,通过某种课堂主题可能就唤醒了这样的一种经验。原有经验可能是正确的认知,也有可能是先前在学生心中形成的错误的认知,相比一味创设虚拟的情境去授课,经验的运用更能吸引学生,从而引导学生内化正确价值观。学生错误的原有经验是课堂教学的一个契机,我们通过对错误经验的辨析,既可以加深学生的印象,同时今后在现实情境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也有助于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
例如,在教七年级上册第六课第二框“师生交往”时,身为班主任的授课教师想通过这个课时进一步促进学生与老师的交往,便在课堂内设置了“圆桌对话”环节,让学生们分享一下自己与老师的故事。班上一个平常比较调皮捣蛋的男生站起来说之前的一件坏事不是他做的,但是某位老师却认为他也参与了,把他和另外一个同学一起批评了,他的言语间充满了委屈和不满。于是教师追问他有没有和這位老师就这件事进行过沟通,他低下头答没有。教师进一步追问这件事情给他带来了什么影响,他说从此这个老师的课就不太想听了。在这个学生的经历中他对师生关系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认知,认为教师是在针对他,出于逆反心理也就不愿听这位教师的课。对此,需要通过课堂的深入辨析,帮助学生纠正原有经验的认知偏差。教师让同学们就如何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展开探讨,同时也就这位男生的案例让同学们提出与老师发生矛盾时如何进行沟通交流的方法与技巧。大家纷纷献计献策,最后男生接纳了给老师写一封信的建议,并由这位授课教师帮他一起修改好后再交给老师的方式去修复师生关系。
2016年更名后的《道德与法治》教材较为重视学生经验的运用,这一点与核心素养的育人要求是相契合的。在教学中我们多去关注学生的“原有经验”,既可以避免教学脱离学生实际,也可以避免青少年的认知困惑,甚至可能带来一些意外的惊喜。
二、内化“新生经验”提升思维
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有个著名的“最近发展区”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现有的”和“潜在的”。教学应该走在学生发展的前面,利用学生现有经验和水平,帮助他生成新的经验和达到更高的水平。[2]相对而言,七年级的学生年龄尚小,人生阅历也较为单一,部分学生搜肠刮肚可能也只是唤起一个较浅层的话题探讨。那我们的教学则是要在这个基础上帮助学生去修补或更正“原有经验”,习得“新生经验”并使之内化。
七年级教材设置了“探究与分享”栏目,基于情境和问题的创设来引领新的经验生成。在实际授课环节中,我们可能不拘泥于书本预设的材料,更多关注时事热点或者更接地气的材料,让学生能够更快进入情境,且更有效触动其心灵。在一节课中,有些教师喜欢用一例到底的方式,也有些教师则采用多个材料,方式不一而足,重点是能基于学情出发。基于对学生最近发展区的了解,明白他们的困惑与需求,我们的教学才是有针对性的。
例如,在教授七年级上册第三课第二框“做更好的自己”时,教师了解到学生在青春期来临时一方面比以往更加关注自己,另一方面又开始自我否定的矛盾心理,于是决定在新课讲授中引用《自己的颜色》这一绘本。教师用生动的语言配上图片展示了一只变色龙的苦恼:所有的动物都有自己的颜色,唯独变色龙找不到属于自己的颜色,因为它会随环境不断变化颜色。教师向学生抛出问题:“你有变色龙的苦恼吗?”通过故事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说出成长的困扰。接下来故事中的变色龙开始尝试改变,它一直待在叶子上想让自己的颜色不改变,可是它的尝试失败了。教师又提问:“如果你是它的好朋友,你会怎么安慰和开导它?”由此讲到了接纳和欣赏自己的话题,引导学生接纳不同的“我”。在绘本最后变色龙学会了接纳自我,孤独的它也遇到了另一只变色龙,他们一起尝试飞向更高远的天空。教师再次提问:“变色龙怎样飞向天空,做更好的自己?”最后还让学生在纸上写下各自的具体目标与方法,去为更好的自己而努力。从一只变色龙的故事让学生逐步去丰富和修正“原有经验”,习得新的经验。
我们每一天的教育教学活动都在帮助学生习得“新生经验”,而这些经验又不断地为他们后面的学习进行铺垫。我们要尽量避免经验生成中存在错误或者产生歧义,要精选材料或情境,同时应当极力避免知识的简单堆砌。经验的生成应该是积极有意义的,在知识获得的同时伴随能力的提升。为此,教学过程中我们也可以创设一些思辨性强的情境,让学生在冲突和矛盾的对话探究中辨明是非、追求真理。另外,充满生活气息的内容也便于学生在相对宽松的情境中习得新的经验。课堂还应设置阶梯式的递进,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需求,帮助他们不断向着高阶思维能力进步。
例如,七年級上册第十课第二框“活出生命的精彩”,教师出示网瘾少年小江的材料,让学生分析长此以往小江的人生将会变成怎样,并给小江提提充盈生命的建议。学生的建议包括可以让小江旅游、运动、参加活动等,但他们对生命充盈的理解并未上升到精神层面。接下来教师继续出示材料,小江在回家路上遇到一个心脏病突发的人,帮与不帮困扰着他。这个环节则通过学生正反两方面的辩论进一步去升华对生命的理解,即在与他人、社会建立联系的过程中,学会去丰富自己的道德体验感,丰厚自己的生命。最后则让学生拿出白纸制作一把自己的生命尺,标上人生各个阶段,然后撕掉已经流逝的时间和退休后的时间部分。对剩下不多的时间长度,则让学生去规划怎样去活出生命的意义。学生通过自身的领悟习得“新生经验”的过程,不仅促使了思维能力的提升,也促使对某一主题有了更深刻的领悟。
三、践行“经验迁移”实效育人
学生经验的生成是否有效我们可以借助常规评价手段如测评来检验,试题应少而精,优选基于核心素养命制的试题。题目是基于学生现有认知的一个新情境,要求学生能用习得的经验来解决新情境中的问题。在教师优选的评价性检测中,如果学生是光靠背诵就能通过,容易导致唯知识论的倾向;如果是关注学生对实践应用本身的理解,那则能激发学生在后续的经验生成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参与度与思考力。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五课第二框“网上交友新时空”教学时,教师出示漫画题:图一中小凡说自己和网友已经在网络上交往一个月了,图二小凡说星期日要和网友在码头见面。问题:请从利弊角度,分析漫画中小凡的网络交往行为。学生的回答分成三种情况:一种是回答非常混乱,没有完成经验的迁移。第二种是把背下来的全部默写出来了,但没有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分析再迁移运用,或回答存在片面性。第三种是准确结合材料中的情境,完成经验的迁移与运用。
从测评结果来看,我们可以观测到学生对经验在不同情境中的迁移运用能力情况如何。如果没有较好地习得新的经验,那学生在情境迁移中只会呈现一些碎片,也就是通常听到一些学生说到考试时回忆不起来重要的内容,只记得一些无关的琐碎的东西。这反馈的是教师课堂情境呈现可能是零散的,或者是不精准的,或者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触动与启发,他的参与度与体验度非常低,因而没有记住关键的东西,这些反馈是我们后续调整教学的一个指向标。而对学生本身而言,会迁移运用新的经验才算他真正习得了经验,因此也是对学生后续如何调整学习指出了指导方向。以上只是以基础的题目作为例子,在实际的测评中我们还会创设更复杂的情境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让学生迁移经验去组织答案,答案设置上也会添加一些开放性的能体现学生思维的内容,更好地检测出学生迁移经验的情况。
然而测验评价所能呈现的其实仍有一定局限性,在“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下,我们更高的追求目标是实践的效果。育人实效是要体现在学生生活情境中的,而具体情境往往比课堂预设的更加复杂。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二框“爱在家人间”,学生已经习得亲子之间碰撞产生的原因及后果,但在实际生活中对于叛逆期的青少年而言这个问题仍然困扰着他们。我们尝试让学生在课后为父母洗一次脚,在课堂上打一个电话说出爱等形式,在当时都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有父母在接到孩子电话的时候感动得声音哽咽。这可能只是短时的一次迁移与运用,也许在父母絮絮唠叨的某一天,亲子冲突仍然会发生。还有一些单亲孩子在接纳新父母时,爱的沟通传递就更加困难,需要时间去内化这样一种价值观。但至少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在成长与改变,他在生活的经历中尝试去理解爱需要体会、爱需要呵护、爱需要说出来这些我们课堂传递的东西,在他的经验生成中他将之潜移默化到了生活中,那我们的教育就是有效的。
道德与法治课的生命力还在于学生心灵的吸纳与行为的践行,身体力行去体会习得的经验中所蕴含的道理,甚至达成心境的升华。
例如,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第一框“家的意味”教学后学生习得对中国家庭的理解,感受到家风、家庭教育对个人成长的重要影响。在实际情境中,孩子可能会面临春节等一些节假日父母仍在坚守平凡岗位的情况,他们爱岗爱家,但由于工作需要不得不放弃一些与家人团聚的机会。孩子对此可能会有委屈、有不解的时刻,而经验的习得有助于他们去辨别家庭之爱,提升家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可有些父母要求孩子只需好好读书,其他什么都不用管,这其实反而不利于孩子经验的迁移与运用。我们从小家出发,层层递进,将家爱与国爱相统一,最终由国爱又回归家爱,如此,经验在迁移运用中得到升华。
七年级的学生刚刚完成小学到初中的过渡,他们处在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而面对许多新的内容又非常容易困惑和迷茫。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不是文本的简单传递,“德育”才是灵魂之所在。遵循“学生经验”去探寻教育教学的规律,知道应该从哪里来寻找来源,也明晰应该解决什么样的教育问题,这既是我们的出发点,也是最终的归宿。将之作为一次积极的探索,我们的教学不妨按照“学生经验”发生的轨迹,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也许我们面临的一些新教材教学中的问题就能得到解决了。
参考文献:
[1]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200.
[2]陈倚,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