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
【摘 要】 目的:探讨和分析AV、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在本院做阴道分泌物检查的820例体检者做研究對象,经传统方法检测阴道分泌物的pH值、清洁度以及革兰染色,分析阴道菌群,并进行AV、BV五项联合检测。总结检测结果。结果:在820例受检者中,439例阴道菌群正常,其概率是53.54%;381例阴道菌群异常,其概率是46.46%。菌群正常者的预成酶阳性率都低于菌群异常者,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AV、BV五项联合检测的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且灵敏度高,可有效评价机体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可当做快速筛查的方法。
【关键词】
阴道微生态;AV、BV五项联合检测;应用价值
目前,人们越来越关注女性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微生态学主要研究机体同正常微生物群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机制,正常微生物群是其核心[1]。阴道微生态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失调,之后被病原微生物侵袭。所以,有效准确的阴道微生态检查可为治疗提供依据,确保患者得到针对性的治疗[2]。本研究旨在分析AV、BV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抽选2015年6月至2017年5月在本院做阴道分泌物检查的患者820例做研究对象,其年龄20~52岁,平均为(35.12±2.52)岁。
1.2 方法
仪器和试剂:革兰染色试剂(沙黄溶液、碘溶液、龙胆紫以及脱色液);北京中生金域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盒(AV、BV);精密pH试纸(3.8~5.4);OLYMPUS CX22 型生物显微镜。显微镜的指标是清洁度以及革兰染色;五项检测是: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凝固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
采集标本:无菌拭子在阴道后穹窿和上1/3处刮取分泌物,之后在装有0.9%的氯化钠溶液中的试管存放拭子。检测:根据《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范》进行操作,湿片显微镜对清洁度、念珠菌、滴虫以及线索细胞等进行检测;在标本涂片进行后革兰染色,之后对菌群多样性、密集度、炎性反应和优势菌进行观察;对唾液酸苷酶、白细胞酯酶、过氧化氢、凝固酶、β-葡萄糖醛酸苷酶等指标进行检测,预成酶测定完成。阴道的pH经精密pH试纸进行测定。
1.3 阴道微生态的评价标准
菌群增殖过度:革兰阳性大杆菌仍为优势菌,但菌群密集度为Ⅲ-Ⅳ级,且乳杆菌过度增殖;菌群抑制:菌群多样性不大于Ⅰ级亦或是完全没有细菌,优势菌缺如;菌群失调:革兰阳性大杆菌缺如或者减少,被其他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以及革兰阳性小杆菌等取代;正常菌群:清洁度为Ⅰ-Ⅱ度,在高倍镜下炎性反应为0~5个,革兰阳性大杆菌是优势菌,菌群密集度和多样性都为Ⅱ~Ⅲ级[3]。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软件分析数据,由%表示预成酶阳性率,行χ2检验,当P<0.05,就意味着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总结检测结果
在820例受检者中,439例阴道菌群正常,其概率是53.54%;381例阴道菌群异常,其概率是46.46%。详见表1。
2.2 比较菌群正常者、菌群异常者的预成酶阳性率
菌群正常者的预成酶阳性率都低于菌群异常者,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2。
3 讨论
对于健康女性的阴道来说,常寄居多种微生物,同宿主之间微生物菌落相互制约、协调,确保阴道微生态动态平衡。但是阴道微生态易被机体内外等因素影响,致使微生物的数量、种类以及比例等发生变化,菌群失调,易被病原微生物侵袭。在以往阴道微生态的诊断中,比较常用的是革兰染色显微镜镜检,经过对菌群多样性、密集度、白细胞、优势菌以及脓细胞等观察来评价阴道微生态。
因导致阴道微生态失衡的主要是厌氧菌、需氧菌以及兼性厌氧菌等细菌,从而发生AV和BV[4]。现如今临床开始把传统检测法同AV、BV五项联合检测联合对阴道微生态进行评价。一次性检查项目更加详细、更加广泛,在降低检查费用的同时,还可减少医务人员工作量,可当做常规检测方法进行普及,为受检者提供全面、便捷的检查。而且AV和BV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都出现较晚,在增加治疗难度的同时,还延长了治疗周期,所以在常规检查未检出病原体时,进行联合检测,避免出现漏检、误检等,也可评价亚临床感染者的阴道微生态,提高预成酶的检出阳性率,特异性高、灵敏度较好,可更细致、更全面的检查,确保受检者可尽早得到针对性的抗菌治疗,有效预防的同时降低阴道感染发生的风险[5]。
总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AV、BV五项联合检测的操作简单,安全可靠,检测结果较为准确,且灵敏度高,可有效评价机体的阴道微生态情况,可当做快速筛查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沈甍.需氧菌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7,42(04):502-504.
[2] 罗秀兰.需氧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五项联合测定试剂的临床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1):4010-4011.
[3] 陈磊,刘耘,董翰宇,等.阴道炎快速诊断试剂盒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性科学,2016,25(01):64-66.
[4] 施新颜,王贤军,王真,等.细菌预成酶联合检测在阴道微生态评价中的应用价值[J].浙江临床医学,2015,30(07):1183-1184.
[5] 王春,曾白华,杨琴.常见阴道炎病原体检测及微生态状况分析[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6,31(06):8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