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伟燕
【摘 要】幼儿同伴群体是宝贵的教育资源,教师应充分发挥这一资源的作用,为幼儿提供一种平等互动的心理环境,使教学组织的开展更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教师应有效调整区域活动,让组合呈现多样态,促互动更全面;努力优化集体活动,让组合呈现差异化,让互学更有效;有机调动家长资源,让组合形式更开放,促交往更深入,从而让幼儿在组合中获得更全面的资源,获得协调、组织、表现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幼儿;群体;组合;差异
同伴群体是指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交往次数的增加,儿童之间自发生成的一些具有共同目标、共同行为规则的同伴,是具有一定结构的同伴关系,是儿童发展中一种较高层次的表现形式。王海英教授对同伴群体的功能做了以下阐述:同伴群体对儿童的生存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同伴群体中,儿童学习和实践着不同的社会角色,发展着自己的社会功能,以同伴的言行作为自己的“参照系”进行自我调节,增强了自我保护能力,促进了各方面的发展。可见,同伴群体在幼儿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综观当前幼儿园的同伴群体,主要有以下几种:以座位因素而形成的幼儿小组群体;因兴趣爱好相近而形成的幼儿群体;以男女性别分类而形成的幼儿群体;因父母工作关系而形成的幼儿群体等。以上几种幼儿群体大多是自发形成的,几种群体看似稳定,实际上存在着活动形式、内容单一,幼儿智能强弱之间的差异得不到相应处理等问题。这也使得幼儿群体实际具有的功能无法得到最大化的发挥。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的个性差异,把相似组合变换为差异组合,或把相似组合中的内容与差异组合中的内容进行互换,以建构新的群体组合,使群体组合的形式灵活多样,作用鲜明。
一、有效调整区域活动,让组合呈现多样态,促互动更全面
维果茨基认为:“各种类型的互动会促使儿童在帮助行为水平上行为,即在他人的帮助下行为。”儿童可以通过任何方式的互动来提高行为水平,与相同水平同伴的互动、与不同水平同伴的互动以及与想象中的同伴的互动都能起到这一作用。而在区域活动中,幼儿往往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内容,同时也更倾向于选择与自己水平相同的伙伴展开合作。由此可见,由自主选择而形成的互动群体较为单一,无法起到不同层面的互动效果。鉴于此,教师应加以干预,制定规则,调整区域活动,促使新组合的产生,让不同水平的幼儿产生互动。
(一)制定相应规则,打破固定组合,使其呈现周期性变动
在活动区中,为减少幼儿始终在一个固定区域内活动的现象,教师和幼儿一起讨论,制定了相应规则:每个幼儿每周必须参加每个区域的活动(如表1);对于热门区域,进区人数有一定限制。这样,幼儿的周期性流动使组合也能产生变动。此外,教师还让幼儿用简单的符号对到达过的区域和开展过的区域活动进行记录,如打钩、画画等(如表2)。
表1
我玩活动区 时间 姓名
[活动区 棋类区 科学区 百宝箱 结构区 手工区 自创区 表演区 小朋友选择的区域 我玩的内容 ]
以科学区为例,教师写下了观察记录,如表2。
表2
[时间 项目 内容、材料 群体成员 观察分析 3月22日 实验《荷花开花》;乒乓球剪成的荷花、泥工板 毛毛、章杨、驭天、天雨、晨龙、龙龙 到科学区的女孩逐渐多起来,她们十分喜欢这个实验 4月8日 《多米诺骨牌》;各种形状地面图形 虞天、冯源、夏莎、思蕾、小林林 参与的女孩人数增加到4人 5月9日 《磁铁的原理》;各种小圆片形的磁铁 正涛、泽远、小蔡、一波、雅婷、唐奕 平时不太爱探索、思考的男生,因对材料感兴趣而来到了科学区 6月11日 《彩色影子》;装有颜料的瓶子、手电筒 羽慧、秒秒、沛宸、颢宁、之易、浩然 浩然具有很强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他不仅自己探索,还帮助同伴尝试观察彩色影子的奥秘 ]
在制定一定的规则后,幼儿对自己曾经不感兴趣或者不擅长的领域有了更多新的尝试。他们在活动中打破了原有的固定组合,使许多不同的组合得以产生,与曾经不熟悉的同伴也有了更频繁、更密切的交流。
(二)调整区域环境,创建新型组合,使其发生阶段性变化
教师的干预首先从区域内容的调整入手,如对原有活动区进行调整,设立幼儿感兴趣的新区域。如在艺术区中,部分幼儿对手工制作十分感兴趣,于是教师单独设立了一个手工区,向幼儿展示手工制作。这一做法吸引了原本对手工制作不感兴趣的幼儿,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扩大了他们的兴趣范围,也促进了许多新的活动组合的产生。而在没有变化的区域内,材料的调整也会促使新的组合的产生。结构区往往是男生的天下,女生较少参与。对此,教师增添了可以对建筑物进行装饰的材料,如雪花片、塑料花、树叶、彩色绳索等,让女生也能参与其中。如此一来,男生和女生便能够进行合作,新的活动组合也自然产生。一学期中,幼儿园以多种因素入手,多次调整区域环境,促使幼儿自主选择,形成了许多流动的组合。
二、努力优化集体活动,让组合呈现差异化,让互学更有效
集体活动是促进幼儿有效学习的重要途径,集体教学活动的实质就是师生、生生多维互动、自主建构和意义生成的开放性过程。在集体活动中,幼兒体现出各种各样的个体学习差异,主要表现为认知发展、认知风格以及智力上的差异等。幼儿在其强项领域容易表现出正面的行为方式,如参加活动时积极、专注、自信、注意细节、注重反思等,而在弱项领域表现出的行为方式则是兴致不高、注意力分散、冲动等。个性、能力、学习方式、智能水平等都是影响因素。对此,教师首先要了解每个幼儿各方面水平的发展情况,包括语言、数概念、节奏、动作、思维、组织、创造能力,并作一定的量化评价,再运用一定的方式进行差异组合。
(一)基于个体的单一强项差异,创造新组合,让互学能发生
每个领域都有几个表现特别突出的幼儿,许多教师在活动中只关注到这些幼儿的表现,而忽视了那些表现相对不太积极的幼儿。事实上,教师应关注所有幼儿,为兴趣不强、能力较弱的幼儿提供更多的机会。如在《选代表》的活动中,教师将教室内原有的分组打乱,按学号进行分组,如1~5号为一组,6~10号为一组,以此类推。分组后,教师给出一个话题,要求组内每位幼儿都必须发言,并在倾听同伴发言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最后选出一个代表,在全班交流。这一做法打破了班级内表现力较强的幼儿对话语的“控制”,每个幼儿都有了自主表达的机会。讨论活动中,幼儿间存在的隐性差异使每个人都表现出了不同的个性,他们互相学习、互相了解,从而形成了新的活动组合。
(二)基于群体的多元强项差异,促生新组合,让合作更见效
幼儿是极具创造力的个体,在每次活动中,幼儿都有自己擅长的环节。因此,教师可以设计相关的活动环节,让每位幼儿都有机会发挥自己的强项,增强其参与感和自信心,在合作与有效的建构中互相促进。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对相关环节进行预设,再根据幼儿的具体情况适时介入,进行一定调整。以《建筑大赛》的活动为例,原本建筑区是几个能力较强的男生的天地,其他幼儿很少参与其中。在对幼儿进行观察后,教师发现每个幼儿都有其特长。因此,教师设计了本次活动,让幼儿从设计建筑物、搬运建筑材料、建造建筑物等方面进行合作,最后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评价。如搬运积木的速度、使用积木的数量、设计的建筑物的造型、对建筑物的装饰、活动过程中的纪律情况……多角度进行评价让每个幼儿的优势都有机会发挥,幼儿充分体会到自己在建筑小组中的重要性以及自己的独特价值。由此,其自信心得到了增长,与同伴的合作能力也得以提升。
三、有机调动家长资源,让组合形式更开放,促交往更深入
家园的有效共育是幼儿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要素之一,而家庭友好小组的形成则十分有利于家园共育。家庭友好小组是由几个幼儿及各自家长一起活动的小组组合形式。家庭友好小组的活动能给幼儿提供更多发展智能的机会,如动手操作、人际交往、生活实践、身体运动、自我认识等机会。每一个家庭友好小组就是一个相似组合或差异组合。在组合形成的初期,大都是以自发、随意的状态而存在的。教师要做的是在家长愿意合作的基础上,利用家长资源的优势,引导各种组合走向深入,让组合形式更加开放,更好彰显同伴群体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
(一)尊重家长意愿,根据初始状态引导组合建立,让交往更多元
依据教师的初步观察和家长的意愿是家庭友好小组建立初期采用的方式。友好小组初次的分组有以下三个方案。
方案一:按幼儿居住的区域划分,即将住址邻近的幼儿分为一个组。这种分组方式适合活动进行的第一个阶段。这时家长之间、家长与其他幼儿之间还不够了解。相近的区域方便幼儿与家长进行进一步交流,也消除部分家长由于惰性不愿参加活动的心理。
方案二:按幼儿的互补个性划分。在此种方式的分组过程中,教师起着重要的调解作用。教师可让参与分组的家长知道教师分组的依据和意图,由此让活动更有效。
方案三:按家长和幼儿自己的意愿,自由结伴组合。依据这种分组方式,部分家长会根据自己孩子的需要而有针对性地进行选择。如家长发现某一幼儿比较开朗,而自己的孩子在这方面有所欠缺,就会主动与其家长和孩子接触,渐渐地形成活动组合。
以上这三种分组方式可随着活动的深入而不断调整,也可综合运用,由此发挥其最大效能。
(二)引领家长选择,根据群组进展情况引导组合走向多元,让交往更深入
在班内出现比较固定的组合后,可以開展由全班选择的活动。即通过论坛向家长公布活动的形式和内容,全班自主选择。家长可以在对自己孩子和其他孩子了解的基础上,根据活动时间和自己的需求再次进行调整与选择。
具体的活动形式有生活体验类、游览参观类、游戏活动类、社会实践类等等。家长和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接触了更多的同伴。在每一次活动中,群体组合的范围不断扩大,组合的次数不断增加,不同的组合不断出现。
要有效实施以上三种策略,教师须为儿童和家长提供针对性的指导,为幼儿的有效学习提供支持,从而更好地发挥幼儿的智能强项,使其有更多的机会参与、表达。同时,教师还应充分理解和认可儿童的个性特征,不是机械地进行各种差异组合,而是依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补充组合的方式,让幼儿在适合自己的组合中不断提升协调、组织、表现等能力。
参考文献:
[1]裴小倩,朱家雄.维果茨基理论在早期教育中的运用[J].幼儿教育,2003(2).
[2]李季湄,方钧君,刘晓燕.关于幼儿学习的个体差异的初步研究——从多元智能的视角[J].调查与研究,2004(5).
(杭州市余杭教育学院 311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