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友峰
摘要:图形概念课是图形教学的起始课,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通过有机整合各类教学手段,突破表象认知,理念概念本质。分三部分来尝试突破教学瓶颈:一是学生借助生活情境入手,抽象感知圆的基本特点,形成表象认知;二是学生通过几何画板的强大功能,突破圆本质认识的瓶颈;三是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微课学习和画图操作等活动,掌握画圆方法,深刻认识画圆本质。
关键词:表象认知 实质理解 图形概念课 圆的认识
“圓的认识”是一节非常经典的数学课作为圆相关知识的种子课,为圆形的面积和周长学习奠定基础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价值不言而喻。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于圆的概念认识停留于表象阶段,不能实质理解概念本质。本课主要通过科学整合信息技术,提供多样化的探究活动,帮助学生突破图形概念课的认知困境,理解圆的本质意义,最终提升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数学想象能力,使图形概念教学由“表象认知”走向“实质理解”。
1始于体验,抽象感悟圆
依据范希尔的几何思维水平理论,本课的设计必定要尊重孩子的认知规律,同时又要抓住圆的本质特征。“圆”是怎样一种图形?如何帮助学生抽象出圆的本质特征是本课的核心问题。图形认识课肯定是从生活情境人手、去除非本质特征、抽象本质特征的一个过程。为使抽象之路变得更顺畅,主要做了如下尝试:
1.1 生活情境中导入,初步感知圆
生活中处处都有圆,学生对圆已经有了一定的概念认知,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抽象出圆的表象是一种比较好的导入方式。主要设计了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在学生充分表达的基础上,通过生活中的圆进一步抽象出数学中的圆,这是一个水到渠成的步骤;第二个层次是使学生在数学文化渗透和图形比较中,思考圆的特殊性。所有平面图形中,圆是最美的,最美在哪儿?椭圆也是曲线图形,椭圆为什么不是最美的呢?圆的本质特点肯定不仅仅局限于曲线图形,圆区别于其它平面图形的最特别的地方是研究重点(图1),学生带着疑问进入下面的实践探究活动。
以上两个环节,学生初步感知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圆既与生活经验有关,又与数学文化有关,两者勾连自然导人新课。
1.2画图操作中体会,深入感知圆
画圆的实践操作分为两个层次,首先是借助生活中的圆形物体画圆,例如圆柱形的罐子、硬币等等,学生在一年级下册初步认识圆形的时候已经体验过了,本环节让学生再次操作画圆,通过动手体验初步体会圆的特点:一种曲线图形。
第二个层次是徒手画圆,徒手画圆看似简单,其实背后隐藏着一定的数学道理。圆的本质是“一中同长”,徒手画圆时,学生的潜意识中就受这一条规则引导,这是一种体验式的、很难用语言描述的数学表达。借助徒手画圆,学生分析并思考变得更圆一些的方法,发现要使圆变得更圆些,上面和下面的距离要和左右两边的距离相等,为下面揭示圆的本质特点做好铺垫。
上图中,学生用水彩笔在纸上徒手画一个圆,徒手画出来的圆各不相同,学生潜意识里都有一个相同的画圆的思路,很难用语言描述。通过展示学生典型作品“两边对称,上面有点扁”这种情况。追问:“你可以帮老师修改一下吗?”学生提出:“上面和下面的距离要和左右两边的距离相等。”进而发现:要使徒手画的圆更圆,中间到上面和下面,中间到左边和右边的距离都要相等,这其实也是学生关于圆的认知起点。通过画图操作激了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为本质揭示提供了研究素材。
2落于画板,理解国的本质
数学几何画板是一种非常好用的教学软件,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经常使用,“圆的认识”这一课中有许多内容可以运用几乎画板来进行整合教学。本环节教学中,学生的认知困惑是“圆,一中同长”这一概念本质如果通过实践操作深入理解。如果仅仅只是被动接受,学生是很难真正理解“一中”“同长”的数学含义的,借助几何画板的演示交互功能,可以有效提升教学层次性。本环节主要安排了以下几个操作流程:
2 1画板操作中发现,感知点的特点
教材中关于圆的认知,只涉及到圆心、半径和直径,笔者个性化设计了“中心点”和“参考点”,给学生一个认知的“台阶”。通过若干个特殊点来初步感知圆上点的特点,主要分三步操作开展:首先通过两根完全相同的线段,必须中心点到参考点距离相等,得到4个参考点,学生发现借助参考点画出的圆仍然不圆,进而引发思考。然后,通过轨迹点的操作,在中心点周围不断寻找合适的参考点。最后呈现密布状态的参考点,学生再次画圆,发现圆越来越圆了,深刻感受到圆上点的特点 到中心点距离相等(图3)。
笔者认为这个环节是本课的设计精髓,三个步骤既然有师生互动交流,又有画图体验操作,最终感悟发现,自然揭示圆的概念本质,充分发挥了几何画板的互动演示优势。
2.2数学想象中生华,内化圆的特征
图形概念课操作很重要,体验很重要,但是数学想象更重要。圆上的点是画不完的,圆的形成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先找一个中心点,再找4个参考点,参考点和中心点的距离是同样长的(固定的长度),参考点越多,这个图形也就越接近于圆。学生头脑中想象:如果参考点越来越多,当参考点变成无数个并布满周围整整一圈的时候,就变成了一个圆。
如果让学生再来说一说心中的圆是怎样的,相信会有新的感悟和认识:圆就由一个中心点和无数个到中心点固定长度的参考点组成的。同时,渗透中国古代墨子的“圆,一中同长也”,从操作层面升华到概念本质层面,图形概念教学的认知难点也得到突破。
2.3动态体验中揭示,明晰各部分名称
几何画板在圆的概念本质揭示中有着强大作用,在圆各部分认识中也有着较大的价值。
例如,可以固定一个点,动态拖动另一个点改变线段长度,目前绝大部分软件是缺乏这方面功能的。在半径和直径认识中,可以借助几何画板拖动一个端点,改变线段的长度和位置,这对于学生深入理解半径和直径很有帮助。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需要“润物细无声”,潜移默化渗透在数学教学中,几何画板可以无缝嵌入PPT课件,可以赋予课件强大的互动功能,突破教学难点,理清概念特征。
3终于操作,画圆中引领提升
3.1多重感悟中明悟,深入理解圆的本质
借助几何画板,学生深入理解了圆的本质,还可以借助折一折、摇一描、小组讨论等活动进一步内化圆的本质理解。例如一张圆形纸片通过折一折寻找圆心,原理就来源于直径的概念,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那么两条不同的直径肯定相交于圆心。如果只是抽象的推理解释,学生很难接受,但是通过折一折的活动,学生在操作中自然感悟到了直径的特点。描一描半径和直径操作中,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到“圆上”和“经过圆心”的图形特点。图形概念课需要操作,借助操作活动,从直观到半抽象的,再由半抽象到抽象,逐步提升。
3.2微课指导中规范,科学掌握画圆方法
微课是教学的重要补充,画圆环节就可以借助微课来指导教学,给予学生规范的操作方法。观看微视频寻找圆心和半径在哪里,明确画圆的基本要求,再通过呈现错误画法,分析可能哪里出了问题?(两脚间距离变动,针尖动了)进而认识到半径确定了圆的大小,圆心确定圆的位置。画圆又分了两个层次:一是任意画一个圆,让学生体会圆的画法和注意事项;二是画一个规定大小的圆,标出各部分名称,让学生认识到要定长。两个层次的画图操作,可以提升学生的画图实际操作能力。
3.3比较想象中拓展,深刻认识画圆本质
通过圆规画圆、操场画圆、身体画圆三种不同的画圆方式,开展讨论交流,发现不同画圆方法的相同之处:一个中心点(定点)、一个固定的长度(定长璇转一周勾连画圆方法和圆的本质的联系——“圆,一中同长也”。最后利用几何画板的迭代功能,呈现正三边形到正无数边形的演变过程,从另一个角度认识圆的意义,拓展学生思路。
通过本课的设计与实践,有以下几方面思考:一是几何画板在小学数学高年级图形教学中具备很强的研究价值,充分发挥好技术的功能,可以为图形教学服务;二是概念教学需要多样态的活动方式,单一的活动操作会僵化学生的认知,开放性的手段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图形概念教学需要经历“表象——思考——想象理解”的思维过程,在认知冲突与思维碰撞中,走向学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