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光荣历史与伟大时代的交响乐

2019-09-09 05:52朱选祥
法制与社会 2019年24期
关键词:新思想

摘 要 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信仰的主旋律,文化的五线谱,实践的排练场;必须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时代的新呼唤,中国的路线图,全球的大合唱。要从光荣历史与伟大时代的统一中,理解好,传播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部宏伟的交响乐。

关键词 新思想 光荣历史 伟大时代

作者简介:朱选祥,中共安庆市委党校。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9.08.289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历史意义与时代意义。

一、信仰的主旋律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一以贯之的历史使命。

2018年是伟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也是标志马克思主义诞生的经典之作《共产党宣言》出版170周年。马克思主义创立了唯物史观这个伟大的理论体系和共产主义这个伟大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论述了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提出了共产党的建党理论。从此,马克思主义成为全世界工人阶级和共产党人信仰的发源地,革命的主心骨,思想的主旋律;从此,一代代共产党人谱写了信仰、传播、实践、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艰辛而光荣的伟大历史。

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夺取了社会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成功开创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伟大事业。列宁主义也成为马克思主义的一个新阶段、一个里程碑。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21年,中国共产党从成立开始,就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导思想,树立共产主义信仰,探索救亡图存振兴中华的道路。

毛泽东思想的创立,成功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的伟大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成功指导了中国的社会主义改革与开放的伟大事业,开创了国际共產主义运动中传播、实践、捍卫、发展马克思主义艰辛、成功而光辉的伟大历史。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崇高的历史使命和政治担当,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心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主旋律,引领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方向,引领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社会革命与自我革命的伟大事业。“我们党是用马克思主义武装起来的政党,马克思主义是我们共产党人理想信念的灵魂。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必须立足中国、放眼世界,保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时代意义和现实意义,锲而不舍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使马克思主义发射出更加灿烂的真理光芒。”①

二、文化的五线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悠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光荣的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全球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源远流长的文化源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它有着丰富的文化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穿越时空、博大精深,其中,正心修身、仁义礼智信、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知行合一的优秀传统文化;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天地和谐的优秀传统文化;上善若水、兼相爱交相利、仁者爱人、民为邦本、安邦兴业的优秀传统文化;忧国忧民、精忠报国、一统江山、民族融合、天下为公、万邦协和的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的文化背景,文化源头。

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以身许国、救国救民、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伟大斗争中形成和发展的革命文化,全球视野下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在面向世界、振兴中华、大国崛起、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形成和发展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共产党人精神层面的理想追寻、天下情怀、奉献意识、务实作风、崇高人格都充满着信仰的力量、爱国爱民的力量、追求真理的力量和创新的力量,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实宽阔的文化基础,文化根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汇聚着中华民族经过几千年历史沉淀的价值共识、理想追求、政治智慧、历史经验;汇聚着中国共产党和优秀中华儿女经过千万次革命斗争洗礼的伟大信仰、人文情怀、崇高精神、坚强意志。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生生不息自强不息的历史步伐,中国共产党和优秀中华儿女顶天立地劈波斩浪的奋力呐喊,汇合在一起,谱写了一曲曲震天地撼山河的史诗,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时俱进的文化源泉。

三、实践的排练场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领导人同志从乡村基层到国家高层多领域的长期历练、艰辛探索、知行合一为深厚宽广的实践基础。

领导人同志以乡村基层为起点、以清贫艰辛的知青岁月为起点,经历了几十年艰苦磨砺艰辛探索,经历了多领域多层级领导岗位的政治磨练。领导人同志的知识积累、思想形成、领导艺术、高尚境界是在中国农村基层“与贫困做斗争、为群众办实事”的艰苦奋斗中百炼成钢的;是在改革开放的一线实践一线领导岗位“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使命担当中百炼成钢的;是在坚持不懈的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践、深入改革的“学习、实践、再学习、再实践”的思想升华中百炼成钢的。

从陕北延川县文安驿公社梁家河大队的七年知青岁月,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大队党支部书记,到县委推荐上清华大学;从中央军委领导机关到河北省正定县委,到福建厦门市政府、福州市委、福建省委省政府,到浙江省委,到上海市委。在几十年的众多层级众多领域的党政军领导工作中,领导人同志长期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党中央精神与基层实际相结合,坚持实干与勤学、改革与创新。领导人同志勤于身先士卒、率先垂范,勇于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创新政策,敢于担当使命、放眼世界、谋划长远。

如果说一个个领导岗位如同一个个排练场,那么说领导人同志一次次的实践、一次次的探索,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就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夯实了一片片基础、筑就了一层层台阶。领导人同志从乡村基层干部锻炼成长为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的历程就是一曲磨练、奋斗而光荣的历史咏叹调。

四、时代的新呼唤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中国历史性课题的破解、历史性变革的需求、历史性发展的定位为继往开来的政治担当。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新的时代特征,新的伟大事业,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时代大背景。中国要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到“强起来”,依然还有千山万水的道路,依然还有千难万险的挑战,依然还有千辛万苦的探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把握新时代的脉搏,回应新时代的呼唤,开拓新时代的道路应运而生的。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坚持问题导向,研究新问题,提出新理念,开拓新局面。经济发展速度出问题,怎么办?既不能强求高速度,又必须保持一定的发展速度,经济下行的运行底线在哪里,怎样理解经济的新常态;经济运行结构出问题,怎么办?既不能全部推倒重来,又必须转型升级,经济发展的新动能在哪里?怎样进行供给侧改革,促进新消费,开发新动能;对外贸易环境出问题,怎么办?既不能回到闭关自守,又必须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外向型经济体系,对外贸易的新局面怎么打开,怎样与西方国家新贸易保护主义做斗争;党建的政治生态出问题,怎么办?既不能忽视执政党长期执政所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与风险,又必须强化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全面加强党的领导与全面依法治国怎么辩证统一,思想建党和理论强党怎么扎扎实实的推进?怎样进一步提高党的凝聚力、号召力、战斗力。

进入新时代,中国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升,与此同时,我们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外交矛盾,越来越大的霸权压力,越来越重的全球责任,如何在多极化、全球化、多样化、信息化的国际环境中,保持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至关重要;2013年以来,我国的经济总量已经稳居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可是我国经济的产业结构仍然在中低端水平,经济發展的速度也在滑坡,居民收入水平还是中等收入,能不能继续提升,实现高质量发展,进入高收入水平;能不能从发展中国家升级为发达国家,避免“拉美化现象”,实现弯道超车,增强中国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至关重要。

由于几十年改革开放的快速发展,中国用三十多年时间走过了欧美国家三百多年的发展道路,这个“时空压缩”现象必然导致新旧矛盾相互交织、不断叠加、错综复杂,一系列历史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关系着国家的命运,人民的幸福,共产党的前途;关系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兴衰存亡、得失进退;关系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聚散起落、成败荣辱。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负众望,握时代之脉、解时代之题、答时代之问,成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鲜艳的旗帜、嘹亮的号角。

五、中国的路线图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多极化全球化多样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深层次改革、全方位开放、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志存高远的谋篇布局。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科学把握我国发展的历史方位、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伟大中国梦,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新时代的主题运筹帷幄,为新时代的大局顶层设计。

中国新时代的主题是什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旗帜鲜明的把握大方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全部理论和实践的鲜明主题,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核心要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人间正道、阳关大道,是中国人民自己开拓的发展道路,越走越宽广,越走越自信。

总体布局和战略布局怎么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行总体谋划,战略部署:明确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分“两步走”,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战略布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四个全面”。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必须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四个自信”。

深层次的改革怎么办?党的十八大以来,领导人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将改革进行到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我国主要矛盾这个关键性战略性大政方针上深化改革,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定位这个关键性政治性大政方针上深化改革,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党是中国的最高政治领导力量,提出了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突出政治建设在党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强调共产党对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绝对领导,强调中国共产党统揽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至高无上的领导地位。这些新思想对深层次改革的目标、任务、主体与领导力量都做出了政治性战略性的谋划布局。

全方位的开放怎么办?对外开放是我们党和国家主动融入全球化、主动对接多极化、主动拓展市场化、主动升级工业化、主动布局信息化的基本国策。经过三十多年对外开放,我国建立了外向型经济体系的经济模式,我国成为连续多年全球性的货物贸易大国,成为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完整的制造业大国,然而,在全球产业链、技术链、供应链、价值链、金融链、财富链中,我国总体上还处于粗放型低效益阶段,还处于核心竞争力不够强的发展阶段。与此同时,对外开放毫无疑问是鱼目混珠、泥沙俱下、大浪淘沙的历史过程,走弯路、遇忽悠、冒风险、遭打压、被抹黑、受伤害都难以避免。进入新时代,我们怎么突出重围、别开生面。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引领下,我国坚持全方位对外开放,坚持经济全球化,增强对外开放的主动性、协同性、战略性。提出了“一带一路”的新倡议,筹划了“湾区经济圈”的新布局,加快了“进入全球科技创新链”的新步伐,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进口博览会”。我国对外开放的范围越来越大,领域越来越多,层级越来越高,使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开辟了新局面、新气象。

六、全球的大合唱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一带一路”倡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为关怀人类的外交智慧。

当今世界,尽管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唯我独尊,尽管国际关系体系不公平不合理,尽管地区冲突宗教冲突此伏彼起,尽管全球经济形势长期低迷徘徊不前,尽管贸易保护主义民粹主义歪理邪说、杂音纷扰、甚嚣尘上,我们中国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始终做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我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认真负责地履行联合国与国际组织的国际义务,我国实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发起创办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设立丝路基金,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亚信峰会、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第二十一次中国-欧盟领导人会晤等等重大的外交活动,都是全球参与国家多、外交级别高、国际影响大的全球性外交嘉年华。这些重大的外交外贸活动反映了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心声和呼唤,推动了全球合作,增强了全球共鸣。

当前,人类共同面临着越来越多的突发性极端性自然灾害的威胁,全球性气温升高的威胁,结构性生态环境恶化的威胁,国际性恐怖主义的威胁,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威胁,全世界人民需要团结起来,加强合作,加快发展,加深友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新思想,中国愿与“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②。中国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中国声音、中国方案、中国智慧、中国模式越来越具有吸引力、影响力、塑造力,中国人民与世界人民的大合唱和和之美、此伏彼起、响彻云霄。

总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在光荣历史中生根发芽,在伟大时代里开花结果的过程;是一个传承光荣历史的主旋律,担当伟大时代的领路人的过程。当前,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发展安全两件大事”③,我们必须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凝聚人心,號令全国,传播世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一部光荣历史与伟大时代的史诗级交响乐,我们要齐声高歌、五洲唱响,为美好的明天传递美好的中国之声。

注释:

①习近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1版)[M].北京:外文出版社有限责任公司,2017:65.

②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1版)[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58.

③习近平.在全国公安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EB/OL].新华网,2019-05-08.

猜你喜欢
新思想
习近平关于人才工作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关于产品创新设计方法的研究
从《半生缘》中解读张爱玲的性格特点
鲁迅《拿来主义》读后感
习近平“治国理政”集中研究的最新成果
如何在新思想下进一步强化油田企业工会工作
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几点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