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灵
摘要:根据新课标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育理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现在非常重视生活在高中思想政治课起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和联系学生所经历的实际生活,而不是仅仅依赖于传统知識的讲授和观点的灌输。在"生活化"理念的指导下,思想政治课教学要以生活为基础,不仅仅要从学生的生活世界中来,也要回归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理念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概念及特征
(一)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的概念
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主要是指老师在日常教学时,遵循“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三贴近原则,要将抽象的书本知识形象化,在生活中找寻与知识相对应的部分,将课本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使课本知识与生活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由于高中思想政治学科具有高度的时政性、灵活性,学生在学习时,会遇到很多问题,这时就需要学生主动将课本知识与生活相结合,在实际生活中找寻问题解决的方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特征
1.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生做到“知行合一”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针对对象是中学生,他们的接受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有所欠缺。如果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师只是单纯的、被动的给学生灌输一些理论知识,不仅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激发学生对政治课产生厌恶情绪。同时高中思想政治课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学生通过学习,培养他们的学科核心素养,实现他们对祖国和社会的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多变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积极引导他们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难题,真正做到知识体验和生活体验相统一,做到理论知识的生活化,生活上的知识理论化,做到"知行合一"。
2.以生为本,关注学生发展需要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老师一味的注重学科知识本位,以老师讲授知识为主导,忽略学生的具体感受,这样很不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最终达到的学习效果也不如人意。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接受学习,应主动进行有意义的建构活动,主动发现学习、建构学习,这样的学习过程才被称之为有意义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教学坚持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学生才是知识的学习者和获得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的主角,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主要是以生活化的内容为桥梁,构建师生交流的平台,在教学上,采取对话式的、合作交流的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促进学生主体性作用的有效发挥,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充当着一个引路人,学生对知识的建构离不开老师的指导,从而最终获得学生的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
3.落地核心素养,旨归立德树人
新课标指出,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其根本目标是实现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其中包括四大素养;政治认同、法治意识、理性精神、公共参与。而以生活化为基础的教学模块是为了是学生能够在实践中学习课程理论、学科知识,在真实生活中感悟政治精神,最终能够真正的达到一定的素养目标。比如,在讲授《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和人民的选择》这一课时,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许多老师会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变单一的课堂讲授模式为带领学生们参观革命老区,讲授先进的党员事迹等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课堂最后引入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3月22 日回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的一句话: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既紧密贴合了当前时政,又使学生们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意识得到升华,落地了政治认同这一核心素养,引导了学生对国家、对中国共产党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一)新课改的需要
新课改要求学生走出课堂,将书本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做到理论与实际结合。2018年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也指出,应构建以生活为基础,学科为支撑的教学模块。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往往在实际教学中,仍以教师的教为主,忽略学生主动学习,忽视学生的实践参与,很多教学内容落实的不是很彻底,仍存在远离实际生活的情况。所以,目前新课改面临的情况严峻。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重要举措,倡导学生要以生活为基础,参照课本,实现全面发展。所以,高中思想政治生活化教学正是顺应了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立足于实际情况,全方面发展高素质人才,生活化教学是非常有必要推行的。
(二)学科内容的需要
高中思想政治课本内容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而且课程都以
《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命名,这些内容都与
生活息息相关,如果不将这些书本内容贴合实际,就会使知识繁难化、刻版化,不易理解,而且学生的知识也无法加以运用。高中思想政治课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对生活的高度总结和概括。只有将课本上抽象、难懂的理论知识放到生活中,将内容生活化,让学生基于真实情景认识、理解知识,才会显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可以在具体生活中感受理论知识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降低学习思想政治难度。因此,推行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生活化势在必行。
(三)学生自身的需要
高中学生对国家社会已经有了一定程度的的认识,但他们所形成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却千差万别,有些是正确的,有些是错误的,这就需要老师对他们的正确引导,但如果仅仅依靠传统的书本知识教学,很可能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学生也不易信服。这就需要老师结合生活中的实例来进行引导与评价,来促成学生们的身心健康发展。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以德化人,以德育人”,而只有真正的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政治,政治中的生活,方能使学生将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学生参与到生活生活中,以理性的态度看待我们的国家、我们的社会,学会遵法守法,最终对我国的道路、制度、文化真正的认同。
(四)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的方法
1.生本化教学理念
高中思想政治的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内容,几乎包含了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的教学理念“以师为本”已不符合当今时代的发展,也无法真正使得学生领悟知识的要领。只有贯彻“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充分尊重学生,时刻关注学情,在平常的教学中,善于观察学生的生活,遵循“三贴近”原则,“投其所好”,讲解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将生活化教学落实到教学的各个方面。根据《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最新版要求: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思想政治学科素养,主要包括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和公共参与。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将这些学科核心素养贯穿于日常教学中,培养学生对国家、民族、文化的认同意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度;培养学生在个人成长、社会进步、国家发展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增强学生的法治意识,培养其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法治精神;倡导学生能够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做到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的统一,提高他们参与公共事务的意识。这才谓之真正做到了教学理念与生活,与实际,与国家,与时代相融合。
2.多维化教学目标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
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础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价值观的过程。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教学就是要改变原来的以知识为本位,而忽略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的情况。虽然在以前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也有提出能力的培养,但注重的还是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解题技巧能力,这从本质上来说还是应试教育,浮于表面,我们真正应该强调的是学生的自我发展能力,分析问题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最终达到新课标提出的学科核心素养目标。因此,制定教学目标依然要坚持三贴近的原则,协调好三维目标之间的关系,协调好核心素养目标的这一旨归。以高一《经济生活》中的《面向全球化》为例,我们应该设置如下具体的三维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经济全球化的含义,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经济全球化的载体;
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辩证的、全面的分析问题的能力,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的概念”的时候, 要跳出商品交流的局限,使学生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既涉及商品交流,又涉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劳务等的交流。
(2)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如在学习“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表现”的时候,学会利用有关材料,联系实际。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关注现代社会的变化,对祖国的发展抱有积极乐观的态度。
最终,针对设计的三维目标,总揽全局,设计出核心素养目标,最终培养学生参与社会经濟生活,认同祖国经济发展,认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步伐,激发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奋发向上,努力为祖国经济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总之,只有将每一课的三维目标具体化,贴近社会生活实际,才能切实实现思想政治课教学目标的生活化。
3.情境化教学内容
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内容理论性较强,如果单纯学习书本知识远远达不到“立
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无法真正帮助学生确立思想政治方向、增强社会理解和参与能力,提高法律与道德修养的公民教育。所以,其教学内容应该紧密贴合社会实际状况,特别是学生周边的社会状况。让学生置身于真正的生活,对内容有着更加深刻与透彻的领悟。例如成都市周边学校的教师讲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就可结合成都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交通如地铁,高铁等来讲述这一制度,这样更易使学生产生共鸣,增加其对祖国的政治认同感及公共参与意识。
4.多样化教学方法
为更好的生活化教学,高中思想政治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情景教学法、案例教学法、议题式教学法等。比如,议题式教学法,作为新课标制定出的一种围绕活动展开的新兴的教学样态,在课堂中推行是十分有必要的。将生活中的事例在课堂上进行模拟,并拟定合适的议题,达成三维目标,最终促成学生核心素养目标的达成。比如在讲到“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时,可设置“了解人民代表大会”这一议题,再分设小议题,结合时政,以2019年3月全国人大会议的召开作为导入,组织模拟人大、学生扮演人大代表的活动,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再展开积极讨论,说说他们所了解的现实的人大会议和人大代表,老师再引导学生谈谈心中所希望的人大和人大代表,不单单讲解书本知识,也最重要的是对学生对我国根本的政治制度了解和认同,最后学生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学生在议题展开的过程中,不断发挥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也是学生主动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促成了学生对教材知识和生活阅历的深度学习。这样的教学方式,这样的教学样态以珍视生活为基础,直指核心素养,应该大力推崇。但是,作为一种新兴的教学模式,其落实本身具备相当的难度,因为教师的传统理念和其本身难度,这种教学模式要得到普及和展开,还需广大教师和社会的不断努力,教学制度的不断助力才能得以实现。
5.智能化教学手段
如今,网络迅猛发展,网络教育特别是多媒体教育方式盛行,人工智能应用领域越更加广泛,“互联网+教育”也十分普及,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应充分利用网络教育资源,智能教育手段,来不断拓宽学生们的视野,提高学生们的求知欲,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国内国外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事业的发展,将书本上的知识与时事政治、课外活动很好的结合起来,将知识学活,而不是拘泥了学生们的思想与视野。
6.多元化教学评价
传统的教学评价过于注重学生们的学科成绩,而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过于注重结果,而忽视过程,这种评价机制是不完善的。在生活化教学方式的践行中,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方式应是多样化的,应将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创新实践能力结合评价,将平时表现与最终成绩相结合,这样的教学评价机制才是更为合理的。除了方式多元外,还应注重教学主体的多元化,除了对老师教学效果进行评价,还应重视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老师之间的评价,对本堂课所应达到的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等等。
三、总结
美国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教育即生活。”高中思想政治课生活化是新课改对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出的新的要求,旨在教学过程中践行教育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的这一理念。习近平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在新课改和新课标的引领下,教师应将生活化教学贯穿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方方面面,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努力为社会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四有”青年,最终落地高中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学生对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国家真正认同,参与社会生活,学会以法正衣冠,以法维护自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最后促成其知行合一,为新时代、新社会、新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