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文体与翻译

2019-09-08 11:38何世玉
北方文学 2019年24期
关键词:翻译文体诗歌

何世玉

摘要:中西方的诗歌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都具有音乐美、语言美和意象美等特点,而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差异,使得中西方诗歌的美感有其不同的表现形式,这就为诗歌翻译带来极大的困难。文章以屠岸先生译约翰·济慈长诗《恩弟米安》为例,首先从文体的角度分析了《恩弟米安》的特点,然后分析屠岸先生在翻译时如何再现该诗的文体风格,以期对今后诗歌的翻译工作有所启迪。

关键词:诗歌;文体;翻译;再现

一、引言

(一)诗歌文体简述

文体,是指独立成篇的文本体裁,它反映了文本从内容到形式的整体特点。英国当代文体学家利奇(Geoffrey Leech)和肖特(Michael Short)提出文本可通过词汇、語法、修辞、篇章这四个层面进行较为全面、客观地文体分析(Leech&Short,2001)。其重点是分析具有文体意义和美学价值的那些语言特征,挖掘作者的语用意图和语用效果。

诗歌是文学文体的一种,它“要求高度集中地概括、反映社会生活,包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和想象,语言精练而形象性强,并具有一定的节奏韵律,一般分行排列”(《辞海》)。诗歌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有着悠久的历史,通过文体分析可以更透彻地理解诗歌,深刻体会其美学价值,从而让译者更传神地在翻译中再现原作的文体风格。

(二)中西方诗歌文体异同

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诗歌,都具有鲜明的音乐性、丰富的想象力、别具一格的语言美以及具体可感的意象美的特点。但是由于汉英两种语言的异质性特征,在语言表层表现为语音系统、文字系统和句法系统等结构形式和分布形式,在语言中层表现为特定语言的表现形式,比如重意合还是重形合,在语言深层表现为思维方式、思维特征和思维风格(刘宓庆,1996:372-373),导致中西方诗歌的共性特点中亦含有明显的不同因素。

(三)《恩弟米安》的文体特点

《恩弟米安》(Endymion)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约翰·济慈(John·Keats,1795-1821)用希腊神话创作的第一篇长篇叙事诗,全诗共四卷,合四千多行。该诗以牧羊人恩弟米安与月神狄安娜之间唯美又曲折的爱情故事为主线,第一卷中恩弟米安在梦中与狄安娜相会,后坠入深渊而醒来,因为不知道梦境真假而忧思憔悴,后在姊姊的劝说下恢复生气,放弃了想要去寻找梦中爱情的想法。第二卷至第四卷则是恩弟米安思念狄安娜,跋山涉水去寻找她,一路上他得到爱神、维纳斯女神、神鹰等的指引和帮助,有许多奇特的见闻,还陷入了对印度女郎(是狄安娜的化身,但恩弟米安并不知情)的爱恋,当他在梦中的爱情和现实的爱情中难以抉择时,狄安娜现身与恩弟米安终成眷属。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济慈作为诗人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和超高的文字驾驭能力,其文笔细腻优美,质朴而情深。诗文具有音乐美、想象力丰富、语言美和意象美的特点。

1.音乐美

音乐性是诗歌文体的首要特征,正如法国艺术批评家泰纳所说:“诗是一种歌唱,散文是一种谈话。”诗歌用音乐性的语言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诗歌的音乐性表现在节奏和韵律上。《恩弟米安》全诗采用严谨整齐的英雄双韵体,双行押尾韵,下一行转韵即aabbccddee...的形式,句式均衡、整齐、简洁,韵律稳健,具有极强的音乐美。

2.想象力丰富

月神狄安娜和恩弟米安的爱情故事在古希腊神话里非常有名。《恩弟米安》这首诗的故事主线就是基于神话故事而改编的,济慈借神话故事来抒发自己对诗歌艺术美的追求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济慈描写恩弟米安在逐爱之旅中的经历、维纳斯女神和阿多尼斯的爱情、爱慕格劳科斯的客耳刻对斯库拉的迫害等故事情节,以及诗中大量的景色描写、仙境描写、人物(包括神话人物)的外貌描写等都充分体现了一个诗人的无穷想象力,让我们在超越现实的世界里遨游、驰骋,经历一种特殊的情感状态。

3.语言美和意境美

诗歌的语言美既体现在诗歌词汇的选择、句型的使用上,还体现在修辞手法上,语言美还带给我们独特的意境美。《恩弟米安》全诗虽长,但由于它是一首英雄双韵体诗歌,遵循五音步抑扬格和双行押尾韵的原则,因此,每句诗都较简短,一般在6-9个单词之间,看起来很简洁。诗歌中的词汇朴素、简单,但为我们展开的自然画卷却是时而明丽鲜艳,时而悲凉凄美,时而和平静穆,难分人间或是仙境。对人物的描绘——恩弟米安的惆怅忧思、姐姐的温柔慈爱、狄安娜的美艳深情——更是入木三分。诗歌中的感情色彩很浓,用了大量的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因而诗中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显得有血有肉。正因为此,这首诗的语言美,意境更美。

二、屠岸译本对原诗的文体风格再现

屠岸(1923-2017),本名蒋壁厚,是我国著名的诗人、翻译家。他在诗歌创作和诗歌翻译方面造诣颇高,著有《萱荫阁诗抄》《屠岸十四行诗》《倾听人类灵魂的声音》等;主要的诗歌译作有《莎士比亚十四行诗集》、莎士比亚历史剧《约翰王》、《济慈诗选》等,其中《济慈诗选》译本荣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翻译奖。

屠岸译济慈的诗歌并非偶然,他曾在访谈中不止一次提到过,之所以译济慈,是因为他与济慈在精神上的共鸣与沟通,济慈22岁时患了肺结核,他也在22岁时患了肺结核,当时他和济慈一样认为自己命不久矣,因此他当时经历了和济慈相似的处境。济慈诗歌中的诗美使他震惊,占有了他的心灵,而且他非常认同济慈“美即是真,真即是美”的观点,因此他对济慈的诗歌产生了越来越浓厚的兴趣。在翻译济慈的诗歌时,他一般会采取如下步骤:先看诗歌原文,仔细阅读原文好几遍,仔细认真地把诗读透,了解透彻之后,再进行翻译,然后把译成的作品搁置一段时间再去审视、修改和润色,如此反复。他认为,在翻译如《恩弟米安》这样的长诗时,要注意分析长诗的情节、人物和它的主旨、思想,充分了解这些要素。也就是首先要进入原文、拥抱原文,然后发挥自己的创造力。为了译好《恩弟米安》这首诗,屠岸在词汇、句法、修辞等方面做出了巨大努力,力求最大限度地还原原诗的音乐美,语言美和意境美。

(一)再现诗歌的音乐美

诗歌的翻译既重传神达意,也重韵律之美。翻译《恩弟米安》这首韵律严谨的诗时,为了使译诗也具有原诗的音乐美,屠岸尽量采取了双行押尾韵的原则,且原诗与译诗除语法要求外,均行行对应。每句诗字数在12字上下浮动,简洁工整。译诗因此很有节奏感,读起来朗朗上口,诗意浓浓。以第一卷第41行至第48行为例:

Now while the early budders are just new,

And run in mazes of the youngest hue

About old forests; while the willow trails

Its delicate amber; and the dairy pails

Bring home increase of milk.And, as the year

Grows lush in juicy stalks, Ill smoothly steer

My little boat, for many quiet hours,

With streams that deepen freshly into bowers.

趁刚刚冒出了几朵早春的新蕾,

一片片幼嫩的颜色曲折迂回

绕森林奔驰;趁现在杨柳款摆

纤弱的嫩黄枝条;一桶桶牛奶

满满的拎回家去。等茎秆溢汁,

岁月越来越丰盈,我就要驾驶

这一叶扁舟,连续多少个时辰,

宁静地顺流深入葱翠的幽境。

我们可以看到,原诗尾韵为 new/hue, trails/pails, year/steer, hours/bowers。是AABBCCDD的形式,译诗蕾/回,摆/奶,汁/驶,辰/境,前三组每组的尾韵一致,第四组虽尾韵不一致,但是做到了平(辰)仄(境)相对,读来亦不失节奏感。为了再现原文的音乐美,屠岸先生在选词上非常用心,例如他将第二句“And run in mazes of the youngest hue about old forests”译为“一片片幼嫩的颜色曲折迂回/绕森林奔驰”,“曲折迂回”一词既与上句“新蕾”押尾韵,又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新叶弯弯曲曲、在森林中绕来绕去的景象。他将“while the willow trails its delicate amber”译为“趁现在杨柳款摆/纤弱的嫩黄枝条”,“款摆”二字既与下句“牛奶”押尾韵,又写出了细柳款款摆动的美态。“And, as the year grows lush in juicy stalks”译为“等茎秆溢汁,/岁月越来越丰盈”,“溢汁”既与“驾驶”押尾韵,又译出了茎秆的饱满。这些选词既译出了原诗的韵味,又使得诗歌具有了音乐美。

除了选词用心外,屠岸先生在翻译时还会对个别词语采用“陌生化”处理,或者适当调整某些句子的顺序。例如原诗中第127至128行,“making directly for the woodland atar./O kindly Muse!Let not my weak tongue faulter”译为“直接奔向那森林中间的祭坛。/仁蔼的缪斯!别让我舌音抖颤”,为了与“祭坛”押尾韵,屠岸先生用了“抖颤”一词。原诗第305至306行,“Congure thee to receive our humble Paean/Upon thy Mount Lycean!”译为“我们恳求你站在利西亚山巅/接受我们谦卑的歌赞!”此处调整了原句的顺序,使之符合中文的行文习惯,同时用了“歌赞”一词与“山巅”押韵。“抖颤”、“歌赞”为诗歌增添了一种陌生化的美感,非常巧妙。

(二)再现诗歌的语言美和意境美

语言美和意境美是诗歌的重要特点,是诗歌的精髓,我们在翻译诗歌时应尽量译出诗歌独特的语言美,因为意境美也体现在语言之中,而意境和语言又是诗人情感的寄托之所。翻译《恩弟米安》这样的浪漫主义诗歌更是如此。济慈通过描写大自然的美、梦境(仙境)中的美,通过描写各式各样的人物,将自己对大自然的无比热爱,和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寄托在这首诗歌中。要想完美地再现原诗的语言美、意境美并非易事,屠岸先生基于自己深厚的语言文化功底、对济慈本人的深深了解、对诗歌的多次解读的情况下,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到再现原诗之美。

1.以异化策略为主要翻译策略

异化策略指的是翻译时“译者尽可能不去打扰作者,让读者向作者靠拢”,迁就外来文化的语言特点,吸纳外语表达方式。使用异化策略的目的在于尽可能地传达原语文化,为译文读者保留异国情调。在翻译《恩弟米安》时,屠岸先生采取了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

以诗中大量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为例。对古希腊神话故事的改编是《恩弟米安》全诗的亮点,是济慈展露其丰富想象力的载体,诗中因此提到许多古希腊神话故事人物,这些人物对中文读者来说相对陌生,为了尽量保持原诗的异域风情,屠岸先生在翻译这些人物名时均采用了音译加注的方法,对故事情节主要采用直译的方法。例如原诗中的“valley lilies whiter still than Ledas love”译为“山谷百合花,白得胜过勒达的情郎”,勒达是古希腊神话中的斯巴达王后,宙斯变作天鹅与之亲近,因此勒达的情郎本意指天鹅,屠岸先生在翻译时将“Leda”音译为“勒达”,将“Ledas love”直译为“勒达的情郎”,并以脚注的方式解释说明。再比如原诗中的“Syrinx”,屠岸先生亦是音譯为“西琳克丝”,并脚注解释这是希腊神话中的山林女神。屠岸先生如此译法是为了使译诗尽可能地传达原语文化,保留原诗风格。

2.修辞手法的对应翻译

诗歌中运用修辞手法来提高表达效果是很常见的,因为修辞的运用能使诗歌本身的意象更丰富,语言更富有诗意。《恩弟米安》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包括拟人和排比等。纵观屠岸先生的译文,他在修辞上面的翻译堪称完美。例如第100至101行“rain-scented eglantine/Gave temperate sweets to that well-wooing sun”,屠岸先生将其译为“雨中芬芳的野蔷薇/把温馨送给真心求爱的太阳”,原诗将野蔷薇和太阳均拟人化了,仿佛它们都有了情感,译文“温馨”和“真心求爱”这两个词再现了原诗的意境,使得这一自然景色变得甜美有温度。还有第107行“while the silent workings of the dawn were busiest”,原诗直译是“黄昏静静的工作,是最忙碌的”,将黄昏拟人化了。屠岸先生在翻译时将意象细化,“dawn”译为“天边的曙色”,“workings”译为“变化”,将“silent”译为“默默地”,整句诗译为“天边的曙色默默地忙于变化”将原诗的意象更明确地展现出来,具有很强的艺术气氛。

三、结论

在古今中外的翻译史上,诗歌的翻译历来是公认的最艰难的译事之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始终是众说纷纭。本文从文体学的角度分析了屠岸先生翻译《恩弟米安》时的策略和方法,屠岸先生注重译诗的格律形式,在翻译时尽全力与原诗在格式上对应,再现诗歌的音乐美;在语言方面,屠岸先生尽量保持原诗的“异域”美,采取以异化为主的翻译策略,在修辞上选词精雕细琢,既保留原诗的意象,又不失诗歌的艺术感,这些可见屠岸先生对原诗理解透彻,翻译之认真细致,也是我们在翻译诗歌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正如他在一次访谈中所说:要想很好地翻译济慈的作品,必须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原文之中,体会作者的创作情绪。屠岸先生能将济慈诗歌译得精准唯美,与他对济慈本人的了解和理解是分不开的,正如笔者前面所述,屠岸先生译济慈并非偶然,是因为他与济慈之间相似的生活经历,更重要的是他与济慈精神上的契合和共鸣。因此,笔者认为,要想译好一首诗歌,除了对诗歌本身的形式、语言、意象等的把握外,对原诗作者的了解也相当重要,感同身受方能译出其诗韵味。

参考文献:

[1]Leech, N.Geoffrey., Michael.H.Short.Style in Fiction: A Linguistic Introduction to English Fictional Prose[M].Beijing:Foreign Languages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1:43.

[2]Munday J.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 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M].London: Routledge,2001:89.

[3]Tytler A F.Essay on the Principles of Translation[M].Cambridge: Cambridge Scholar Publishing,1907:35-62.

[4]管潔.基于英文诗歌文体的特征分析[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6):164-165.

[5]刘宓庆.汉英句子拓展机制对比研究[A].李瑞华编.英汉语言文化对比研究(1990-1994)[C].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6:372-373.

[6]卢炜.关于诗人译诗的对话——文艺评论家屠岸访谈[J].文艺报,2013(7):1-5.

[7]戎林海,戎佩钰.美即是真,真即是美——屠岸先生访谈录[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7(10):1-5.

猜你喜欢
翻译文体诗歌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诗歌岛·八面来风
商务英语翻译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
小议翻译活动中的等值理论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