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西安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其翻译研究能促进我国优秀文化的对外传播,丰富世界文化。生态翻译学以维护语言和文化多样性为使命,能够为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应遵循生态翻译学“多维整合”原则处理源文和译文、选取恰当的翻译方法,实现源语和译语语言文化的和谐与共生。
关键词: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生态翻译学;多维整合
一、引言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指出,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内容之一,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家形象具有积极意义。以非物质形式存在的珍贵文化遗产是文化的积淀,是先辈智慧的结晶,具有浓厚的地域和民族特色,也体现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以及与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1]。它是世界各族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宝贵财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实践与研究能有效促进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
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研究相比其保护和传承研究相对匮乏。本文在生态翻译学理论的指导下,以西安地区典型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为例,探讨“多维整合”原则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中的应用,以期对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进行优化,提升其英譯质量,促进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领域的翻译研究与实践,推动西安区域经济发展和文化传承,提升中国文化品牌。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1.国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已成为国内学者的研究热点。总体而言,目前的研究侧重于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而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翻译相结合的研究十分缺乏。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的特点,即非物质性、动态性,其保护和传承更加困难,外宣翻译更是难上加难。
作为外宣翻译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起步较迟,研究成果不多。目前仅有两部英文版非遗编译出版物:《福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和《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2011)。纵向研究方面,通过“中国知网”文献检索,非遗翻译研究在2010年以前鲜有提及,2010年后有上升趋势,主要从顺应论、功能语境、生态翻译学、多元共生、传播学等不同角度来探讨非遗翻译中的问题,为该领域研究做出了有益尝试。2011年,陈芳蓉首次论及非遗翻译,总结了三大难点:民族特色鲜明的非遗名称翻译、文化专有项翻译以及从汉语意合到英语形合的转换,同时指出翻译是中国非遗进行国际传播的重要媒介,并对翻译策略和具体方法进行探讨,这是目前国内有关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的开山之作。张淑霞(2012)从宏观上探讨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瓯剧的翻译。黄蓉(2014)进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跨文化研究。陈麦池(2015)进行了基于外宣受众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策略研究。覃海晶(2015)从生态翻译视角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但篇幅过于简单粗略。胡庆洪(2016)从传播学视角分析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英译。陈华宇(2017)以河南许昌为例,探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本翻译特点及理论选择。高昂之(2018)基于传播学视角,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与国际传播的联动机制。
总体而言,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目前还存在诸多问题:首先,大部分是以个案为例,对非遗外宣翻译的总体性研究尚不充分。其次,对外宣传翻译现状不容乐观,还处于探索阶段,外宣翻译相关资料极少,而为数不多的翻译材料还存在诸多问题。比如,有的译者随意删减原文信息,出现了误译;还有一些译文翻译过度,缺少文化底蕴,造成译文晦涩难懂,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非遗的对外传播和保护。三是非遗资源丰富,涉及音乐、舞蹈、民间文学、民俗及传统医药、美术、传统戏剧、传统手工艺等,相关研究大多是关于非遗名录的翻译,但针对非遗简介的具体翻译的相关研究较少。四是学界惯用西方理论来指导翻译实践,而非遗项目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学者们应在翻译实践中摸索出体现我国非遗翻译特色的理论。生态翻译学正适合。然而,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鲜有涉及。
2.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翻译研究现状
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西安是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地区之一。据资料显示: 截至2017年6月,西安市拥有10项国家级非遗项目,81项省级非遗项目,192项市级非遗项目,涉及传统音乐、舞蹈、美术等十大类12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翻译实践方面,西安非遗相关的英译文零星散见在《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版)》以及“中国文化网(英文版)”等个别出版物或网站上。目前,有关西安非遗翻译的研究十分匮乏。另外,目前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无论从外宣翻译质量还是传播效果来看,尚不尽如人意。一些译文存在生硬对译,文化信息偏差等问题,未能达到预期的外宣翻译传播效力。翻译实践的不足与翻译研究的欠缺成为西安文化精髓走向世界的绊脚石,严重制约着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对外传播。因此,西安非遗外宣翻译研究严重不足,亟待深化和提高。
三、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英译的特点
1.非遗文本内容的特点
非物质文化遗产外宣文本内容多为动态描述,具有多相性和流动性。如对节庆活动,舞蹈,礼仪,风俗习惯,手工技艺等的描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并以身口相传而延续。
2.非遗名称的特点
从西安市目前非遗现状分析,其名称构成有一些规律:一是由地名与属名组合而成,如西安鼓乐、秦腔等。二是包含中华文化或地域文化特色词语,例如皮影等。这类名称在翻译过程中最能体现出文化异质性的难点。
3.非遗文本的特点
西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体现出鲜明的地域特色,具有独特性、区域性、活态性等特点,导致非遗文本中存在大量的当地地域文化特色词,形成了非遗翻译的主要难点,例如“关中道情”中的“道情”如何理解,就反应出当地的民间文化特色。而活态性是非遗与其它文化形式区别的最大特征,非物质文化遗产属于人类行为活动的范畴,例如:“风水”,在翻译过程中就很难选择和确定文本的内容,从而降低了翻译实践的准确性。
四、生态翻译学的伦理原则
生态翻译学是以生态整体主义为基础创立的,着重强调了在翻译中各个环节的相辅相成的整体作用,结合生态圈中的适者生存、和谐共生的理念,参照我国古代哲学中天人合一的思想,提出了适应性选择和选择性适应的理论。在胡庚申于2004年出版的专著《翻译适应选择论》中,他从生态学的角度将翻译定义为“以译者为主导、以文本为依托、以跨文化信息转换为宗旨,翻译是译者适应翻译生态环境而对文本进行移植的选择活动”[2]。在非遗外宣翻译的各项环节、各项因素中,注重的是翻译工作过程中的生态平衡,最终目标是译文力求达到整体适应选择度的最佳状态。生态翻译学的伦理原则包括:“平衡和谐”原则、“多维整合”原则、“多元共生”原则与“译者责任”原则;其核心理念为:翻译即生态平衡、翻译即文本移植、翻译即适应/选择以及“译者中心”等[3]。因此,生态翻译学的真谛在于关注原文的生命能否在译语环境中生存和长存;在于保持源语与译语文本生态的稳定、和谐与平衡。
非遗的翻译属于外宣翻译,其主要目的是向外国友人传播优秀的中国文化,丰富世界文化,实现不同语言文化間的平等交流。生态翻译学以维护语言多样和文化多样性为使命,对西安市非遗的翻译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研究将从生态翻译学的“多维整合”原则角度探究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翻译。
五、多维整合原则在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翻译中的运用
多维整合原则指译文的评判标准并非仅仅局限于忠实原文或迎合读者需求,译者要在保持文本生态的基础上,整合平衡翻译活动中的各个因素,努力实现译文能在新的语言、文化、交际生态中“生存”和“长存”。多维整合主要体现在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的“三维”转换[3]。
1.语言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语言维的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的过程中对语言形式的适应性选择转换”[4]。汉语句子注重隐形连贯,即着重“意合”,几乎很少使用连接词,以神统形。而英语注重句子的结构和形式,即着重“形合”,经常通过各种衔接手段(语法衔接、词汇衔接、语义衔接等)表达句子的逻辑意义。在翻译我市典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时,译者首先应该立足于汉英语言差异,然后在词汇、句子、篇章等不同层次上尽可能地做到自然转换,最终尽量做到原文的生命能在译文中得以生存和长存。例如以下选自《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一书中“西安鼓乐”的汉英介绍:
原文:西安鼓乐乐曲结构庞大、风格典雅、曲调优美。曲与鼓、铙混声交响,相映成辉,曲鼓并作,气势磅礴[5]。
译文:Wind and percussion ensemble of Xian is characterized by grand structure,elegant style and beautiful melody,with the music and sounds of drums and cymbals blending together producing a magnificent effect.[5]
在上述例子中,原文中四字结构整齐悦目、传神达意。原文两个句子之间没有使用连接词,但逻辑语义十分清晰。在译文中,译者把两个汉语短句处理为一个英语长句。将原文的第一句话在译文里作为主句,原文的第二句话处理成with短语做伴随状语,符合英语注重“形合”的表达习惯,达到了原文与译文的生态平衡。
2.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文化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译者在翻译过程中需要注重两种语言文化内涵的传递与阐释,使两种文化相互交流与沟通,促进和谐与共生。要实现源语与译语文化维的转换,首先译者应充分了解源语和译语所处的文化,并对两种文化差异有正确的认知。接下来,要尽力克服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保护两种语言的文化生态平衡和谐。最终才能保证信息的有效传播。西安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包括很多代表当地优秀文化的文化特色词,比如人名、地名、节日名称等,这些特色词语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因此很难在英文中找到对等的表达,成为了翻译的难点。翻译时,译者应兼顾源语隐含的文化因素和译语读者的认知水平,把握好“异化”与“归化”的使用程度,恰当使用直译、意译、音译、补译等多种翻译方法。例如:
原文:直到今天,中国人仍用“鹊桥相会”来比喻夫妻或情人久别重逢。农历七月初七也因为牛郎织女的传说而逐渐演变成中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5]
译文:Today,Chinese people still use“meeting on the magpie bridge” to talk about the reunion with ones spouse or lover after a long separation. Because of the legend of the cow herder and weaver girl,the seventh day of the seventh lunar month has gradually evolved into a traditional festival—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or what is commonly known as Chinese Valentines Day.[5]
译文中把“鹊桥相会”、“牛郎”、“织女”用直译的方法翻译出来,保留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另外,“鹊桥”也可翻译为:Queqiao,the magpie bridge;“牛郎”也可译为:Niulang,the cow herder;“织女”可译成:Zhinv,the weaver girl。音译加直译的方法既能使读者了解原文中人物的汉语名称,还能通过补译了解其文化涵义。此外,“七夕节”被译为“the Double Seventh Festival,or what is commonly known as Chinese Valentines Day”,采用了直译加补译的翻译方法。“Double Seventh Festival”为直译,只是单纯的表达了此节日的时间,但未能传达此节日文化意义。“or what is commonly known as Chinese Valentines Day”属于补译,即解释性翻译,译者采用译语文化的节日来解释源语中的特有文化,以补偿译文读者对源语文化认知的缺失,从而实现了原文与译文文化生态的平衡与和谐。
3.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交际维的适应性选择转换是指在翻译过程中要注重两种语言交际意图的转换。这就需要译者除了注重语言信息的适应性选择转换和文化内涵的传播外,还要关注原文中的交际意图能否在译文中体现出来。黄友义曾提出“外宣三贴近”原则,即贴近中国发展的实际,贴近国外受众对中国信息的需求,贴近国外受众的思维习惯[6],非遗翻译也属于外宣翻译,因此在进行翻译时也需要遵循“外宣三貼近”原则,尽量用简洁的语言向译文读者传递原文中的交际意图。例如:秦腔绝活之一:“髯口功”(the Beard Skill)。“髯口”是中国传统戏曲人物所佩戴的胡须。在戏曲表演中,戏曲人物经常通过舞弄髯口来表达人物的心情,称此为“髯口功”。比如:捋须”:可翻译为the Beard Skill for Rubbing,多表示安逸、凝思(Comfortable and in Meditation);“抖须”:可译为the Beard Skill for Shaking,表示衰老、气恼和惊怕、畏惧(Means Being Angry and Irritated;Means Being Decrepit,Annoying,Frightened and Scary);“饶须”:可翻译成the Beard Skill for Winding,表示悲愤、斥责(means sorrowful and rebuking);“推须”:可译为the Beard Skill for Pushing,多反映感叹(plaint);“噙须”:可翻译成the Beard Skill for Holding in the Mouth,表示愤怒、急切(Means being angry and eager)等。髯口功是秦腔须生和净生必掌握的表演技巧,有多种表现形式。翻译要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就要符合国外受众的交际文化和交际习惯。
六、结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外宣翻译工作对于提升我国的文化影响力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于实现我国传统文化走出国门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外宣翻译工作者需要根据非遗的特点深入探索,依据生态翻译学理论,选取多样的翻译方法进行多维度适应性选择转换,使译文能够满足国外受众的需求,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外宣翻译效果。
参考文献:
[1]巴莫曲布嫫.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概念到实践[J].民族艺术,2008(01)6-17
[2]胡庚申.翻译适应选择论[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3]胡庚申.生态翻译学:建构与诠释[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
[4]胡庚申.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J].上海翻译,2008(2):1-5
[5]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6]黄友义.坚持“外宣三贴近”原则,处理好外宣翻译中的难点问题[J].中国翻译,2004(6):27-28
[7]刘文峰.中国传统戏曲传承保护研究(上)[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
[8]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编写组.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
[9]陈芳蓉.文化多样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译介[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2013(3):64-69
作者简介:
杜颖(1985--)女,汉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美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