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长中的问题:学校立德树人的着眼点

2019-09-06 06:29田夏彪
中国德育 2019年12期
关键词:立德学校教育

摘    要    立德树人是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以学生成长中的问题为着眼点,通过充分发挥学校教育的优势,促使学生不断超越自我,从不完美走向完美。为此,学校教育要转变思路,从教学价值取向、管理模式以及文化公共精神陶冶等方面寻求突破,让学生在学习和反思中去探究,促进其健康成长。

关 键 词 学生成长;学校德育;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 田夏彪,大理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

学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通过有效发挥自身教育优势促使学生身心获得积极的发展转变,在知识、情感、意志、行为上形成良好的自我认同,具有着乐学好思、仁爱和善、合作进取、创新求真的品质和能力,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超越自我。那么,学校如何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着眼点在什么地方?这是学校进行教育教学实践所必须要明确的,否则,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就会发生偏向和异化,进而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学校为了更好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其着眼点要从学生学习成长中的问题入手,切实和有针对性地基于学生存在和遭遇的矛盾困境,因材施教,不断让学生解放和成就自我,从不完美走向完美。

一、求知中育兴趣:学校教育教学的价值取向

学校应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地方,它能确保不同地域、民族和文化背景下的适龄儿童都能接受优质公平的义务教育,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师资、丰富的学习资源、系统有组织的管理、优美的和充满人文气息的校园文化环境。无论是父母还是孩子,对学校最朴素和最原始的认知和情感是美好的,“一所学校,不仅要对学生的成长负责,更要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学校还承担着重要的社会责任,要自觉地服务于一个自由、开放、民主、文明的社会的建设”[1]。

这就要求作为教书育人主阵地的学校课堂教学要遵循教育规律,不能将教学仅仅定位于单纯的知识获取上,甚至将其演化为分数的角逐,让学生彼此成为竞争对手,最终把教学异化为追逐名利的工具手段,导致学生为了能在应试升学中胜出,不断奔忙在各种培训和辅导的道路上,在相互比拼和重复训练中失去了学习的内在动力。这可以说是长期以来学校教学中的常态,并随着当下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需求和竞争的激烈而越发凸显,“最终剥夺了学生的质疑、判断和批判性思维的能力”[2]。无疑,学校要发挥好课堂这一主阵地的育人功能,切实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融入其中,学校教学要确立在求知中育兴趣的价值取向,结合案例教学、田野调查、实验操作等贴近实践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原理的基础上,能够将知识内化,真正感受到知识就是力量,从而激发其好学求知的欲望和兴趣。当然,学校教学在处理学生求知与兴趣培育的统一关系上,要注重学生好奇、好动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突出知识教学的学做合一,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思维习惯,不是仅仅停留于课堂教学过程的趣味性、故事性,而是要让学生在掌握理解知识、理论文本的基础上获得和形成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态度,将求知和学习变成探索自然宇宙和社会人生的一种基本状态。

二、省思中育美善:学校德育的品质引领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其生命成长处于不断的发展之中,这与内聚在学生身上的人性特征密切关联,包括学生在内的人类社会成员皆有着自私性、好奇心,它们成为人类主体与外在环境发生交往关系的过程中的动力,推动人们为满足自我身心发展的需求而开展实践行动。因此,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生作为具有人性特征的生命存在,由于受校内外各种刺激的影响,他们人性中的自私性、好奇心会驱使其追逐本我,遵循自我中心主义原则。如果缺少有效地启蒙和引导,学生不能学会反思,就会在学习生活中犯错,在言行上出现各种与规范相背离的情况。换言之,具有类特征的学生不是一个完美的生命主体,其人性中的潜能发展在性质方向和水平层次上因出生和成长的文化环境差异,使得不同个体之间知识经验、价值思维有悬殊差异,但又因人性中具有的意识能动性天赋使得相互之间可以共同学习、理解,并能在良好的教育刺激和引导下而促使人们达成对真善美价值的认同和遵循。

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生命主体,其生命在发展中必然会有着瑕疵,而教育正是要对这些瑕疵进行修磨,促使他们的生命转向对真善美价值的追求上来,这正是教育的意义和魅力所在,真正让教育对象从迷茫中走出来,能够认识自己。“教育的基本道理并不复杂,其主要使命就是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受教育者固有的人性特质得到健康的生长,成为人性健全的人。这本来是一个常识,我们所需要做的只是听从常识的指引,实践这个常识。令人震惊的是,我们的教育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这么多的家长和老师在做着与常识相反的事情,而大家似乎都停不下来,被一种莫名的力量推着继续朝前走”[3]。因此,學校在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过程中,要有效发挥出德育的价值,而不能仅仅拘囿于单一的德育理论课程和文本教学,要把德育贯穿和渗透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立足于学生整个生命实践所遭遇的矛盾问题来展开化育过程,就其学习和生活中发生的具体事件进行交流沟通和启发引导。学校德育并不是空洞的、目中无人的,乃是人之生命教育。教育者既要让学生明确基本的价值规范,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更要在德育的过程中宽容、理解学生成长过程中的问题。唯有教育者能够正视学生成长中存在的问题,不因其言行规范偏离了标准、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性格内向不合群,而随意给学生标签。不能只关注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从而忽视了教育公平、放弃了教师的公正。教育不能遮蔽人的完整性存在,教师应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深入的了解,如果少了对学生内心的倾听,那么学校德育必定是空洞的。德育不能过滤了学生真实的学习生活,只关注客观的理论实体,灌输式的德育必然难以实现对学生的转化。育人先正己,教师在引导学生的同时,更要正己修身,经由老师榜样的力量引领、与学生耐心细致的交流、师生间相互的宽容、理解和激励来实现的。所以,学校德育的实践是以人为本的,要结合学生自身学习成长存在的问题加以引导,而不是以外在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学生,理应是让学生成为通过学习和反思不断超越自我的生命主体。

三、规范中育个性:学校管理模式的新要求

学校教育的对象是学生,不同学生个体接受学校教育后,都应获得良好的发展。唯有如此,才能说学校教育是有质量的,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在教育教学中务必要处理好学生发展的规范与个性关系问题。让每一个接受教育的学生能够学习、理解和掌握人类创造的文明经验智慧,包括传统与现代两个层面,成为能够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并能汲取时代精神的公民,这是普遍性的,是面向所有学生的。正如王国维所言:“教育之宗旨何在?在使人为完全之人物而已。何谓完全之人物?谓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是也。人之能力分为内外二者:一曰身体之能力,一曰精神之能力。发达其身体而萎缩其精神,或发达其精神而罢蔽其身体,皆非所谓完全者也。完全之人物,精神与身体不可不为调和发达。”“知情意三者并行而得渐达真善美之理想,又加以身体之训练,斯得为完全之人物,而教育之能事毕矣。”[4]也就是说学校要发挥促进教育对象身心协调统一之宗旨,使其不断趋于发展上的“完全”。但就学生个体而言,其接受学校教育以达成“完全”或规范之培养要求之余,学生又是个体化存在的,与他者之间的差异不能因接受教育而消失,否则教育则变成了一种“制品”加工,把所有的学生都变成一个“标准件”,从而抹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因此,学校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教育教学内容上为学生提供有益于全面发展的丰富资源之外,也要在管理评价上为学生个性的彰显营造良好的环境,改变过往一切以考试分数为标准的管理评价方式。“以升学率的高低来检验学校的教育质量、教师的工作成绩以及学生学业水平的教育模式,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充分发挥,被动地学习,培养的学生难以适应工作和社会发展”,“学校成为按一个模子改造人的‘教育机器。人的个性发展未能受到应有的重视,而且传统的应试教育极易助长学校教育中的管理主义和权利主义倾向,对培养和丰富学生的个性十分不利”。[5]要改变这种状态,应使学校管理评价的标准从应试分数中摆脱出来,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成效等各方面凸显“知与行”“学与做”的统一,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分析问题的发散和辩证性思维培养,通过给学生提供多元丰富的学习资源刺激来夯实学生的跨学科知识基础,避免当前在应试标准之下,学校只以升学考试、课程知识的讲授和训练为重,其他学科课程或知识仅仅变为一种点缀,造成的结果是学生知识系统的片面性以及知识的解释和应用性乏力,毕竟现实生活和社会中的问题往往是综合性的,学生获得的相对狭窄的知识内容无法支撑起其对复杂社会和生活问题的深入系统分析和有效的实践解决,这也是为何人们长期以来所批评的学校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四、竞争中育合作:学校文化的公共精神陶冶

学校教育对人的培养是全过程全方位的,更应该是全员的。学校所有的教职员工自身就是一种教育力量,其共同内聚而成的教育榜样会如春风化雨影响学生的心灵世界,更是从学校办学价值理念、师生共同教育信念、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人本化组合孕育而成的校园文化而言的,只有学校形成一种自由民主、进取合作的教育教学风气,积极增进对学生公共精神的陶冶,才能更好地发挥好教育作为培养人的实践活动之本质,将立德树人之教育根本融化在教育对象具体的行动实践中,以一个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不断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形象立身行事。为此,学校教育在培养人的过程中,要将人的发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联系起来,注重学生素质能力发展对社会的适应、调节和引领作用。

当前,学校教育有必要在培养人的发展中处理好竞争与合作的关系。随着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提升,人们生活的独立性不断增强,同时其权利意识也日益凸显,无疑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种进步,但在人们权利意识和生活独立性获得发展之余,往往陷入诸如精致利己主义的泥淖中。人们的生活虽然越来越富裕,可心灵之间的距离却也越来越拉大了,以往文化传统中的心诚、重道、仁和等精神不再成为人们行动的首选价值,金钱、权力反而成为了左右人们行动的基本原则,使得社会发展呈现出竞争有余而合作不足的局面,为了金钱和权力而不计后果,甚至以身试法,最终害人又害己。因此,为了避免和消解不良竞争,让人们在公正、公平、和谐的环境中创造美好生活,作为培养未来社会主人的学校教育要做好学生公共精神的培养,让学生形成遵紀守法的自觉意识和行为习惯,将教育教学过程化为一种对学生自我超越的砥砺,使学生养成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良好品格。这离不开学校教育对学生人性的科学把握,并利用以往教育学发展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来指导教育实践,在情感态度上呵护、激励学生,在教育教学内容上要提供多元宽厚的知识基础,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形成交互敞开式的讨论、分析和研究,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注重自由和个性的尊重、引导和转化,积极孕育学生进取、合作、创新的精神品质,在学习和生活中讲究秩序和公共道德,善于向他人学习,严于律己,不断超越自我。

参考文献:

[1]肖川.学校,用什么来吸引学生[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3.

[2]程平源.中国教育问题调查[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40.

[3]周国平.让教育回归人性[M].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17.

[4]杨斌.什么是真正的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0:46.

[5]罗崇敏.教育的价值[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9.

责任编辑︱张楚然

猜你喜欢
立德学校教育
Stories about labor education家校劳动,立德树人
谈初中化学教育的立德树人
巧化课堂意外 践行立德树人
例谈高中生物学教学中的立德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