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社会参与感”营造的老年社区空间设计研究*以杭州市为例

2019-09-05 06:47
新美术 2019年4期
关键词:参与感养老老年人

童 俐

一 引言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老龄化问题逐渐凸显,养老问题研究日益受到关注。单纯依靠家庭养老导致子女负担过重,专业护理的局限性凸显,老年人活动场地缺乏,失去参与社会活动的可能性;而目前大部分言城区的社区养老,设施建设不完善,服务的低端,社会参与的虚化,使老人缺乏家居认同和亲情滋养。

老人需要社交活动,在交往生活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社会角色的重塑。因此本文以老年人的“精神慰藉”需求为出发点,从社会参与感的视角探讨养老社区的空间建构,其研究目的是通过老年社区空间设计手法的引导,结合老年人户外活动的需求,增加老年人与外界活动的交往,加强社会活动参与的频率,以填补情感空缺,提升生活品质,实现个人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 相关概念解析

1.老年社区

本文所指的老年社区严格来说属于居家养老的一种新型模式,但引入了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内容,改变以往三代同住的家庭养老和机构养老的单一模式,是以通过政府政策、商业化运作、混合规划等方式构建现代社区内“居家养老”,形成新型全龄化社区模式。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独立养老机构,以人居环境的宜老化设计理念,人性化的养老服务管理体系和与子女同居不同住的混合式居住模式,最大限度地实现老年人的养老心理诉求和社会价值。

图1 心理需求与物质环境图示 (作者自绘)

2.社会参与感

老年人的社会参与是一种行为,也是一种心理需求,是自我价值实现的需求,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的五个层次相吻合。将社会参与感的心理诉求植入老年社区空间设计中,针对老年人的交往行为和特征,将情感需求与物质环境有机融合,有助于吸引老年人进一步的参与社交活动,提高交往频率的同时增强交往效果。使老年人在社区生活中得到心理的满足和社会角色的重塑,进而能够保持自言生活的能力提高老年生活质量。(图1)

三 基于社会参与感营造的养老社区空间设计思路

1.近居式规划选址

在老年社区规划选址过程中,充分考虑中国传统养老观点和老人心理诉求,与子女保持近居式分离——“一碗汤距离”的同一社区居住模式。在社区规划设计中,全面覆盖普通住宅、超市、医院、幼儿园等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功能空间,最重要的是增加人性化的老年住宅、先进的医疗护理和养老服务等设施,使之成为社区中的小社区,成为大中型住宅房产规划的标准配置。这种规划建设模式在情感上以老人“老有所依”的心理诉求为出发点,维系与子女彼此之间的情感,实现了老年人与子女“同居不同住”的愿望,满足了老年人的亲情需求;在养老服务上,以“老有所为”为导向,实现“走出去”和“引进来”的社会化服务,增强老年人的社会参与能力。1近两年,杭州市积极探索“老少融合”养老新模式,绿城桃李春风居住小区以智能化服务,邻里互帮的管理,布局紧凑的全龄化混合居住模式受到老年人喜爱;滨江绿康阳光家园让养老社区住进年轻人,让老年人和年轻人的生活轨迹“相交”,年轻人可以用志愿服务抵扣房租入住老年社区,老人们得到陪伴和社会活动,年轻人获得优惠住宿和服务锻炼。

老年人在与年轻人近居式居住模式下,不受社区空间和活动限制,走出老年社区,参与年轻人社区的各项活动,同时也为老人社区引入更多的人流,扩大了老人社区内部老人的交往圈,成为与社会人群沟通的纽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参与社会生活的可能性,通过社交满足了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求。

2.消解型连廊交往空间

建筑空间应该强调结构层次的丰富性,形成有开有合、有张有弛的多种空间组合,从而产生更多的公共空间,增加人群的相会和交往机遇,有助于形成和维持良好的社会关系。

在我们实地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杭州大部分养老建筑空间结构为线型长廊式空间布局形式,例如杭州市第三福利院自理楼,虽然各功能空间明确,公共活动空间、半公共空间和私密性空间完全独立分开,但是这种类似于宾馆酒店式的布局形式不适合长期居住的老年人,商用建筑和住宅建筑使用的对象完全不同。老年人对于公共交往空间的要求尤为重要,走廊是老人走出去的必经之路,若封闭而狭长,老人更愿意留在房间。连廊型布局的空间序列组合形式单一,降低了公共交往活动的可能性,难以让老年人形成居家的归属感和社会的参与感。

图2 杭州市西湖区社会福利院建筑空间图示 (作者自绘)

因此,养老建筑要消解和弱化单纯的连廊式交往空间,统筹考虑老年人的行为特征、心理交往需求,通过建筑空间多种形式的组合和演变,增加老年人交往的可能性,为老人的社会活动的参与提供更为丰富的物质空间环境,使其感受到自身的社会价值,提升老年生活的满意度。2笔者考察的西湖区社区福利中心,其建筑结构组合形态相对较好,主体建筑分隔为几个独立的区域,将不同健康状况的老人进行分区护理,以风雨连廊相连,每个区域的居住单元围绕中心区的公共空间展开,形成组团式空间布局形式(图2),这种平面布局空间丰富而紧凑,各居住单元到达中心共享空间的距离缩短,强调公共活动空间的核心地位。中心区域的公共功能空间,是老人参与社会化活动的主要聚集点,设置书画室、阅览室、棋牌室、康复室、小超市等;公共空间与中心天井形成围合的庭院花园,设置乒乓球台吸引老人参加运动;宽敞的围合式内廊设置多处休息座椅,便于老人休息、聊天和聚会,消解了廊道空间的单调性;作为交通空间风雨连廊,其活跃度高,增加了雨雪天气老人户外活动的可能性;分区设置的多个餐厅既满足了老人近距离就餐的诉求,也增加了老人参与社会活动的便捷性,具有良好的“社会化参与感”营造作用。福利中心设置老年大学、老年再教育培训班,通过引进专业的教育服务,帮助社区内老年人培养晚年的兴趣爱好,定期举办培训班,吸引社区外的新老朋友参与活动,不仅扩大了老人的社交圈,也实现了“老有所为”的心理诉求。

3.家庭化基本居住空间

“家”是人聚居行为的最小生活单元,也是人最密切的情感交流场所。因此,老年人的居住空间不仅要摆脱类似酒店客房和医院病房的冰冷的单一空间结构,将老年人按养护级别分组小型化,形成“小规模生活居住单元”,而且在每个居住单元中采用住宅式居住模式,每套住宅配备三到四个独立卧室,每个卧室居住 1名老年人或1对老年夫妻,设置独立卫生间,在设计装饰上要向住宅设计靠近,趋于生活化,允许老人按照自己喜好配置家具和装饰,增强居家的归属感。同时设置公共的会客厅、餐厅、过道、开放性厨房,形成单元内社会生活空间,延续“家”的生活方式,并增加护理室。这种设计具备从私密——半私密——半公共——公共的过渡层次性,既满足个人隐私和情感归属的需求,又能够创造公共交流情境的居住氛围。(图3、图4)

4.参与性外部公共空间

扬·盖尔[Jan Gehl]对建筑外公共空间提出“柔性边界”的概念,建筑作为载体为中心的柔性边界是即兴的,也是自然的交流活动最直接的地方,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可以保持老年人自身肌体的活动能力,促进身心健康。考虑到便利程度和出行距离,参与性的外部公共空间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级。

第一层级——建筑屋顶阳光房、底层架空层和电梯楼梯休息平台,增设书报架、棋牌桌凳和健身设施,老人们可以在茶余饭后,不用费太多精力就可以在这里读书看报、聊天下棋和活动健身。

图3 组团式居住单元概念图 (作者自绘)

图4 居住单元住宅式空间结构概念图(作者自绘)

第二层级——宅前屋后绿地和公共绿地。结合小区的植物设计、园路的串联和可停留驻足的开敞节点、亭廊设施的布置进行设计,创造宜人尺度的邻里交流空间。3老人们走着健体步道相互交流,既可以方便混合式居住开发模式的老年社区带小孩的老年人,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植物绿化中考虑设置园艺种植区,做好组织安排,利用老年人闲余的劳动力,种植花草,接触自然锻炼了身体,享受劳动的乐趣,也增加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更可以在节庆日里组织亲子活动,用园艺种植区里亲手孕育的劳动成果来对社区进行装扮,增加亲人情感也实现了自我价值。

第三层级——社区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或活动广场。为老年人提供固定的娱乐场所,比如文化礼堂或老年活动中心,可以适当结合社区健身场地定时组织广场舞,活动中心定期组织传统民俗活动、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传播等,在传播文化的同时,丰富了社区的活动,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社会尊重感和价值感的建立也大有裨益,有利于吸引老年人走出来,引导年轻人走进去,使其成为共建共享的理想老年社区。

四 结语

老年社区交往空间的设计,要从步入老年阶段心理和生理的变化出发——身体易老心有余热,在基本生活得到满足之外,更为渴望的还是社会参与感和价值认同,表达情感的机会和交流场所空间的关怀。人口老龄化是一个系统性的社会问题,除了人本关怀之外,更需要多方创造开拓性的探索居住社区的混合规划,富有社会参与感的交往空间和力所能及的社区参与服务,从场地距离拉近心理距离,使老年人发挥余生余热。

猜你喜欢
参与感养老老年人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养生不是养老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新闻报道中的“第一人称笔法”
养老之要在于“安”
浅析信息图表设计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