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德国职业教育的教育质量水平始终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外部质量评价是保障德国职业教育质量水平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对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评价的标准、流程和特点进行研究和分析,进一步了解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为我国职业教育评价的制定和完善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借鉴。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教育质量
作者简介:孙佳,女,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9)09-0068-07
德国的职业教育在德国经济发展与崛起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德国的职业院校也被认为是德国在战后成为经济强国不可或缺的人才培养基地,为德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大量高素质技术型人才,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职业院校高质量的教育。职业教育的发展需要紧跟社会前进的脚步,与社会多领域、多资源紧密互动,所以其教育质量的保障和提高并不仅仅是教育行政部门及职业院校自己的责任,同时也需要职业教育外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1]外部质量评价是德国提升职业院校教育质量不可或缺的一环,其与内部教育质量评价相辅相成、相互借鉴、互为补充,是德国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阶段,我国大力倡导构建现代化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能够适应时代发展的具有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教育质量的高低是保证其顺利施行的重要前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将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要“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将企业纳入教育质量评价,加强校企合作”,并“完善监测评价体系,将教育质量监测评估资源和机构进行整合和重组”。[2]我国当前在开展教育评价工作时仍存在诸多问题,在进行评价时主要是以内部评价及主管部门指令性评价为主,无法全面有效地提升和保障我国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所以,需要深入研究并借鉴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体系,建立和完善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为提升我国职业教育质量提供有力的保障。
一、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概述
德国作为联邦制国家,各州享有教育自主权,16个联邦州的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可以分为外部评价、质量分析与学校审查三种方法。其中,质量分析与学校审查两种方法从本质上来讲基本与外部评价相同,都是强调对职业院校现阶段教育质量状况的考察和分析以及对院校各项指标的现场调查。[3]
职业院校外部质量评价的主体需要对外部质量评价有足够的了解与认识并具备参与其中的必要能力,通常情况下,他們不仅仅是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的参与者,同时又是促进和引导院校发展和进步的主导者。[4]从德国采用的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模式来看,其评价主体包括政府、第三方评价机构和其它评价主体。德国的教育质量保障主体主要是以政府为主导的,但这其中的政府并不是联邦政府,而是各州以及各地方的政府,他们根据联邦政府所出台的法律制定适用于所在州实际情况的职业教育法,并针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为了保障外部评价的客观和公正,各州政府并不直接对职业院校进行评价,而是通过成立专业性的评价机构对职业院校进行评价。除此之外,还包括学校管理层、教师、学生、企业以及质量监督团队等其他评价主体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来保证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顺利进行。[5]
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能够更好地协助和支持各职业院校完成对自身各项工作的考量和评价,有效地认识和发挥自身的优势,明确自己的不足和缺陷,给出具体而客观的建议形成评价报告,并确定需要改善的地方。在这个基础上,职业院校与学校督导之间形成目标协议。综上所述,德国的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并不是简单地控制学校的发展进程,而是要协助院校更清楚地识别自身的优点及劣势,更好地评价自己的工作质量,明晰自身工作的改善需求,并能够给予合理而详实的咨询工具。
二、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标准
德国联邦政府制定了统一的职业教育质量标准框架,其目的是保证德国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同时为各州、地区制定相关教育法中的质量框架时提供标准及依据,而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标准以此为基点来设计,持续关注质量改善及提升的过程。虽然各州都有不同,但基本上都包含绩效质量与过程质量两个层面[6],如表1所示。
绩效质量即通过对学生所取得的学业成就、职业行动能力、培训目标的达成情况、学生综合素质的养成程度以及学生、家长、教师等利益相关体对其成果的满意度等来衡量是否达成了教育目的和培养目的。
过程质量则由以下五个方面组成:(1)学校管理,即对学校领导的领导质量、学校教师教学的专业化程度以及校园文化氛围等进行考察。(2)学习与工作条件主要是对职业院校的学习和工作环境、条件等予以量化从而以文字的方式来进行记录,其中包括学生以及教师等人员的数量及结构构成、资金以及物力资源等。(3)教育与培训过程是对教学过程的评价。不论是什么类型的学校,教学都是其工作的中心内容,职业院校也不例外。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学习质量的好坏。各州文教部长联合会议(KMK)修订了统一的各个职业的具体教学计划框架,使职业院校能够清晰明了地知道各职业所需人才需要具备的能力及培养方向和目标。教育与培训过程包括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课堂氛围等的考查,其中考察的重点是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4)质量开发主要是对院校自身的质量提升措施的衡量,如学校目标的选择、发展战略的制定、促进学校质量的活动策划以及学校对自身监测与评价的的设计等。(5)合作主要是对院校教师、学生、家长以及院校利益相关体等的互动、交流以及信任和合作的紧密程度的评价。
三、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具体施行过程
德国各个联邦州的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施行过程除了开展时间略有不同以外,具体流程及内容大致相同。如表2所示:在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正式开展之前,由学校督导组织召开外部质量评价筹备会议。会议为期八周,参会人员包括学生代表、家长代表、院校领导、教师、院校行政人员以及培训企业代表等。督导人员向参会人员讲解被评职业院校的详细信息,将评价团队、评价的标准、理念以及流程介绍给参会代表,并将外部质量评价的具体时间确定下来。与此同时,在五周之内对教师、学生、家长及培训企业等进行线上线下问卷调查,收集被评职业院校的相关数据,如院校教育目标、教育理念、学生成绩数据、学校与外部合作情况以及院校各项基础数据等。评价团队对所收集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为后续工作做准备。评价团队与职业院校领导以及控制小组在两周之内共同完成对评价计划的设计,其中包含对流程的设计、所听的课程以及对各科课程听课的课时分配等。对学校的现场巡查为期是三天,需要巡查的内容包括观察课堂教学情况、对院校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等进行访谈以及对院校内外教育环境的考察等。完成学校现场巡查后,评价团队需要在一周之内对所评价院校的情况形成初步的评价报告,并在之后的3周时间,评价团队通过与教师、学生、家长、学校领导、行政人员以及合作企业代表等进行多次的商讨,提出对评价报告的进一步修改意见;评价团队在总结有参考性的修改意见后对初步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并形成最终的评价报告。学校督导与职业院校领导共同商讨院校之后的发展方向、教育目标与具体执行细节,并制定目标和行动协议。
四、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特点
(一)导向性的评价目标
评价活动开展的目的,从本质上来看都是为了促进学校工作的持续改进与发展,外部质量评价当然也不例外。德国的职业教育外部评价的目标是帮助职業院校深入了解自身的优点,改善自己的不足,使其更加客观、准确地评价自己的工作效率及成果,同时,针对需要改进的问题给出详尽的评价报告,给出具体的建议。在评价报告的基础上,职业院校领导与督导针对院校实际情况制定目标协议。开展评价的目的并不是简单地给职业院校定档定性,也不是对其现状的评价,更不是为其未来发展给予固定的方向,而是综合对职业院校当前的情况、条件、资源(包括人、财、物、环境)等的分析,通过对院校工作的所有影响因素进行评价而提出能够给予院校帮助的建议。这种非结果导向而是过程导向的评价方式大大增加了院校接受度以及参与外部质量评价的积极性。评价的用途仅限于自身的发展,秉持着尊重、帮助、公正、支持的态度,由学校督导人员带领职业院校利益相关体代表及教育专业人员从客观的角度评价学校,让学校以更轻松的状态接受评价获取帮助。
(二)专业性的评价主体
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主体需要通过资质的考核以及专业的培训才能参与到评价当中来,并且每相隔五年,评价团队的专家就需要进行调换。一般来说,评价团队由2~5人组成,虽然人数较少,但所选取的代表具有全面性,包括企业代表、教师以及院校管理者等。评价团队的代表需要理解和熟悉质量管理和监测系统以及教育评价的方法,具有丰富的管理、教育、咨询经验,能够针对学校的现状给出有参考性的建议,对学校政策和管理所存在的问题具有敏锐的观察力。除此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涉外能力,能与团队成员进行良好的沟通、合作等。评价团队的成员还需要具有终身学习的能力,不断地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质量评价机构也会定期提供培训,提升评价人员的综合素质,并每年召开年度会议,增进评价人员之间的交流。州教育主管部门对评价机构是否具备资格进行监管和评价,对评价团队的具体评价实施过程不予以干涉。评价团队的人员大多都具备丰富的经验,了解职业院校的具体运行模式或是具有多年的教学经验,并且会经过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更加有利于胜任和完成外部质量评价工作。[7]
(三)全面性的评价标准
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不但关注教育教学所产生的结果,同时也关注实施过程;不仅仅注重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物质环境与因素,同时也注重对院校软文化的评价。德国职业教育十分注重教师教育教学的手段与方法,以及院校所开设课程的合理性,所以在进行评价活动时,评价团队会进入课堂,对教学过程、教学设计、教育理念、课堂环境和教学氛围等进行观察和评价,深入了解不同课程的教学方法及课程设置是否科学合理。同时,外部质量评价中包含对工作绩效的评价,即根据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以及利益相关体的满意程度作为衡量职业院校的工作是否达到指标。评价工作关注教师和学生学习工作的环境以及职业院校硬件设施的配备,同时也重视包括院校领导的综合素质和领导能力、战略能力以及院校文化及氛围等软环境的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各联邦州具有文化教育自主权,在联邦政府制定的质量标准框架指导下,可以根据地区特色及实际情况来调整外部质量评价标准,来满足自身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四)科学性的评价方法
德国外部质量评价为了保证其结果的公正客观具有参考性,根据考察群体的不同特性运用问卷调查法、现场巡查、访谈法、观察法、数据分析法和资料分析等方法来收集信息。在进行访谈或课堂观察时,需要两名以上评价专家同时参与,并进行评价和分析,以加强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全面性。考虑到所调查对象的多样性,将问卷根据评价对象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其中包括学生、家长、教师、企业等,并提供多语种问卷以满足文化多样性的需求。
(五)公开化的评价过程
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流程都会公开,使所有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利益体能明晰外部质量评价的标准、环节、内容以及调查方法等。在完成职业院校的评价后,质量评价机构会形成最后的评价结果并进行公示,所有关心职业教育发展或是对职业院校现状感兴趣的民众、企业、组织等都可以通过网络或其他渠道查找到某个职业院校的最终评价报告。
(六)指导性的评价报告
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报告除了会提供评价结果以外,还会为所评价院校提供详尽的依据和佐证材料。评价团队会对每一项评价内容进行分析,如院校所具备的优势、目前所取得的成就、需要改进的地方、后续工作的建议等。评价报告中会将如何收集数据、所采用的方法、工具、理论等进行详细记录,以及由评价团队中的哪位成员、以什么样的思路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等,也会在最终评价报告中有所体现。评价团队会将最终评价报告呈交给职业教育外部评价机构,机构会对整个州的报告进行整合、统计与分析,来衡量州职业教育的发展情况。外部质量评价报告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使职业院校能够持续发展,提高职业院校的办学质量,为被评院校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使职业院校在之后的发展规划中具有科学、客观的依据。
五、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
我国对职业教育的重视逐年上升,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加强对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的建设和完善”。[8]同时,将教育质量的提升作为开展工作的重点,那么完善和形成专业化、制度化的质量评价体系就势在必行。目前,我国职业教育质量评价还有很多问题亟待去解决,为了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职业教育外部评价制度,在考虑我国人才培养实际需求的基础上,要主动吸取国外职业教育外部评价建立的成功经验。
(一)加强评价目标的导向性
我国职业教育评价主要属于鉴定性评价,其评定结果影响职业院校的后续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提出:“督导评估的结果作为对被督导院校受到表扬和追究责任的重要依据”。基于此,参加评价的职业院校为了能在评价中顺利通过取得并良好的评价结果,耗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来准备评价,使被评院校对外部质量评价产生疲于应对的抵触心理,不仅不利于职业院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还导致参与评价的院校不敢将自身的问题和困难如实地反应出来。由此得出的评价报告缺乏真实性,导致外部质量评价流于形式,促进职业院校持续发展、促进院校教育质量提升的目标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价值与效用。
我国需要明确质量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促使自身更好地发展,清楚地让职业院校认识到自己是参与评价的主体,正如第四代评价理论所强调的一样,发挥好职业院校的主体作用,尊重利益相关方的需求。外部质量评价是职业院校与相关评价部门共同携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职业院校要做到不仅仅是形式上的参与,要摆正自己在参与评价中的位置,明确质量评价的意义,不要把评价视为包袱,而是视为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要承担好自身的责任,保障教育教学质量,做好内部自检自查,努力提升院校质量水平,重视评价报告对自身的导向作用。与此同时,评价报告除了要真实反映参评院校的真实现状,更要明确地提出对职业院校有所帮助的具体建议,帮助职业院校实现“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保障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质量水平。
(二)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猛,职业学校数量大幅度增加,职业教育已占据我国高中及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9]政府很难直接参与到全国所有职业院校的质量评价和监测任务当中去,所以我们需要向德国学习,将政府的权力下放,政府从参与评价的任务中隐退出来,从控制变为监督,通过对教育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改来对职业院校进行宏观评价。政府简政放权,多给予第三方评价机构和地方督导部门自主权与调控权,使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的推广具有更加自由、宽泛的空间。这种自主、独立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对于增强外部质量评价的客观性、公正性具有更大的优势,而我国目前仍旧缺少这种专门的职业教育评价机构。政府还可以出台相应的职业教育法律政策,从宏观上调控职业教育利益相关体之间的合作关系,使各种教育力量能够有机地整合在一起。设立权威、独立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估机构,优化政策制度环境,能保证评估机构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工作,充分发挥外部质量评价机构的评价职能。除了评价机构的专家外,同时要鼓励多元化的主体参与到评价中来,其中包括学校领导、教育行政部门、教师、学生、家长以及企业等与职业教育利益相关的组织和个人,要扩大他们在外部质量评价中的影响力。总而言之,多元化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主体的组建,有利于对职业院校进行多角度、多層次的评价与指导,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绿色可持续性发展与进步。
(三)建立全面的评价标准体系
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标准具有全面性的特点,注重过程与结果、软环境和硬环境的相互结合。只有具有合理、科学的外部质量评价标准,才能够保证外部质量评价工作发挥其最大的效用。我国的职业教育评价注重对教育成果的考察,相较之下,对教学过程及课程开发的关注度较低。要真正提高职业教育质量,需要建立全面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价标准,不仅注重职业院校的数量和规模、学生的学习成就以及与职业教育相关的各利益相关体,还需关注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教学方法。引导职业院校通过对微观层面的建设,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实现职业教育质量的跃进。另外,职业教育的质量提升还需要国家引导各地区、各院校重视对职业教育“软”“硬”实力的兼顾。我国对“软”实力的经营还不够重视,需要在职业教育相关法规以及评价标准上体现出对软环境的重视,引导软环境内在的巨大潜能影响硬环境的质量提升,使我国职业院校的发展具有生命力和原动力。
(四)规范评价过程的组织和实施
首先,我国要树立先进的评价理念,强调质量评价是为了促进职业教育质量的提升,是相关利益体协商共建的过程,鼓励相关利益体参与到评价中来。其次,在质量评价过程中,考虑到学生、家长、企业以及其他职业教育利益相关体对评价具有知情权,我国应给予相应的重视,将评价过程及结果通过网络平台或其他方式进行公示,接受各相关方的监督,保障评价过程及结果的公开性、透明性,进而使各利益相关方参与到评价中来,获取各方建议,为教育部门推行政策提供有效的参考。最后,我国需要打破质量评价方法、对象的局限性,采用多种方法、多方调查的形式,综合评价职业教育质量情况。如评价方法可以发挥数据时代的优势,针对职业教育相关的各方主体进行有针对性的问卷设计,深入调查各方对职业教育的期望、现状的直观感受以及不同立场人员的看法,通过科学的分析得出对职业教育质量促进有前瞻性的建议。
(五)发挥评价结果的指导作用
我国对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报告多注重对结论和建议的總结,忽视了评价结果在教育实践中的指导作用。[10]我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报告应该注重对评价过程的描述,对于得出结论所采用的负责人、方法、分析思路、借鉴理念、数据整合过程都要有详实的记录,保证评价报告的真实可靠,所有过程工作要有两人以上同时进行,避免个人主观思想对结果的影响。充分挖掘评价报告的价值与意义,变监督为协商合作式评价,提出有针对性、具体可施行的改进办法,使职业教育院校切身体会到参评所得到的帮助和好处,化“被评”为主动参与评价,将质量评价的激励属性挖掘出来。同时,教育行政部门要利用好最终评价报告,将各地区评价报告输入职业教育的数据库并深入地进行整合、研究、分析,切实了解各地区职业发展的现状和问题,为国家宏观调控职业教育发展方向及制定相关政策、法规提供实证支持。
参考文献:
[1] 匡瑛.从国际比较的角度看职业教育外部质量保障制度与政策体系[J].职教通讯,2013(19):26-30.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6-01-07].http://www.gov.cn/jrzg/2010-07/29/content_l667143.html.
[3] 王玄培,王梅,王英利.德国职业教育外部质量评价及其对我国职教评价体系的启示[J].教育与职业,2013(32):22-24.
[4] 蒋莹莹,丁懿楠.学校外部评价的理性审视[J].继续教育研究,2008(7):162-163.
[5] 李文静,周志刚.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评价模式调查报告——以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校为例[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4(2):88-91.
[6] 王英利. 德国职业学校外部质量评价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14.
[7] 李文静,周志刚.德国职业学校质量可持续发展OES模式研究——以巴登—符腾堡州职业学校为例[J].外国教育研究,2014,41(1):30-36.
[8]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8-09-06].http://cpc.people.com.cn/nl/2017/1028/c64094-29613660.html
[9] 袁贵仁.职业教育:撑起“半壁江山”[EB/OL].(2012-10-18)[2014 -11-24].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2/1018/c1026-19299778.html.
[10] 卢立涛.走向对话:促进学校内外部评价的互动与合作[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4):28-33.
[责任编辑 曹 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