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思与行

2019-09-04 06:26林凡红
知识窗·教师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班级文化农村小学个性化

林凡红

摘要:农村小学是义务教育的薄弱群体,其班级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以农村小学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创建富有个性化特色的农村小学班级文化的策略,以期通过创造更优良的班级文化,丰富校园班级文化内涵,激发学生的潜能,促使区域内教育均衡化发展。

关键词:农村小学   个性化   班级文化

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个性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农村小学作为基础教育的弱势群体,班级文化建设存在诸多问题。如班级文化意识淡漠,班级环境千人一面;班级文化缺乏民主,班级制度如出一辙;班级文化形式化,班级活动简单划一;班级文化思想缺失,班级精神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等。

作为一名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才能创建丰富多彩且富有个性的班级文化,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最大限度地实现乡村教育均衡优质的发展呢?笔者结合多年的思考与实践,总结了以下几点经验:

一、更新思想,树立个性化的班级文化育人理念

第一,班级文化是一种个性文化,它是建立在学校文化的基础上,是班级全体成员长期思想的精髓和风格的积淀,也是班级全体师生共同创造劳动财富的结晶,它代表着班级自身的形象,体现了班级的生命价值追求。

第二,班级文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系统工程,随着学生、班级的成长而不断变化,所以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班主任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成为组织者、实施者,变统一要求为因势利导,因材施教。

第三,班级文化建设要变整体划一为独具特色,突出个性,由学生个体组成的班级自然具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特色。

二、选准角度,确立个性化班级文化发展目标

学校应明确办学目标,引导全体教师转变思想与观念,促进班主任个性化发展,最终落实班级文化建设。班主任通过对学生进行综合调查、研究、分析、测试、考核、诊断,再根据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审时度势,与家长、学生共同量身制定班级发展目标,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秀出班级才艺,秀出班级个性与特色。

班主任要依据学校的办学特色,确立班级文化的个性特色。学校文化是班级文化的出发点和着眼点,班级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支撑点和重要归宿,两者是主体与部分的依存关系,所以班级文化的发展目标必须从学校的发展特色出发,再结合自身的实际特点,确立相应的班级发展目标,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学校办学目标和特色和谐发展。如学校以田园文化为办学特色,那么班主任可以围绕田园文化精神,确立麦禾班、茉莉班、小何班、葵花班等班名、班训和班歌;如学校以红色传承为办学特色,那么班主任就可以红色教育为主题,命名长征班、红旗班、八一班等。此外,班主任还可以根据班级学生特点、师生兴趣、爱好、特长和当地传统文化特点,确立班级文化个性发展目标。

三、多种策略,拓宽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路径

1.建设富有个性化的班级物质文化

从古时“孟母三迁”到“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再到马克思的“环境造人”,无不证明了环境的重要性。因此,在布置班级环境时,班主任要突出班级学生的个性,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为学生创造机会,搭建平台,提供空间,让每面墙壁都会说话,让每位学生都有自我展示的机会,这对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

班主任可以从班级名称、教室布置、绿植装点、图书摆放等方面努力为学生提供最佳的生活和学习环境,促进学生个性潜能发展。如在布置低年级教室时,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天性、志趣、爱好和自身需要的发展,构建童趣世界;在设置班级名称上,班主任要凸显童趣,命名小蚂蚁班级、小蜜蜂班级、茉莉花班级、小荷班,或者足球班、篮球班,或者未来班、彩虹班、雏鹰班等。富有儿童化的語言及简单、易记的班级名称,能充分展示班级的个性特色。

另外,班主任还可以设立富有个性化的班级文化展板,然后把它们放在黑板左右两侧或者教室两侧的墙壁上。展板内容可在教师指导下设置,由学生结合爱好,自由选择中队风采、班级之星、创新平台、古诗诵读、书海漫步、阅读之星、快乐园地、爱的约定等。

2.建设个性化制度文化

班主任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特长和特点,设置不同职位,委以不同责任,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如“我是班级小主人”“班级财产管理小能手”“班级是我家,净化靠大家”等。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还可以大胆推行班级民主化管理,建立班级岗位责任制和岗位轮换制度,让学生能为班级管理尽力,构建和谐的班级关系,确立大家共同信守的班规和公约。

在这种班级管理理念指导下,学生们自主修订班规、制定班训、命名班名、制作班牌、编写班歌、组织活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班貌。

3.建设个性化的行为文化

活动是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班主任可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爱好,开展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班本课程和活动课程,从而满足不同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要。

如在学校开展德育活动时,班主任可以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充分调动家长资源,形成家校互动,然后开展一系列活动,由学生自行选择主题,制定方案,组织班队活动。从活动中,一方面,学生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习惯与性格得以形成和完善;另一方面,班主任展现了个人才华魅力,师生同欢共乐,得到了情感交流。这样的班级文化呈现了以活动凝聚人,以活动锻炼人,以活动陶冶人,让班级真正成为学生成长的精神家园。

4.建设个性化的精神文化

有的农村小学班级文化缺失,班级没有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缺少共同的价值追求。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是班级文化的灵性和活力所在,良好的班风必须要有正确的精神文化支撑,缺少精神文化的班级没有向心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这就要求班主任首先根据学生的心理、年龄特点和目标,确立班级奋斗目标,依据目标制定本班的班徽、班训、班风、班歌或班诗。其次,班主任要开展特色活动,培养学生的班级凝聚力。如班主任可以通过拔河比赛、运动会等团队比赛,让学生在参与活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体验合作的快乐及重要性,培养班级集体的意识和凝聚力、向心力,以及为班级集体努力奋斗,积极向上的精神。最后,班主任可以开展班内岗位竞争,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四、多元评价,构建个性化班级文化激励机制

不同的班级的班级文化各有优点和缺点,学生的个性也各有特色、差异,如果班主任从尊重学生个性的角度出发,力求站在不同的角度欣赏每个班级的文化,就如同用多把尺子衡量和评价个性迥异的学生,自然就能培养出一批批好学生。为此,班主任必须通过建立多样化的评价,以及自评、互评、全班评等多重评价体系,及时反映學生个人和班级集体面貌的变化状态,使学生感受到自己和班级的成长与进步。这种“多元化”的评价方式,有助于班主任对班风和班级行为做出理性反思,提出新的奋斗目标,促进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

五、家校沟通,增强家长对个性化班级文化的认同

首先,班主任要提升家长对班级文化的认识,向家长介绍班级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班级文化不仅包括班级活动,还包括班级物质、制度、精神等。同时,班主任要让家长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主体和方法,由班主任和学生通力合作完成,班主任引导学生参与班级文化建设,充分调动学生完成学习的积极性。另外,班主任要让家长明确班级文化对孩子个性发展的影响,接受学校教育,既要获得知识增长,又要发展其他方面的能力。如学生独特的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等个性发展,对他们今后继续学业和就业具有重要作用。

其次,班主任要加强家校联系与沟通,发挥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作用。学校可以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表现和学习情况,家长也可以在平台上向教师反映学生的表现;学校也可以建立班级交流群,及时了解班级文化建设的动态进度;学校还可以邀请家长参与班级文化建设,让家长感受班级文化的影响。

教室是学生生活和学习的主要场所,学生在教室里时刻接受班级文化的熏陶和影响。班级文化作为一门隐性课程,育人于无形,蕴含着巨大的教育力量。基于班级文化对小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应引起学校、教师及家长的重视和关注,班级文化建设不仅要注重对班集体共同育人价值的导向作用,还要挖掘它潜在的个性化育人功能。

参考文献:

[1]施建平.小学个性化班级文化建设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网,2015,(21).

[2]王艺澍.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的策略[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0,(95).

[3]张小岚.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探微[J].东方青年·教师,2011,(5).

[4]英昌宁.农村小学班级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D].徐州:江苏师范大学,2017.

[5]徐丽.基于小学生个性发展的班级文化建设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7.

(作者单位:山东省日照市岚山区碑廓二朱曹小学)

猜你喜欢
班级文化农村小学个性化
为小学英语个性化合作学习单做加法
建设班级文化,增效班级管理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农村学校构建书香校园的有效策略探研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当前农村学校实施“新教育实验”的研究
独立学院班级文化建设探索与实践
同桌宝贝
校本课程开发的个性化问题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