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大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的对策研究

2019-09-03 08:14黄亮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辅修对策

黄亮

摘 要: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大学生第二专业的辅修决策是目前完全学分制研究中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话题,本文在讨论高校大学生在完全学分制下辅修第二专业的便利性和这些学生的辅修第二专业决策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全学分制下改善大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决策的对策,希望对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大学生加深认识和积极参与第二专业的辅修起推动作用。

关键词:完全学分制;辅修;对策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我国高校中越来越普遍实施的完全学分制因个体的教学计划灵活多样,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大和选课范围广而能够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故被认为有助于推动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是完全学分制为高校大学生辅修第二专业提供了更大的选择权。然而我国高校大学生在辅修第二专业的抉择中仍存在一些重要问题,探索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案对促进我国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优化将提供有益思路。

1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大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的有利条件

1.1 主辅修制的个性化导向和有机融合

一方面,完全学分制下的主辅修制,以尊重学生差异化发展,努力为学生提供个性化服务为目标,对于学生寻求复合型技能专长发展提供了机遇。另一方面,这种主辅修制兼顾了学生对不同专业发展兴趣的多样化知识需求,通过统一整体设计将主辅修专业学分纳入同一培养体系,使学生能够学到多个专业的系统知识。在完全学分制下,辅修专业与主修专业的课程融合在正常教学过程中,只要选修这门课程的学生,不管是主修还是辅修都是在一个课堂上课的,这样有利于辅修课程学生与主修课程学生有更多交流互动的机会,这样有利于辅修学生更容易融入到辅修专业学习中。

1.2 降低了輔修专业的准入门槛

完全学分制下的主辅修制鼓励学生增进多学科知识和发展多项专长与技能,因而一般都会降低辅修专业的申请资格限制,例如绩点要求相对较低,而且开放的辅修专业范围也相对较大,这可让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兴趣在辅修专业选择上有更大的余地。通常,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学校均要求各院系需提供一定的辅修学位,并要求各专业应尽量涵盖在辅修专业范围内,学生只要有意愿并满足少量的要求便都可以去选读,而且各专业招生的总人数一般都能满足有辅修意愿学生的需求,这无疑对培养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而言是一项重要的学业发展福利。

1.3 学业导师提供辅修策略的专业指导

学生在完全学分制下进行辅修专业的决策离不开学业导师的有效指导。学业导师不仅熟悉主修专业的培养方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合理选课和科学学习,可以协助学生顺利完成主修专业的学业要求;他们还了解其他专业的辅修培养方案,能够指导学生进行辅修抉择和课程选择,使得学生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兴趣进行辅修学习,并在辅修过程中提供各种专业问题的指导,例如如何融入辅修专业的学习、如何兼顾主辅修专业的学习等,这样可以有效缓解学生的辅修学业压力和提升学生的辅修学业效能,从而可推进学生的复合型人才塑造。

2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大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决策的现实困境

2.1 对辅修第二专业的机会不够重视

虽然完全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学习发展空间和课程学习弹性,但学生对于辅修第二专业存在不够重视的问题:第一,对辅修第二专业不感兴趣。一些学生上大学后放松了对学习的要求,他们对主修专业的课程已感到有压力,他们对于增加学习负担的事情都尽量规避,因而不会关心辅修的相关事情。第二,对辅修第二专业的了解不足,一些学生虽对辅修其他专业有一定的兴趣,但他们没有仔细了解这些专业的培养方案和发展前景,也甚少向学业导师咨询,故他们常因对第二专业认识不足而放弃报读,从而错失了实现学业成就提升的机会。

2.2 对辅修第二专业的决策畏首畏尾

一些学生对于辅修第二专业有相当的兴趣,而且也从多种渠道了解了自己心仪第二专业的相关细节,但他们仍存在畏首畏尾的问题:第一,对辅修第二专业的付出感到担忧。一些学生对辅修第二专业的新知有所期待,但却对修读过程的时间和精力付出感到困惑,尤其是他们在考虑到大部分同学有更多闲暇,而自己往往需要在第二专业课程上孤身奋战时,不免意志不够坚定而对辅修有所动摇。第二,对辅修第二专业的含金量存在疑虑。一些学生对辅修第二专业对提升自身素质抱有积极的看法,他们也乐意在辅修第二专业时付出与主修专业同样多的努力,但对获得相应的学位证书后能否在就业竞争中占有优势则有所担忧,从而导致他们有时会放弃辅修。第三,对辅修和主修课程之间可能存在的冲突感到束手无策。由于学校针对辅修不单独开设课程,需与主修专业学生同时在同一课堂一起修读,而学生在兼顾主修和辅修时可能会出现课程开设时间重叠的问题,一些学生对此困境不懂得取舍和变通,容易导致其产生放弃报读的念头。第四,担心无法被第二专业录取。虽然辅修的第二专业范围覆盖面较广,但往往存在冷热不均的情况,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的金融类、会计类等专业往往比较热门,会吸引不少学生争相报读,而由于各专业往往是按第一专业招生人数的一定比例作为第二专业的招生人数,故这常常会出现供不应求的情况,一些学生担心无法被热门专业录取而很可能废弃报读。

3 完全学分制下改善高校大学生辅修第二专业决策的对策建议

3.1 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促进其观念转变

完全学分制在为学生学习发展提供“四自主”教育模式的同时,也对学生传统学习发展的思想和观念产生了重大的冲击,故应重视对学生从被动学习发展向主动学习发展的思想和观念转换工作开展,推动学生学习发展的主人翁意识和精神的形成和加强。具体而言,对于从事学生工作的相关老师,首先,应向学生灌输复合型人才培养与完全学分制实施的契合性,让学生充分理解辅修第二专业在完全学分制下是被鼓励和支持的;其次,应向学生提供加深对辅修第二专业认识和理解的多种渠道,让学生容易掌握辅修第二专业的作用和价值;再次,应培育学生主动思考个人需求和社会发展的结合点,让学生理清学习主辅修专业的关系和目标;最后,应塑造学生迎难而上、超越自我的个性品质,让学生能自我调节地克服因辅修第二专业所需面对的各种困难带来的担忧和退缩。

3.2 加强对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的宣传教育和放宽制度限制

实施完全学分制的学校应加大对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的一般性知识教育,以增进学生对辅修第二专业的流程、门槛、作用和前景等的认识。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学校相关单位可考虑举办以下活动或进行制度倾斜:一是教务处牵头举办全校性讲座向学生阐明辅修第二专业的流程、门槛和作用,并邀请辅修第二专业获得良好职业发展前景的校友介绍成功经验和报读技巧。二是各学院在辅修第二专业通知前后组织专题讲座,介绍本学院开设辅修第二专业的详细情况,并提供辅修第二专业往年的报读与录取情况,也可邀请本学院优秀的在读辅修第二专业学生和辅修第二专业获得良好职业发展前景的校友介绍成功经验和报读技巧。三是学生工作部长期跟踪辅修第二专业学生的就业信息和职业进程,并邀请专业人士做案例研究和统计分析,定期向在校学生公布研究结果并作相应的解释说明,为有兴趣辅修第二专业的学生提供决策参考。四是允许学生进行辅修第二专业的阶梯式志愿填报,增加学生被心仪专业录取的可能性,使学生看到自己有把握住增进多学科知识的机会,从而抛弃不进行辅修第二专业的念头。

3.3 加强学业导师对学生辅修第二专业的决策辅导

学业导师在完全学分制下对学生学业发展的促进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这在指导学生辅修第二专业上也是不可推卸的。一方面,学业导师应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特长、知识结构、心理特质和发展志向,协助学生进行辅修第二专业的决策。具体而言,在充分了解学生的现实和理想基础上,耐心引导学生更深刻地认识自我,鼓励学生对辅修第二专业形成积极的态度,促进学生形成长远的发展目光,疏导学生辅修第二專业的心理压力,减少学生选第二专业及今后学习的盲目性, 从而促进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育。另一方面,学业导师应加强对各辅修专业培养方案的了解和认识,例如对培养定位、核心课程、就业前景等都应做到了如执掌。针对学生的个人能力和辅修需求,帮助学生迅速了解辅修专业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引导学生厘清期望辅修的第二专业与主修专业的内在联系,促进学生将主辅修专业有机地结合和自然地衔接起来,鼓励学生以复合型人才塑造为发展导向,培育学生在主辅修专业的学习上能够实现相得益彰,努力实现学生1+1>2的良好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边士洪. 完善辅修、双学位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思考[J]. 教育探索,2010,(2): 95-96.

[2]朱科蓉. 完全学分制背景下全面实施主辅修制的探索与实践[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8):13-15.

猜你喜欢
完全学分制辅修对策
辅修:不一定是最优解,但何妨一试
诊错因 知对策
高校辅修专业教学现状与思考
——以天津理工大学英语辅修专业为例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风建设新策略探究
完全学分制下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质量的研究与分析
完全学分制下高校学生体育协会发展的思考
完全学分制下选课管理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