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9-09-03 08:14许发明
锋绘 2019年6期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

许发明

摘 要:当今社会现在处于一个信息化迅速发展的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以培养学生信息素和对计算机操作能力为主的基础性的学科课程,在初中阶段已经成为了相对独立的学科。在新课程改革不断进步和深入的情况下,初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广大教师必须做好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从新的角度出发,研究出适合当代学生的一套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案。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学习兴趣;教学方法

现在,各行各业对信息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浓,人们现在的生活和学习都离不开互联网和计算机操作,在这样的背景下,信息技术逐渐的走进了学校的课堂之中,成为了独立的一门学科,而且还是必修课程,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操作性与实践性要求比较强的课程,通过学习信息技术,学生不仅能够掌握相关信息技术的基础性知识之外,主要还是能够学会信息技术的操作,这对未来在社会上的发展有非常大的帮助。学生学会了如何通过计算机获取和处理一些相应的知识。更有助于拓展学生的视野,通过网上或者计算机的学习能够知道外面的世界,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所以,要重视初中的信息技术的培养与教学。然而,在实际中的信息技术的教学中, 还是存在着教师讲,学生听的灌输模式下进行学习,初中的这种低效率的教学情况还是比较的严重。阻碍了学生信息技术能力的发展。鉴于此,有必要对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进行改革,让初中信息技术课堂重新焕发出强大的生命活力。

1 更新对信息技术教学的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地位高于学生,完全的控制课堂,虽然在表面上是没有错误的,但是实际上是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的教育主体是学生,学生的反馈或者学生的建议问题,对教师的课堂教学非常的重要,我们教师是服务于学生,所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进行实践性的教学。如果在传统的教学情况下,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和时间,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和交流,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好。在新课改改革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死板的教学理念,打破传统的认死理教学模式,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应该从自身的转变角色,与学生建立一个相对和谐的师生关系。

2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新课程改革提倡愉快式教学,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方式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去,初中信息技術的内容更新快、实践操作性强,非常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但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学生的兴趣仅仅围绕在玩电脑这方面,并未对信息技术知识产生深层次兴趣。那么该如何的挖掘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兴趣银子,激发学生的兴趣呢?

2.1 巧妙的导入,激发兴趣

导入是一节课的重要环节,其是否的成功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生动、新颖的导入能引起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唤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相反,平淡的开场白根本不可能吸引学生的注意,更别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了。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符合学生身心特点的导入方式,如悬念导入法、情境导入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2.2 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强烈的好胜心是学生一大特点,老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进行组织竞争性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好胜心的同时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动力,如指法输入比赛、绘图比赛等,激发学生的好胜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在你追我赶的过程中更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

2.3 合理安排游戏,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的一些基本技能的操作需要通过反复的练习才能掌握,为了避免机械化重复性的操作带来的枯燥感觉, 老师可以在此基础上结合一些游戏来进行练习,根据教学内容,利用电脑上自带的游戏软件进行练习,例如金山打字上的游戏或者扫雷等游戏形式,来利用这些来教学练习,让学生能够在愉快的环境下轻松地掌握教学的任务。

3 围绕新课程改革,合理选择教学方法

传统的信息教学中,教师大部分采用的灌输式的教学模式,教师通过现有的练习手册,直接性的教给学生,为了应试、单一的为了成绩,这是教师处于对自己的成就感,但是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感受,教师为主,学生为辅,在这样的模式下,学生缺乏主动发展的空间,他们的积极性不高,主体作用无从发挥,根本不可能很好地掌握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鉴于此,教师要围绕新课程改革,根据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精神,合理选择教学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3.1 精讲多练

信息技术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课程,学生只有在实践中的操作才能熟能生巧,灵活的运用知识,因此教师应该通过演练,给学生留给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练习,教师及时的指导。

3.2 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组织下主动、有目的的获取学习材料,通过不同途径、方法完成活动“任务”,从而使自己的各方面都获得一定发展。留给学生一定的独立思考、探索和自我开拓的空间与时间,从而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实践的过程中知识、思维、技能和情感都得到一定的锻炼和熏陶。

参考文献

[1]马静.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初探[J].学周刊,2014,(21).

[2]蒋昌才.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思路[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9,(08).

[3]王春济.浅谈新课标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J].新课程(中学),2010,(03).

猜你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理念新课程改革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微课”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
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探讨
浅析新课改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创新当前中学体育创新教育模式
新课改下高中英语课外阅读活动组织研究
新课标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