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建德
摘 要文言文镌刻着中国历史文化的进程,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在教材安排体例和考试风向标的影响下,高中文言文教学一直以来存在着教师以译代讲、考试以量代测、学生以背代学的三大误区。要改变这种现象,须以语法为基,培养自学习惯;诵读为本,涵泳品味意趣;试题渗透,扩大选文来源,真正让文言文教学活起来。
关键词 文言文 教学 误区 策略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应“指导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提升民族审美情趣,积聚文言阅读体验,加强学生对于民族文化的自信、自豪感,并对传统文化能有自身独到且深入的见解,从而更好地继承与弘扬民族传统文化”[1]。因此,通过文言阅读、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并加以继承和发展是教师文言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
然而现实情况却不容乐观,老师非常重视文言文教学,而学生却对文言文学习望而却步。究其原因,不是因为学生对传统文化不喜爱,对民族精神不赞同,而是与当前教师的教学方法和试题指向失当有很大关系。
一、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的误区
1.教师以译代讲,轻视人文浸染
众所周知,由于古今语法的差异,学习文言文必须首先完成浅层阅读,即扫清字词障碍。梳理课文内容涉及到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固定搭配、语法和文化常识,这些不是仅靠一本《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就能解决问题的。在总共19分的文言试题中,文言文翻译两小题共10分,占比一半以上。在看似庞杂的任务面前,文言文课堂就成了教师讲解字词、分析语法和训练试题的重要场地,教师围着考试转,考试围着翻译转。这样,教师上课时重字词解释的准确与句子翻译的精当,师生缺少互动,即使有互动,也脱不开一问一答的窠臼;一旦离开课堂,文言便没有任何用处,更不必说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陶冶其热爱传统文化的情操。教师以翻译代替文本深度分析,轻视人文内涵的熏陶浸染,导致自身教学手段逐渐走向僵化,学生创造思维乏力,古文学素养缺乏。
2.考试以量代测,试题设置单一
导致学生死记硬背不求甚解固然有教师的教学方法死板,还因为在学生阶段,学习行为都带有强烈的功利性。近年高考全国卷语文试题的文言文题目相对固定,三个单选,两句翻译。其中单选题为断句、文化常识和文本概括理解题。从某种程度上讲,断句题其实是翻译的变式,只要会翻译,选择错误的概率非常小;文本概括理解通常是对文本中主角形象行为的归纳,只要读懂大意,也不会轻易出错;翻译题更是实词、虚词和句式的直接再现;唯一和《课程标准》中“培养民族审美趣味,提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领悟与感受”联系紧密的是文化常识题,而文化常识题的备考过程却如大海探针,如果平常做不到博观约取,只能在用尽排除法后碰运气。因此,四个小题,最终归结为文化常识和翻译。这种《课程标准》的要求和考试试题呈现的不对等,加剧了学生学习的功利性。
3.学生以背代学,忽视个性体悟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受到国际上“淡化语法”思想的影响,加上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过分强调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淡化语法”一时蔓延了语文界。义务教育阶段教材几乎不涉及语法教学内容,并且考试题都是课内文言文,教师讲得吃力,学生学得费劲,以致后来大家都心领神会,将其抛诸课堂外。升入高中后,一部分学生沿用初中的学习方法,认为只需死记硬背,便可一法通吃。而现代的语言环境和古代存在很大差别,读几篇鲁迅的文章就让学生觉得如鲠在喉,更不要说全篇“之乎者也”了。考试的风向标又时时指引着学生死记硬背的数量多少,除了考试,学不学文言文似乎没有什么两样。这样的环境,难有人说兴趣浓淡。人们常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何谈体悟?殊不知,文言文历经千年的时光锤炼,融汇了丰富的人文内涵。其中蕴含着对热爱祖国的执念、志节操守的笃定、个体自由的追求、民生疾苦的关注、宇宙大观的认知、天下为公的求索、诗意栖居的理性……这正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义,中华民族精神的源头活水。文字翻书可拾,思想邈如云烟。不立足于地,不能仰见日月之光华;不凌风云端,不能俯瞰山川之秀美。以背代悟,如山间樵夫,拾松果炊爨,快然自得;哪知百果炊黍熟,难抵松子香。捡芝麻丢西瓜的事时时上演。
几种失当的行为聚合在一起,汇集成决堤的洪水,干涸的人文之田哪里禁得住强行“灌溉”?结果,整套试卷中技术含量最低的文言文板块,却成为了学生得分比例差距最大的板块。
二、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应对策略
1.教学以字词、语法为基,培养学生自学习惯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最为基本的特点,其中工具性使得语文学科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语文教学过程应该是以学生的听、说、读、写训练实践为主,教师的讲解为辅。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阅读与鉴赏”板块提出:“学生能独立阅读浅易文言文,并能通过注释和工具书的帮助,通晓词句含义。理解并梳理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以及各个文言句式的意义和用法,并且能在实际阅读过程中举一反三。”[1]语法知识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基础,但文言文语法相对于现代汉语来说更易掌握,难点不在实词而在虚词。常见的18个文言虚词的意义是容易混淆的,如连词“而”表承接、修饰和递进的区别,“以”作连词和介词的区别,“焉”作语气词、代词和兼词的区别等,非常用的更不好记。作为初学者,只要不影响整体翻译效果,不能因噎废食,亦不必刨根问底。等到积累一定量的文言文常识后,很多语法现象便水到渠成,迎刃而解。所以对文本大意的理解,绝大多数学习在课前借助工具书是能够独立完成的。
2.学生学习以诵读为本,涵泳品味意趣
关于诵读,当代学者、教育家南怀瑾先生曾说:“人类原始的教育方法,只有一个,就是背诵。尤其是读中国书,更要高声朗诵。高声朗诵,有什么道理呢?这个含意很多,朗读多了,自然而然就能懂得言语与文字的特殊音韵。换句话说,就是懂得了文字、语言中拼音的规律。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在高声朗诵的过程中缓慢领悟,等到长大后,音韵方面的学问自然而然就懂了。”[2]“读的方法分为默读和朗诵,朗诵就是主动开口读,这叫做读书。北方叫做‘读书,南方则称之为‘念书,运用朗诵的方法会产生深刻的记忆,心理自然感到满足、愉快,学习情绪也得到适度的调节。这是学习国学重要的第一步。”[3]在诵读中去体会语言文字之美,这比老师一板一眼条分缕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高中阶段的诵读,比之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更理性的认知。一般来说,诵读一要读形,即把一篇文言文的框架展现在大脑中,包括正字音、理章句、明对象、抓主线四个层面。二要读神,即把握文言文的韵致,力求以声传情,读出轻重缓急。这个环节可教師领读、音频范读、分角色读、自由读。三要读精,即精美句子、语段,要熟读成诵,张口成文,信手拈来。朱熹说的“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即是此理。
3.考试命题延展渗透,扩大选文来源
《高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在这一要求的影响下,全国卷的文言文选材几乎都选择了人物传记。而当前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选材主要来自四个方面——人物传记、政论文、散文、游记,平常学习那么多的政论文、文言散文和游记在考试里从来不出现,《考试大纲》里“鉴赏评价”要求“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观点态度”题型也不呈现,这是极不正常的[4]。所以,在“浅易”总纲下,一是可扩大选文来源的范围,各种文言题材都可涉及,二是可把第三个选择题(对文章内容的概括理解题)设置成主观题,题目要求可参照小说和散文试题。这样,学生感觉学有所考,学有所用,才不至于完全沉浸在应试的功利心态中而忽视课内文言文的理解、分析、体悟和积累,以逐步提高文言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2] 康连霞.淡化语法背景下的高中文言语法教学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3.
[3] 刘权辉.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探究[J].亚太教育,2015(04).
[4] 王登旭.读懂是高中文言文教学的第一要务[J].语文天地,2014(07).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