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教小说才有意思

2019-09-02 13:28任莉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9年8期
关键词:人物形象文体语境

任莉

案例背景: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是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两次执教后,笔者感慨万千。这篇文章主要是通过语言推动情节的发展。教学时,两次都是紧紧抓住人物的语言,围绕“关注表达、着眼实践、学会做人”的理念开展。但是同一教学内容,教学实践后所呈现出的学生的表现和教学效果可谓是“有意思极了”。

案例描述:

第一次教学,抓住语言引导学生“学会提示语的描写,表达人物的情感”。第二次教学,抓住语言引导学生“如何阅读小说中‘有问题的对话来理解人物的做法和内心的感受”。一个将重点放在“如何写”上,一个将重点放在“如何读”上,孰优孰劣,引人深思。

第一次教学的片段:

师:同学们,默读完了,看着同学们将思考标记在书上,想必大家已有了自己的思考,说说,当“我”写了第一首诗后,母亲和父亲分别是如何评价的?“我”有什么反应?

生:妈妈说我的诗“精彩极了”,我听了很高兴:爸爸说我的诗“糟糕透了”,我很沮丧。

生:妈妈夸我,我听了很自信;爸爸说我写得很糟糕,我难受极了。

生:妈妈很高兴,她表扬了我。爸爸狠狠地批评了我。

师:妈妈是真的很高兴吗?从哪儿看出来?

生:是真的,从提示语看出来。

师:好好读读提示语吧,想想妈妈说这番话的情景。

学生自由朗读,绘声绘色。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作者写的提示语,和我们写的提示语有何不同?

生:作者写了妈妈的神态。

师:小结:原来动作、神态、心理活动都可以当提示语。请大家补白爸爸说话时的提示语。

第二次教学的片段:

师:著名作家曹文轩教授在《小说门》说:“一部完全没有对话的小说,注定了是沉闷的、毫无生气的。”所以,一个优秀的小说家,必然会苦心经营自己小说中人物之间的对话。我们要想阅读好小说,其中一个关键:留意对话。

师:现在我们分角色读,我读妈妈,你们读儿子,看看能发现了什么?

生:(无人举手)什么也没发现。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巴迪回答得不正常?

学生依旧毫无反应。

师:来,把书合上,我们试试看正常的回答应该是怎样的。

生:应该直接答:“是我写的。”

师:但小说中巴迪的回答却是?

生: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

师:这是典型的答非所问,同学们,可见这段对话有问题,有很大问题,巴迪什么这样回答,你们体会到了什么?

生:巴迪很高兴。

生:他既高兴又腼腆。

生:我觉得他有点想向爸爸炫耀自己,因为他听了妈妈的话,觉得自己写的超好,很想让他爸爸表扬他。

师:是的,这段对话有问题,但有问题的对话里一定隐含了人物不一样的情感,对吗?找找看,文中还有哪些对话有问题?

案例反思:

随着2011版课标的使用与普及,教师的语用意识不断增强,积极探索如何借助具体的言语材料,立足语言文字,对学生进行听说读写训练,以期达到学生学会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一、关注语境——有意思

我们发现,教学中教师常采用违背常态经验下的同一种阅读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言语技能动l练,造成学生总是在机械的进行听说读写模式化的训练之中,课堂呈现出来的是错误的“语用训练”,错误的“言语表达”。这是由于教师文体和语用知识的缺乏,

“语用”的核心是语境。文体与语境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作家运用语言表情达意、交流思想、传递信息都是在一定的语境中进行,文体的得体性与语境的可接受性是一致的,因此文体的实质就是语境,注重文体教学就是重视语境教学。王松舟老师说:“语境视野下的语用教学,才是真正让语文回家。”由此,立足语用学理论,进行文体意识下的小说教学,才能真正引导学生在小说的语境中探寻语言文字排列组合的秘密,动态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促进学生对小说语言的“言意转换”。因此,教学中调动一切大小语境因素,引导学生解读文本、赏析语言,才能理解小说的“言内之意”和“言外之意”,形成对小说这一文体认知。

二、小说教啥——有意思

在王荣生教授《小说教学教什么》一书中的两个观点,深深地影响了我。

观点一:教小说是为了通过小说的阅读来丰富自己和学生的人生体验。简言之教小说的目的不是为了教而教,更不是为了让学生成为小说家去教,而是为了如何更好的去阅读小说。

观点二:教小说时不能只关注小说的三个要素:情节,人物,环境。不同的小说应该有不同的教法,如果將小说的教学类型化、模式化,那么多读一篇少读一篇没有什么区别。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既然小说的核心是塑造人物形象,那么对于小学生而言,我们首要任务得引导他们深入了解人物形象。怎么做?当然是关注表达方法。这好比掌握了一把阅读小说的钥匙,知道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就能更好的剖析人物形象。六年前教表达方式,目的为了学生更好的写作。现在教表达方式,指向的不是写,而是引导学生运用写的方法更好的去读小说。

三、教学效果——有意思

六年前,通过一节课的教学,最终达到的教学效果是学生懂得描写人物的语言时,写好提示语很重要。但同时割裂了语言描写和塑造人物形象之间的关系,也只能理解现行的人物形象。

提示语并不是语言描写,它只是辅助人物语言的描写,人物形象更多的是通过人物说的什么话来塑造,而且不少学生为写提示语而写提示语,人物形象的塑造得不到很好的辅助,这种阅读,没有很好的为写作服务,写作也没有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六年后上完课,80%左右的学生关注到了原来小说中人物的对话是有秘密的,这些秘密能帮助学生找到了隐形的人物形象。以后再读看小说,他们一定会关注人物的对话,长此以往,学生离专业的读者就近了一步。同时,在以后的叙事作文中,他们也会注重写自己笔下的人物对话,对他们的作文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帮助。

这样教小说,真有意思!

猜你喜欢
人物形象文体语境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轻松掌握“冷门”文体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文从字顺,紧扣文体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若干教研文体与其相关对象的比较
语言学习中语境化的输入与输出
跟踪导练(三)2
论幽默语境中的预设触发语
文体家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