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之品
摘 要 学生的良好品德从生活中来,没有生活,学生的良好品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学生丰富而真切的生活才是孕育其良好品德生生不息的源泉。品德与社会教学就是要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再现学生的真实生活,在此基础上,学生才能很好地认识生活、体验生活、感悟生活,逐渐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本人创立了“道德的光辉引领我们成长”这个活动,促使学生对自己日常品行的关注、重视,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的道德发展。
关键词 小学品德与社会;真实生活;道德光辉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9)05-0172-01
一、学生的良好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品德与社会》注重学生生活的价值。没有活生生的生活,学生就不会有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总之,没有生活,学生的良好品德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学生丰富而真切的生活才是孕育其良好品德生生不息的源泉,即存在决定意识。
应该注意到,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学生都有着生动而真切的生活,积累了一些社会生活经验,形成了一定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教学前,教师应对学生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有所了解,使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要善于选用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丰富和提升学生的生活经验
品德与社会教学,时刻不能离开学生的生活,教学要因地制宜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的生动事例,再现学生真实的生活,只有在这样的氛围情境之中,才能更有效地引导学生去认识、体验和感悟生活,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在教学中,教师在调动学生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的同时,还要注意学生之间的差异,鼓励学生与拥有不同经验和观点的同伴、老师和其他人开展交流、讨论和对话,分享他人的经验和感受。
例如,在学习“身边的规则”时,不能僅仅呈现守规则的正面例子,可以适当呈现不守规则而获得利益的例子,让学生认识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并且让学生互相交流自己或身边的人在这方面所遇到的不同情况和感受,对不同情况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和探讨守规则的重要意义,学会根据情境作出恰当的判断和行为选择。
三、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和周围的人的日常生活行为,通过“道德的光辉引领我们成长”这个活动促进学生道德发展
我在多年的“品德与社会”教学中,创立了“道德的光辉引领我们成长”这个活动,旨在提供一个平台,让学生去表达自己的点滴进步,去发现自己、他人日常行为中蕴含的道德光辉,并能让这道德的光辉引领每一个人进步。
活动是这样的:在每节课前8分钟左右的时间里,同学们可以自愿登台表演。表演的形式自由开放、丰富多彩——可单人表演,也可组团表演;可表现自己的,也可表现他人的;可用简短的语言讲述,也可用童话故事来表达;可用诗词来表达,也可用歌唱来表达;可以采用模仿的形式,也可用采用小品的形式;可为以往而感恩,也可设未来去报答。活动就是要通过轻松愉快、丰富多彩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道德进步、道德理想,去温暖、照亮每一个人的心灵,并得到老师、同学的赏识和热烈的掌声。在掌声里,道德的光辉正引领着同学们的道德不断进步。
这个活动一经创立,便强烈地吸引了同学们,每个同学都踊跃登台,他们的表演生动形象、真切感人,他们的点滴进步更是赢得了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与敬佩。
这个活动的长期开展,促使同学们对自己日常品行的重视,同学们在对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过程中,能联系自己的日常行为,学生在生活中又能自觉地把自己的行为上升到道德的高度,并乐于用道德的标准来约束自己的行为,把“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作为自己最大的荣耀和终身追求,这是非常了不起的。这正是我们这个活动创立的宗旨。这是集体的力量!这是信任、赏识的力量!
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离不开学生的生活。学生有了良好的品德,又必须到生活中去践行。即,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这是一个人形成良好品德并能终身追求道德完善的必然过程,也是品德与社会教学的最终目标。
参考文献:
[1]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品德与社会课标(2011)[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