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概论课”课程说课论要

2019-08-30 18:12黄丹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理论课教学资源理念

黄丹

“概论课”课程说课主要从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特色与创新四个方面进行阐述。课程理念与目标要是说清楚课程定位、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设计与实施包括聚焦问题、课程内容设计、课程活动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等几个方面;课程评价要构建“过程导向,多元评价”的考核机制;特色与创新体现在教学理念、教学载体、教学方式的创新。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重要讲话中强调指出:要“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要不断增强思政课的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说课程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重要举措。《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以下简称“概论课”)如何说课程?笔者拟从课程理念与目标、课程设计与实施、课程评价、特色与创新四个方面进行阐述,以期抛砖引玉,为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贡献绵薄之力。

1 课程理念与目标

1.1 课程定位

“概论课”是全国普通高等院校公共必修课思想政治理论课核心课程,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本课程的设立旨在帮助大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改革开放的自觉性、坚定性,积极投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事业。

1.2 课程理念

本课程的课程理念是从高职学生的特点出发,密切联系我院高职学生的思想实际与生活实际,高举理论旗帜,培养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精心设计,务求实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贴近”的理念。一个中心: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为中心。两个结合:“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一般教育理念”与意识、信念、责任三位一体的德育教育理念”相结合。三个贴近:“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1.3 课程目标

知识目标: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理论。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面对实际问题,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价值目标:激发学生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培养学生坚定“四个自信”,积极投身“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伟大实践。

2 课程设计与实施

2.1 问题聚焦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说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还不同程度存在着“配方”陈旧、“工艺”粗糙、“包装”不那么时尚的问题。在本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如何丰富教学资源、如何创新教学方式、如何加强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如何加强课程考核过程与结果的结合。那么,如何聚焦并解决问题贯彻教学理念实现教学目标呢?我们采取了四大措施:(1)开发“系统集成、泛在学习”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2)实行“学生主体、翻转互动”的教学方式。(3)建立“二维一体、虚实对接”的教学支持平台。(4)构建“过程导向,多元评价”的考核机制。

2.2 课程内容设计

以“四个自信”为主线贯穿教学全过程,明确教学重难点。本课程的教学重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教学难点是如何提高学生思想素养、政治素养、理论素养,坚定“四个自信”。在此基础上针对如何丰富教学资源激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开发了“系统集成、泛在学习”的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改变原来课程教学“教材+教案+课件”的资源体系,依托网络开发立体化教学资源体系,实现资源集成与共享,满足学生随时随地学习的需求。(1)以教材为纲,变教材体系为教学体系,开发微专题教学资源,变抽象理论为紧扣学生、紧扣社会的专题,提高教学的针对性。本课程现已开发17个微专题教学资源。(2)制作微课视频,突破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聚焦学生关注的热点,生动形象,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方便学生自学。现已制作微课视频60个,并已上线,在线学习人数达16000多人。

2.3 课程活动设计

的课内外活动,并将这些活动贯穿在“四個延伸”的过程中,使学生在感悟和体验中坚定“四个自信”。“四个延伸”即把思政课堂向社会实践延伸,解决理论和实际结合难的问题;把思政课堂向空间延伸,构建网络实践平台,解决组织难问题;把思政课堂向校内实践研修中心延伸,解决衔接难的问题;把思政课堂向学生日常行为表现延伸,解决考核难问题。

2.4 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中和运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如案例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近年来特别针对如何创新教学方式,提升教学效果的问题,开展“学生主体、翻转互动”的教学组织形式。翻转课堂的精髓在于“课外传承,课堂内化”。为此,我们重构教学过程,按照课前在线自学、课内分享内化、课外拓展实践的教学过程,不断增强课程教学的互动性、参与性、生动性。2017年4月27日湖南教育电视台以“翻转课堂教学,让大学生喜欢思政课”为题对我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进行了专题报道。

2.5 教学手段

针对如何加强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促进学生知行合一的问题,建立了“二维一体、虚实对接”的教学支持平台 在传统思政课教学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实践教学弱化,学生难以实现知行合一。为此,我们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建设网络实践教学平台。目前,我们已经建立了包括教学官网、世界大学城空间和民院新青年微信公众平台三大网络平台,开展网络实践教学。同时,整合校企合作优势资源,依托校内4个实践研修中心开展“职业道德”、“志愿者服务”、“红色文化”和“廉政文化”小班主题研修。建立湖南省党史展览馆、新民学会旧址等20多个校外实践基地。课程教学实现了由传统教学到到空间教学的转变。依托职教新干线等云平台,充分利用丰富多彩的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学生的学习成长成才提供良好服务。

3 课程评价

针对如何加强课程考核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凸显考核公平公正公开的问题,构建“过程导向,多元评价”的考核机制。课程考核由课堂理论学习及实践表现和期末上机考试组成,各占50%,课程学习成绩由在线互动、课堂展示、微宣讲、在线测试、课堂笔试等评价因子构成,实践表现成绩则包括每个学期两次专题研修和一次主题实践活动的参与情况。课程评价过程中,强调理论学习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平时表现和期末考核相结合、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相结合、力争全面客观的评价每一位学生。

4 特色与创新

4.1 教学理念创新:通过“四个结合”,突出培养学生坚定“四个自信”。“四个结合 ”即课程教学和民政文化相结合、课程教学和志愿服务活动相结合、课程教学和党团活动相结合、课程教学和专业教育相结合

4.2 教学载体创新:本课程以移动互联的大数据云平台为载体,体现了互联网+时代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趋势,实现了线上教学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4.3 教学方式创新: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构建线上线下、课内课外、校内校外、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混合式学习模式,实现了“课堂翻转化”,真正激发了学生学习興趣,实现多样化学习方式。

通过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我们使教学资源“活起来”、课堂“动起来”,学生“用起来”,较好的解决了学生真学、真懂、真信、真用的问题,取得一定的教学成果:

(1)构建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前所述)教学质量全面提升,充分满足课内外教育教学的实际需要。

(2)提升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学生的政治素质、理论素养、道德素养显著提升。每年向党组织靠拢,递交入党申请书、申请参加党陪的入党积极分子占在校生总数的90%以上;学校现有学生党员560人,占在校生的10.2%;每年大约有6000学生参与校级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和微宣讲,近三年来参加省级思想政治素质类比赛获奖62人次;学校现有注册志愿者18000余人,在各类国际国内重大赛事志愿服务和援疆、西部计划、精准扶贫等活动中均有我校学子身影。2016年11月,中国教育报专题报道我校28名毕业生援疆先进事迹,2017年暑假我校有125学生党员参与精准扶贫活动,2019年春季,我校学生在长沙火车站开展“暖冬行动”志愿服务活动,受到媒体广泛报道。

(3)师资队伍整体业务水平提高

近几年来任课教师的教育教学科研成果呈现泉涌之势。如教学团队获得2016年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立项,项目经费40万元。近几年来课程任课教师共发表北大核心级以上期刊12篇,省级期刊56篇

(4)社会反响良好近三年来先后有各级领导、媒体和80多家兄弟院校到我校交流学习课程教学改革经验。中国青年报、湖南日报、湖南省教育电视台等省内外媒体也多次对我校课程教学和任课教师的先进事迹进行报道。

“概论课”课程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培养具有扎实政治素质、理论素养、道德素养,坚定“四个自信”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政治任务和使命。本课程的教育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今后我们将继续聚焦课程教学中的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忘初心,逐梦前行,努力使这门课程成为大学生真正喜欢、终身受益,毕生难忘的课程,努力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本文是2016年度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基于互联网云平台的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JDSZK033),教社科司函【2016】178号。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理论课教学资源理念
基于OBE理念的课堂教学改革
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开发
遵循课程理念,探寻专业成长之路
改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办好思政课铸魂育新人
辩证认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的“两个关键”
新型教学资源在综合课程中的应用
新型教学资源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数学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与应用
用心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