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艺术二度创造的得失

2019-08-30 03:39
知识文库 2019年15期
关键词:伊豆舞女原著

张 梅

信息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同时也改变了我们接受文化的方式,为了符合人们对细致叙事较长的纸质文化了解的速度,越来越多的文学作品通过影视媒介被搬上了荧屏。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电影故事片和电视剧取代以纸质为载体的文学做品,导致了文学艺术在表达方式上的改变。本文就原著和电影改编上的差别进行分析,揭示小说艺术在二度创作中的得与失。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的压力迫使人们没有时间和精力对名著进行认真的研读。人们更趋向于接受简单快速的影视文化,但是在对名著的改编中,有的收到了良好的口碑例如《傲慢与偏见》,這部电影很好的展现了原著中具有的浪漫和智慧,影片在拍摄中比较忠实与原著。有的却因为浓重的商业化或者以调侃的方式对原著进行改编会给原著和电影造成双重的伤害,以下我们我们就对《伊豆的舞女》的电影改编进行相关的论述。《伊豆的舞女》和其他的经典小说不太一样,它不仅被改编成电影,而且还被多次改变,使这部作品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得到提高,也成为了小说改变电影的成功典范。小说改编电影,这本就是比较难的事情,因为小说本身更加重视刻画人物的主观感受,电影则重视实体美学,更想要表达的是物质现实复员。从电影改变视角出发,跨媒介进行作品的改变,最终是否可以获得成功,这不仅和作品本身有关,而且还和编导的艺术功底有关系。这部小说的作者是日本著名的作家川端康成,他是日本唯美主义的代表人之一,也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者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细腻的心理是最让读者印象深刻的。

1 《伊豆的舞女》人物和情节介绍

这部小说的主人公是一名学生,名字是川岛,处于上等社会阶层,在东京的一所著名高等学校学习,他趁着开学前的暑假到伊豆去旅行中,在半晴半雨的山道中偶遇了一群巡游卖艺的歌舞艺人。此时他被这群歌舞艺人中一个梳着古代发髻,背着打鼓身材娇小的舞女吸引,随后他决定跟随着这群歌舞艺人启程。在同行的旅途中,川岛了解到这名吸引自己的舞女名字叫熏,但是熏是一个下等人民,出身比较穷苦。这部作品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品,写作的灵感来自他少年时代去伊豆的一次旅行。在小说中一个二十出头的少年对一个娇小的舞女心中产生了悸动,这对年轻人通过几次回眸和舞女的几滴清泪相互产生了似有似无的情愫。小说向人们展示了一段青涩忧郁的少年情怀。小说的写作以第一人称“我”对整个事件进行描述,丝毫没有对艺人的地位心生藐视,在和舞女熏接触后川岛更被她纯洁无暇的美而震撼。但是川岛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矛盾中,一方面他为自己无法抑制的感情冲动而苦恼,另一方面他为熏在表演中可能受到的侮辱而感到不安;两人之间逐渐产生了真情,但是两人只能是彼此生命中的过客。

2 电影《伊豆的舞女》观后感

一场毫无征兆的细雨,一条蜿蜒的山中小路,一间干净清明的茶店……两个原本没有交集的平行线在此刻有了焦点,一段干净纯洁的爱情也在其中朦胧的展开。

《伊豆的舞女》中出现的是经典的日式爱情故事;一名孤儿出身的高中生在去往伊豆的旅途中偶遇了一位天真无邪的14岁少年舞女,一段美丽的邂逅使得彼此的心中产生了初恋的情愫。这个事件是根据作者在自己20岁时去往伊豆旅行的途中的经历的再现。

这部影片中没有波澜壮阔的情节,更加注重的是对通过自然环境类体现人物的性格,这部影片中饰演熏的演员是山口百惠,她清新的气质将熏的形象饰演的深入人心,通过她的演绎我们记住了一个个性鲜明,纯洁善良的少女阿熏。阿熏是勇敢的,在当时的社会舞女是遭人排斥的职业,在日本当时的村子入口常常会看到“乞丐和巡回艺人禁止入内”的标语,可以想象一个十四岁的少年舞女遭受过多少的冷嘲热讽,在他人鄙弃的眼光中卑微的活着,生活是有多么的艰难,但是在熏的身上我们没有看到抱怨和忧郁,她的性格是温柔贤淑的。在看着身穿蓝色校服的川岛从雨中狼狈的跑来时,熏主动将座位让给了他,轻轻的道出了影片的第一句话:“请吧”,熏的礼貌和淑女的气质立刻显现出来了。当熏不小心将茶水洒落的时候,手忙脚乱的边擦拭边道歉,怪自己太大意。影片中熏的点点滴滴都显示了14岁的她尊礼温良的本性。更难能可贵的是熏的天真清纯和敦厚朴实,在十四岁的时候我们也应该是这样的,在露天温泉中洗澡时,熏竟然一丝不挂的站在川岛面前,没有一点别捏和矫情,而是天真无邪的面貌,当时在熏的身上完全的是兴奋和激动,没有丝毫的顾虑和羞怯。当熏看到好友卧病在床的时候,根本不在乎是否会被传染,一心跑到好友的身边安慰好友希望她能够尽快的好起来,在临别伊豆之前还跑向了山顶对着天空大喊希望朋友能尽快康复,虽然此时朋友已经不在了。熏就是这样纯洁善良,这样的女子在观众看来像一阵清风一样扑面而来,也像淡淡的花香沁人心脾。

川岛和熏不得不分开,在离别的早晨依然是烟雨蒙蒙的场景,渲染了离别的上岸。熏早已经梳妆打扮好站在码头等他,一丝不苟的发髻,传统的木屐鞋,清风不时的撩起她的衣衫,她还是那么的优雅恬静,大概是希望将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定格在川岛的脑海中。汽笛鸣响熏子跑回到岸上,用力摇着手帕,其中的不舍和伤感溢于言表。最后川岛将所有的感情和难舍的心情都融入到叹息中。他们二人之间从未表白,也没有相互的海誓山盟。但是两人将最珍贵完美纯洁的初恋交给了对方。

3 对《伊豆的舞女》原著的赏析

日本的文学作品总是能在平淡中透露出诗意,小说中的一切都发生在旅途中,这是与外部世界和其他人都不相关的环境,作者对此是精心设计的,这样的环境很好的体现了作者的审美,同时也是作者追求美的效果的基本条件,如果实在世俗纷杂的世界中“我”和熏子之间就很难产生纯洁的关系,才会实现没有功利性的交流。

小说中十分注重情和景之间的融合,我的内心的起伏、情感的变化巧妙的融合在这些自然景物的描写中,这是川端康成美学追求的一个方面,在南国细雨般的温馨中,我内心的企望得到实现,我感到孤独、不安和焦虑中的自然环境是暴风骤雨的境况,在初晴的天空下和卖艺人接近。在晴朗的朝阳下和卖艺一起潜心。在我和舞女心中各自悸动时周围又是寂静的气氛、明朗的群山。在没有看到熏的送行时,我又感到了秋日的寒冷……作者在小说中无时无刻不在将人物的内心和周围的环境进行结合,这是作者写作的另一个明显的特点。

《伊豆的舞女》这部小说成功的抓住了藏在年轻人心中悲哀的伤感,这部小说是对青春觉醒的感叹,刻画了男女之间真挚的情感,爱情有许多中,但是作者在作品中位我们呈现的是一种清新、纯真、纯净的一种爱情。20岁的少年和情窦初开的14岁少女,在相识后相互吸引、倾心并没有出于对门第和财富的考虑。在小说中完全找不到生理性的、刺激的场景描绘,就算是在山顶老婆婆轻佻的言语中,仅有一次的意荡神摇也在良心的自责下一闪而过。我在帮助漂泊中死去的婴儿作“七期”中花费了自己的所有积蓄,不得不提前结束旅行。从养母对舞女的严加管教声中得知第二天熏子可能不会送别自己,但是第二天却看到她早早的来到了码头。作者的这种写法出乎人的意料,却也在情理之中,熏子没有说一句话,对来的方法也没有进行表露,但是在无声的表面下蕴含了炽烈的感情,一种深深的眷恋、一股淡淡的哀愁。

《伊豆的舞女》中,舞女是真诚和善良的,但是却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川岛和熏子的离别给人带来了无限惆怅的意境,这种惆怅不仅是对爱情是奉献不是占有的诠释,更是对那个社会环境在社会底层生活的舞女的命运的同情,在小说的结尾给人留下了一种难以排解的思绪,久久的缠绕在人心头,给人留下了思考的余地和想象余地和想象的空间。

4 原著和改编后电影的比较

小说改变成电影之后是否是成功的,这需要从三个方面来进行衡量。第一需要看改变的内容是否和原著符合,第二,在跨越不同媒介对作品进行转译的过程中是否实现了商业性和艺术性的统一;第三,采用不同的表现方式需要表现同一个主题。对于小说的电影改变,需要忠于原著,但是还是会有所改动,不可能逐字逐句的照搬原著作品的。但是表現的基本内容必然是要和原著作品相符合,尤其是对于一些经典作品的改编,必须要忠于原著。影片《伊豆的舞女》就是一个比较忠实的改编作品。在电影当中的人物、对话、行动和场景等都和小说当中描绘的一样,就连人物用到的一些道具也都会原封不动地出现在影片当中。但是从商业性和艺术性是否统一的角度来看,很难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因为电影的艺术性特点本身就是一个相对广义的概念,当中包含了不同流派、不同时期以及不同风格的内容,在标准上是很难采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小说从电影的跨媒介转译当中发现这部作品在商业性和艺术性方面的统一。在忠于原著的背景下,电影的导演以及改编人员自身的创作能力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且在改编当中也会遇到各种难题。比如小说自身具有非电影化的一些元素,支离破碎的故事情节,以及一些小说当中特有的比喻手法,都会增加电影改编的难度。比如在小说当中采用细节来描述“让那位舞女到我房间里来吧”这种“邪念”,电影艺术就比较难表达。摄影机很难借助于镜头来让这种主观意识更好地表现出来。且很多地方涉及到的那些比喻手法,涉及到了人们的一些内心活动,影响到小说的情感基调,通过比喻的方式促进主题思想的升华,这些在电影中都难以表现出来。

原著和改编后的电影存在一定的差异,电影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读者对文字的印象,将读者的想象局限在了电影所营造的环境中;同时文字也会对观众观看电影产生一定的影响。电影中主要描述的是青年时期经历的一场没有希望、没有结果的爱情,在影片的开场和原著中相同都是以雨景拉开了故事的帷幕,“我”站在昏暗的楼梯口,凝望着一个手持红响板,清纯可人的美丽的舞女,她鲜花一样娇嫩的面孔在乌黑的发髻下衬托的娇美动人,在那一刻……影片中对川岛对女主人公爱慕的刻画是细致的,细腻到影片中的文字中蕴含着深深的男性对女性的爱慕和眷恋。但是在原著的小说中开篇并没有像电影中那样的表现人物情感的描写,没有对舞女熏的那种爱慕。在原著中没有川岛对舞女熏任何的钦慕和赞美,对作者来说这些都是多余的,这和小说中细腻的人物心理描写是作品最为成功的部分。在小说中但凡有赞美那一定是用着最优美的文笔和诗意的语言,在故事还没有展开前,就直接写了感印象“骤雨……山林”直接将读者带入了极富诗意的意境中,使人不知觉进入雨的世界中,随着作者开始了伊豆之旅,这是川端康成写作技法的精妙之处。小说的内容十分的质朴,作者中敏锐的文学艺术细腻的进行描写,但是这部小说的情节并没有一定的连贯性,好像是根据作者的创作兴致来写的。艺术结构的独特,感人的艺术形象和哀伤的意境是是小说鲜明的艺术特点,小说中纯洁无暇的舞女熏象征了小说的纯真。

电影和小说相比较。电影中感觉的的味道明显减少,更加注重的是思想,影片在对小说进行了一些改编并在此基础上产生了新的意义,电影中的我站在了事情发生的旁观者的角度抱着冷静的态度成为事件发生的主线。虽然在影片中的我和舞女的情绪有着一定的联系的,但是电影中的我成为了和观影的观众一样表现的只是对歌女和其人生的反映。影片的导演在拍摄中还增加了两个角色:君代和姐姐,将其悲惨的人生作为舞女今后的方向。在影片开始时熏和君代的是好友的关系,随后君代生病卧床展现其悲惨的命运。最后在星空下的旷野中,当熏和其他伙伴离去的时候,桐乡的人将君代的尸体抬向了荒郊野外。舞女在这个过程中心理经受了从希望到失望最终陷入绝望的过程。舞女将护身符护在胸前表示了其内心充满 了希望,随后又从君代的手中滑落这时已经由希望转向失望,最后护身符被无情的踩在脚下是希望最终变成绝望的象征。护身符象征了君代的命运。这样悲伤的气氛和原著中营造的气氛截然不同,在小说中川端康成将故事的发展呈现在明快的乡村,人物的心境也是开朗欢快的,他们的生活有着令“我”羡慕的悠闲自得。不仅如此,影片在强化人物生存的具体环境上也更加深入,在小说中重在表现社会对舞女的看法,并没有展示舞女和现实之间的冲突。但是在影片中出现了被醉汉强行揽在怀中动手动脚的情节,还有醉汉公开要买下舞女的贞洁,舞女在上述无耻的人心中和妓女没有什么区别,所有的这些都是舞女悲剧命运的预示。

5 小结

电影和小说的不同反应了作者和导演之间不同的审美意识,川端康成更加注重的是对两人纯洁真挚的感情的的展示,艺术性的展示了真个事件,但是导演在拍摄中加入了更多的现实元素,使得作品更具有社会意义,认识价值。综上所述,小说《伊豆的舞女》在二度创作中虽然没办法展现小说的艺术写作手法,但是电影在声音和画面的组合中将舞女好额学生之间美好的初恋向观众展示出来,同时也更加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伊豆舞女原著
我的伊豆
也谈﹃舞女大班﹄
气球上的五星期(三) 仙人掌上的夜晚
大侦探福尔摩斯
警察与赞美诗
《伊豆的舞女》与川端康成的“恋母情结”
我的伊豆
“腐文大佬”竟是纯情女生:孟浪淘金致青春
繁华如梦总是空
网络新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