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2019-08-30 03:37侯双袁晓芳毕金艳邱双艳
当代旅游 2019年1期
关键词:工匠精神中职学校

侯双 袁晓芳 毕金艳 邱双艳

摘要:武陵山区是我国典型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历史、地理、政治及其它原因导致本地区经济、文化、教育等资源建设的全面落后,教育落后的一个直接表现即是中职学校学生的增加,故学生的基础就比较差,在中职学校的职业教育中就会出现很多问题。此外,当前我国中职教育始终难登大雅之堂,“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错误价值观使大数多人“重学轻术”,中职教育得不到应有的理解和尊重,由此导致学生在校学习过程中不认真对待。所以培养学生拥有知行合一、敬业乐业、积极努力的工匠精神是中职学校很重要的责任。

关键词: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

一、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开展工匠精神培育的意义

(1)能推动国家经济的增长方式。“提升职业教育发展质量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阶段上升的必然要求。”张来明在发表演讲时表示,高质量的职业教育可以为高质量的发展打下坚实的人力资本基础,高素质劳动力和创新型技术人员的形成更加能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

(2)能使国家教育体制更加的完善。中职教育是现代教育中的薄弱而又重要的一个环节。在中职教育中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全方面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得职业教育不再受到歧视,从而使国家教育体制中的各类学校教育达到和谐共处,形成分工明确、结构合理、相互沟通、协调发展的整体。

(3)促使学生个人能力得到提升。讓学生清楚的认识社会价值和评判的多元化,只有勤奋地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技能,才能体现人生价值和社会地位。这样能够使中职学生转变自卑、压抑的心态、树立自信心。同时,中职生学习“工匠精神”,那种坚持、耐心、严谨和专注执着的的品格。只有具备这种品质,所学的技能才会突飞猛进的提升,整体的专业素养、形象才会形成,从而才能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育存在的问题

(1)社会存在的问题:中职教育受到轻视。受传统的“重普教,轻职教”观念的影响,工匠精神的教育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落实。“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在人们的心中已深深扎根,很多家长、老师、学生都希望能够进入高中学习,考上一个好的大学。所以社会上对于中职教育一直都存在很大的偏见和误解,认为进入中职学校就是混日子,没有前途可言,认为中职教育是“次等”教育,普通轻视中职教育。

(2)学校存在的问题:学校体制僵化不能较好的适应企业需求。太过于强调专业与职业、就业与企业需求保持协调和同步,忽视或很少去关注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工匠精神”的培养更是无从谈起。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未成年人,也几乎没有接触过社会,对于自身未来的职业规划并没有一个很准确的方向。

(3)学生存在的问题:学生观念认识不足。目前我国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生源质量较低,在学习习惯上缺少主动学习的意识,也缺乏刻苦钻研的精神,在面对学习困境时缺失解决问题的信心与毅力等,而这些问题均对学生学习造成了极大阻碍,同时为学校培育“工匠精神”增加了难度。

三、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的策略与建议

(一)提升教师自身的能力,从师德师风教学方式、实训指导、科研上进行工匠精神培育

(1)坚持科学发展的教育理念,指导学生规划职业生涯科学发展的教育思想,就是少数民族特困连片区中职教师能够坚持以人为本,把指导中职学生实现职业生涯的可持续发展作为最高目标的教育思想。正确处理德、智、体、美的关系,树立精益求精的学习精神,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把个人理想和中国梦相结合起来,把“工匠精神”理念渗透到学习、实训指导中,力争职业生涯的成功。

(2)明确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教师以工匠精神引领学生。立德树人的教育理念,就是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教师要努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教育思想。帮助学生形成勤学、修德、明辨、笃实的习惯和作风。忌贪多求快、好高骛远。要耐得住寂寞、静得下心经得住诱惑,能全心全意的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3)提倡中职学生成才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重拾学习信心。中职学生也能成才的教育理念,就是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教师能够以平常的心态对待学生,满怀希望地对待学生,相信中职学生也有回报社会、报效国家的人生出彩机会的教育思想。因中职学校的生源大多数来自于初中时期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学生,学生的基础就相对较差。所以确立中职学生成才的教育理念,帮助他们重拾学习信心。

(二)丰富校园文化的建设,使培育工匠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

(1)制定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明确日常行为规范的价值导向。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行为文化,要制定完善的行为规范要求,做到每个学生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

(2)保证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形成健康向上的文化气场。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基础,支撑工匠精神的物质文化,应该体现在科学合理的校园布局中、精心设计的校园景点中、校园的建筑、学习实训场所、课外活动场所、技能竞赛场所、成果展示场所等,都应该包含着培育工匠精神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要求和期望,形成现代职业教育立德树人的文化气场,以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深远持久的积极影响。

(3)完善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引导未来职业生涯的价值取向精益求精、消费者至上的工匠精神,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必须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建设支撑工匠精神的管理文化,为企业输送拥有精益求精观念的合格毕业生。如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制度和要求和制定严格的实习实训操作规程。

所以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更要充分注重“工匠精神”的培育,为管理、生产、服务一线培养更多高技能高素质的技术人才,为加快实现伟大祖国的“中国梦”而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行.工匠精神在职业教育中的培育和传承[J].职业技术, 2018(8):29-31.

基金项目:

项目依托:铜仁学院梵净教育研究项目《少数民族贫困连片区中职学校工匠精神培育现状》;系铜仁学院梵净教育研究项目(院政发[2018]96号)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工匠精神中职学校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试论如何提高中职学校职业指导质量
德育工作浅谈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德日“工匠精神”,中国怎么学
政府官员也需要“工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