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多维考量

2019-08-30 09:18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9年8期
关键词:教育者互联网+时代

黄 凯

(苏州科技大学 校长办公室,江苏 苏州 215009)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弱化。“互联网+”时代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关键在于洞悉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把握时代脉搏,改进方式和方法,增强工作的实效性。

一、“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机遇与挑战

(一)“互联网+”时代重塑了思想政治工作形态

第一,丰富了思想政治工作内容。“互联网+”时代网络信息快速化和海量化特征,极大地拓展了教育信息资源,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育者不仅可以将终端平台上收集到的学生信息数据化,还可以将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数据化和形象化,再通过声光电等流行元素进行生动演绎,把抽象的理论具体化,丰富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供给内容和方式,最大限度增强对学生的感染力。

第二,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效能。互联网平台的各种特征使其成为思想政治工作者用来分析学生思想和行为的“显微镜”,它可以较为敏锐而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并及时地做出回应,以最快的速度找到教育的切入点,提供引领性、精准性和有效性的教育供给,实现教育供给端的转型升级,提高了受教育者对教育内容的吸收转化率,最终提高思想政治工作效能。

第三,提升了思想政治工作的预见性。建立在相关关系分析基础上的预测是“互联网+”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是一个动态的教育过程,具有极大的未知性,而学生的思想行为变化也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育者通过基于“互联网+”大数据的梳理和研判,对教育对象产生的信息进行统筹和梳理,掌握其一段时间内的思想动态和行为轨迹,进而对其未来思想行为趋势进行研判,并展开相应的针对性、预防性教育,使施教者的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从而有效地化解危机和问题。正如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所坦言:“一旦世界被数据化,就只有你想不到,而没有信息做不到的事情了。”[1]

(二)“互联网+”给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的挑战

对于高校来说,“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既推动了思想政治工作形态的革新,也带来一些挑战。只有准确地预判和防范“互联网+”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潜在问题,才能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避免迷失方向。

第一,高校学生群体主流价值意识受到冲击。“互联网+”时代“信息丰富”的特性体现为网络呈现的内容具有极大随意性、暂时性和个性化,可以说,互联网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最大变量”,许多问题因网而生、因网而增,思想政治工作者指导大学生在信息社会中的行为和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成为必然。在虚拟的互联网空间中,符合自己取向的价值观俯仰皆是。面对网络信息和数据信息的狂轰滥炸,面对西方所谓的普世价值和新自由主义等思潮的渗透,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结构遭遇冲击,他们已经形成的思想政治认知架构和主流价值观难免产生动摇,并遭到质疑。

第二,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面临着挑战。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由于经年累月的知识积累使其拥有理论层面的垄断地位,在理论运用的娴熟程度和知识储备方面具有更强的话语优势,也更善于将理论与现实结合起来,丰富的知识储备让受教育者对教育者充满敬意。但是在“互联网+”时代,由于网络、手机等媒体冲破了广播、电视传播的不可重复性,大幅拓展了受教育者的信息来源,学生可以自主地通过网络来获取和筛选各种教育信息,主体意识增强,处在网络节点的受教育者可以和教育者平等地对话,这样虽然有利于改善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中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映射结构,使思想政治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但无形之中造成了教育者话语权威被削弱,传统的观念在虚拟社会更加缺乏感染力,传统的思想政治方式更加缺乏吸引力,传统的教化更加缺乏说服力,意识形态教育者的主导地位面临挑战等诸多问题。

第三,思想政治教育伦理困境形成。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往往伴随着伦理问题的产生,“互联网+”时代也概莫能外。客观上,基于“互联网+”时代信息海量而多样的特点,教育者在对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分析过程中可能会偏离运用数据的初衷,诸如,其中涉及学生个人隐私的问题,如果出现外泄,将会对学生个体产生重大伤害;主观上,数据利用与隐私保护之间存在矛盾,教育者在信息采集中可能会触动敏感问题,是否可以对学生隐私信息进行采集涉及伦理问题。此外,由于高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储存了大量的学生个人信息,高校信息管理者的职业素养决定了学生个人信息的安全性,如何破解这种伦理困境是“互联网+”时代高校管理者应该重视的问题。

二、“互联网+”时代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理念原则

(一)坚持和拓展互联网空间的马克思主义话语权

“互联网+”时代,高校作为意识形态的前沿阵地和社会生活的参与者,直面来自国际和国内社会变革的压力,是各种思想与思潮的策源地和汇聚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的碰撞下,始终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互联网+”时代,高校应正确处理好教育目的和教育手段的关系,做好舆论引导,避免思想政治工作的价值多元化,积极防止负面信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侵蚀。互联网给学生更加自由和自主的学习方式,但不意味“放任自由”,思想政治教育者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互联网平台上,都有责任和义务教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立场,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分析方法。“如果有人以所谓‘学术自由’为名诋毁马克思、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那就应该旗帜鲜明地予以抵制。”[2]“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便捷,也带来更多责任,教育者要牢牢掌握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只有这样,才能扶正祛邪,把握“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

(二)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主体性原则

“互联网+”的发展为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交流开拓了新模式,也容易造成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逆反心理。因此,高校要积极调整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模式,重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主次分明,有的放矢,把培养学生的主体地位纳入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体系之中。同时,改变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传统的交流地位,变传统的单向教育模式为互动交流模式,实现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消除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隔阂与距离,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育人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唤起和提高学生的自我意识,发挥其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

(三)坚持创新原则,提升意识形态话语内容的吸引力

创新原则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采取创新的思维方式。“互联网+”时代传统、落后的思维方式使教育者无法准确理解和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目的和任务,无法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育内容,也有碍教育者的创新冲动和意识形成[3],只有采取创新思维,才能提高科学性认识,才能正确认识和把握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在本质,实现正确运用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服务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高校发展;创新原则要求教育者要深化原有的方法,使其具有现代功能。党的思想政治工作方法,主要是教育方针、原则方法和一般方法,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在实践中提炼出来的,我们应该在实践中对其进行吸收和深化;创新原则还要求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充分运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在这过程中要注重两种结合:一是主动性和互动性结合。既要善于把握互联网时代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互动性增加的契机,也要争取主动,积极引导,不能被网络世界所谓的“平等性”掩盖了现实世界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性和主动性。二是线上教育和线下教育相结合。要从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需求出发去合理、高效地利用互联网,始终把“互联网+”平台作为思想政治课程的延伸和发展,将虚拟空间的学习和互动作为现实课堂教学的粘合剂,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三、“互联网+”时代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多维考量

(一)坚持学理性和科技性相结合,强化和升华认知体验

推动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是要坚持学理性和科技性相统一,不断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思想性、理论性、亲和力、针对性,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以彻底的思想理论说服学生,用科技的强大力量引导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学理性体现为对价值观的呈现和理性说服,这是一个讲“理”和认“理”相结合的过程。讲“理”,是指教师对价值观的全面、准确呈现;认“理”,是学生接收到某一价值理念的信息之后,用自己的认知图式对这一价值理念进行辨识、甄别,并决定是否认同的过程。“互联网+”时代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就是要借助互联网平台的多样性和交互性,积极创造全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模式,为教育者讲“理”、学生认“理”创造更好的交互载体和平台。例如,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实验中心“AR视角看混合”的教学尝试,就是基于“互联网+”时代对意识形态教育学理性和科技性相结合的一种有益探索。当前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可以充分借助诸如AR/VR等信息时代的科技手段,形成线上线下互联、虚拟与现实互补的特色教学模式,聚焦虚拟现实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融合,为学生创造多种认知情境,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分析社会热点和现实问题,让学生在多种虚拟情境中去体验、领悟、比较、选择,从而接纳、认同国家主流政治意识和核心价值理念,并建构起他们自己的人生价值观。

(二)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探索和完善实践方案

“互联网+”时代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要坚持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统一。既落实教学目标、课程设置、教材使用、教学管理等方面的统一要求,又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既要尊重传统意义上的思想政治工作中采用标准化、模式化静态分析研究对象的方法,又要遵从“互联网+”时代环境的多样性以及教育对象多变性的特点,进行全员、全过程和全方位的系统设计和创新。譬如,构建“信息采集-量化集成-需求推送-分析挖掘-可视化呈现-教育准备-教育实施-教育评估-教育优化”的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如图1),使文字、图片、视频等所有多样化信息数据都可以成为挖掘、反映学生思想和行为的认识工具,学生的多样性将得到更清晰的体现,教育者可以对不同学生的思想状态轻松把握,便于做针对性引导和教育,使“促进学生的全面自由发展”成为现实。在这个过程中,还需要设计精良的体制机制,激励教师、辅导员、技术专家、学生和社会等多样性力量共同参与,螺旋提升,协调合作。

图1 “互联网+”条件下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环

(三)坚持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结合,健全人与价值体系的关系场域

现代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教师不单是知识传授的载体,应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对各种现象的不同看法和理解。现代网络的蓬勃发展为这种建构主义教学观的实现创造了条件,“互联网+”时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由“教师为主导”向“学生为中心”转变,思想政治教育从传统的“满堂灌”教育症区中走出来,就是要尊重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和有思想、富有朝气的个体。通过“互联网+”时代的新思维和新手段,充分发挥教育者的主导性和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变单向传递为双向互动,把主要用“心”学习变为“身心”并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切实凸显“学生导向”,避免教育者话语权沦为话语霸权。在这个过程中,最关键的是要从纵横双重维度去研究学生,深化对其成长与成才问题的把握。纵向方面,要深入群体调研,借助互联网等新媒体平台和方法,以总体时间为主轴,设置心理、交往、学习等多发自变量,动态考察学生不同成长阶段的思想发展变化,探索大学生成长变化的一般规律及特定时间点易发生的影响事件。横向方面,要深入学生个体,创建学生个人成长成才数据资源库,挖掘影响大学生思维动态和思想转变的内外因素和偶然时间,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观念整体状况、一般特点、最新动向。在此基础上,坚持纵横交错,全方位动态考察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形成和发展动态,探究其中规律和影响因子,真正理解学生所思所想,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和针对性。

(四)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结合,诠释核心价值观的意蕴指向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解决新问题,显性教育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手段,具有无可替代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切实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同时引导其他课程注重传播信仰,同向同行,推进“思政课程”向“课程思政”的转变,提升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实现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相比而言,隐性教育最突出的特点是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它通过不经意和隐蔽的工作方式,对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观念、政治理论素养和“三观”给予一定指导和教育。首先,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开放性的,这对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提出了新要求,正所谓“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者要熟练掌握和应用“互联网+”时代的数据技术,尽可能地挖掘数据信息资源,增强与学生之间互动、交流,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便利性和便捷性,才能确保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实现。其次,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是间接的,是以数据为纽带,传播思政学科理论。教育者要以数据为参考,开展容易被学生接受的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教师的以身作则和学生的积极参与,传递爱与团结的正能量就会得到大幅度提升,使得学生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增强。最后,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是创新的,教育者可以建立借助诸如“学习强国”等“互联网+”时代“爆款”APP平台,让学生在数据的世界里畅所欲言,通过互动和交流,实现思想火花的碰撞,使马列主义经典理论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正进入学生的思想观念。

互联网技术的蓬勃发展,使我们无法逃避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别是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因为思想是一个人的灵魂,我们要用我们的思想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互联网+”时代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手段,增强了工作的实效性。但凡事都具有两面性,“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对此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我们既要善于捕捉新时代给予我们的新机遇,又不能反客为主,过分夸大互联网的变革作用,以线上学习完全代替线下教学,从而以“互联网+”时代的工具理性代替课堂教学的价值理性。同时,面对新的技术时代,我们要积极进行思考和总结,不能围绕“互联网+”一味地做“加法”,增强“互联网+”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实效性的本质属性和要求,要避免对网络技术过度依赖。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人的工作,“屏对屏”终究无法取代“面对面”,我们只有坚持“以人为本,互联网为用”的根本原则,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有厚度、有温度、有活力、有实效。

猜你喜欢
教育者互联网+时代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与两位美国音乐教育者的对话——记于“2015中国音乐教育大会”
道德教育者专长性的失落与重构
教育者应当不断充实提高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