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琳,景方建
(大连市第四人民医院中医科,辽宁 大连 116031)
五味是中药药性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药物都具有一定的性和味。历代药学书籍都在论述每一药物时首先标明其性味,其中药性是根据实际疗效反复验证然后归纳起来的,是从性质上对药物多种医疗作用的高度概括;至于药味的确定,则由口尝而得,从而发现各种药物所具不同滋味与医疗作用之间的若干规律性的联系。
在中医界,大家普遍以《神农本草经》为药学典籍,以《汤液经法》为方剂配伍之祖;认为在现存的中医典籍中,首次提到五味与五行、五脏的对应关系的是《内经》。但现存《神农本草经》系南北朝时期陶弘景手订之版,而《汤液经法》已早佚。此后陶氏又撰《辅行诀五藏用药法要》(简称《辅行诀》,下同),以五行学说为基本原则和方法,将药物以五行格局分类经纬,对《汤液经法》这部方剂学经典作了述要,可以说:《辅行诀》是一部总结《汤液经法》辨五脏病证组方用药的书籍[1]。在《内经》与《辅行诀》中均提到了五味对应五行、五脏和五味补泻五脏等内容,但二者内容并不相同,甚至有相反者,结论到底孰是孰非?抑或二者都有遗误?
《辅行诀》一书历代未见著录,原为卷子本,藏于敦煌千佛洞[2],20世纪初,千佛洞破封,伯希和倒运敦煌文物时选中此卷,但幸被一装车道士暗暗留下,此后售于河北张大昌先生之祖,此后该书被毁于“文革”浩劫中。现存的各种研究《辅行诀》的书大多出自张大昌先生自己的追忆本和其弟子的传抄本,各版本内容也不尽相同,笔者分析这可能与张大昌先生诵记原文时年幼,而追忆、授业时年长,故各版本内容都存在丢失、错误的可能;而对于《内经》,历代医家均认为其非一人、一时之作,且其在流传和传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因战乱、虫蚀、甚至是人为因素等存在遗失和错简。鉴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后世对《内经》《辅行诀》中关于五味对应五行、五脏和五味补泻五脏的认识和论述可能存在疏漏,甚至有颠倒、错误的可能,故著文以同诸位同道商榷如下: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内经·金匮真言论》[3]言:“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其味酸,其类草木”“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其味苦,其类火”“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其味甘,其类土”“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其味辛,其类金”“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其味咸,其类水”;《内经·宣明五气》[3]开篇即言:“五味所入,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是谓五入”。因此,现行的各版本中医药书籍中都有如表1的关系。
表1 中医院校教材中五行与五脏、五体、五味对应关系表
结论:酸是木味,苦是火味,甘是土味,辛是金味,咸是水味。
针对上述结论,笔者有以下不解:
木性以发散为主,肝性喜条达;而金性以收降为主,肺主肃降。所以在人体,肝木的生理功能表现趋势为向外、向上;肺金则向内、向下。而从药性上看:辛味药有发散的功能,其在人体的作用趋势是向外、向上的;酸味药有收敛的功能,其在人体的作用趋势是向内、向下的。由此看来,肝与酸、肺与辛在特性上是相反的,既然是这样,那肝与酸、肺与金又如何存在相应关系呢?酸又怎么称得上是木味、辛又如何算得上是金味?而且《内经·阴阳应象大论》[3]也说:“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伤筋,辛胜酸”。酸味是伤筋(肝)的,所以酸非秉木性,酸味对肝的生理功能有抑制作用,辛味与木性相同,所以辛味可以制约酸味对肝、筋的伤害。
同样的道理,苦味药能泄、能燥、能坚,即具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泻火存阴)等作用,所以临床上苦味药多用治热证、火证。因此不难看出苦与热、苦与火也是相反的,苦并不是火味。
鉴于上述原因,笔者认为:药味的“五入”并不是简单地药味与五行一一对应的关系,恰恰相反,它是按照五行相克关系对应的,也即“五入=克入”,具体如下:
表2 五味入五脏与五味“克入”五脏关系对比表
在张大昌先生及其弟子出版的各版本论述《辅行诀》的专著中都有一幅关于五脏用药法象的图(图1),此图中的化味与五行的对应关系并不符合上表中的一一对应关系,但与“克入”关系相仿而又不同。因此笔者推测:张大昌先生及弟子的众多版本可能系诵记错误,化味与五行体的关系也应当与上表的“克入”关系相符,具体如表3所示。
图1 《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象图
所属五行化味用木体化甘用火体化辛用土体化咸用金体化酸用水体化苦
将图1按照“克入”关系重新更改后如图2所示。
图2 更改后的五脏用药法象图
《内经·脏器法时论》[3]说:“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心苦缓,急食酸以收之……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心欲耎,急食咸以耎之,用咸补之,甘泻之……脾欲缓,急食甘以缓之,用苦泻之,甘补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肾欲坚,急食苦以坚之,用苦补之,咸泻之”。如表4所示。
表4 《内经·脏器法时论》五味对五脏的补泻作用
可见:表4的内容使人费解,无法以药味的作用来解释,所以笔者认为,表4各问号标注的内容有待商榷。
在《辅行诀》一书中记载了五脏的大、小、补、泻方总计二十首,其中小补、泻方是基础,大补、泻方是在小补、泻方基础上演变而来的,且不论大、小、补、泻各方均有规律可循,现试通过分析五脏小补、泻方之药味组成和药物剂量的规律,来阐明五味对五脏补泻的影响机制。
2.2.1 小补、泻肝方
小补肝汤组成:桂枝、干姜、五味子各三两,大枣十二枚。方中桂枝、干姜味辛,主散;五味子味酸,主收;大枣味甘,可缓。五味子伍大枣可奏酸甘除痉之效。该方中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辛味药∶酸味药=2∶1,辛多于酸,最终以辛味为主,功效为散,与肝德在散相同,符合五行中木的特性,所以对肝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
小泻肝汤组成:枳实、芍药、干姜各三两。方中枳实、芍药味酸,主收;干姜味辛,主散。该方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酸味药:辛味药=2:1,酸多于辛,最终以酸味为主,功效为收,与肺德在收相合,属金克木,所以可以制约肝木过于升散。
如此看来,《辅行诀》中辛、酸、甘三种药味对肝的影响作用与《内经》相同,可总结为:味辛,主散,秉木性,符合肝德在散,可补肝;味酸,主收,合金性,克木,可泻肝;味甘,可缓,解肝急。而酸甘合用可生液除痉。
2.2.2 小补、泻心方
小补心汤组成:代赭石、旋复花、竹叶各三两,豉(或山萸肉)一两。方中代赭石、旋复花味咸,主软;竹叶味苦,可坚;豉(或山萸肉)味酸,可收。竹叶伍豉(或山萸肉)可生酸苦除烦之功。该方中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咸味药∶苦味药=2∶1,咸多于苦,最终以咸味为主,功效为软,与心德在软相同,符合五行中火的特性,所以对心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
小泻心汤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三两。方中黄连、黄芩味苦,主坚;大黄味咸,可软。该方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苦味药∶咸味药=2∶1,苦多于咸,最终以苦味为主,功效为坚,与肾德在坚相合,属水克火,所以可以制约心火过于宣煜。
如此看来,《辅行诀》中咸、苦、酸三种药味对心的影响作用与《内经》不尽不同,可总结为:味咸,主软,秉火性,符合心德在软,可补心;味苦,主坚,合水性,克火,可泻心;味酸,可收,收过缓之心气。而酸苦合用可清心除烦。
2.2.3 小补、泻脾方
小补脾汤组成:人参、甘草炙、干姜各三两,白术一两。方中人参、甘草味甘,主缓;干姜味辛,可散;白术味苦,可坚可燥。干姜伍白术可奏辛苦除痞之效。该方中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甘味药∶辛味药=2∶1,甘多于辛,最终以甘味为主,功效为缓,与脾德在缓相同,符合五行中土的特性,所以对脾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
小泻脾汤组成:附子炮、干姜、甘草炙各三两。方中附子、干姜味辛,主散;甘草味甘,可缓。该方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辛味药∶甘味药=2∶1,辛多于甘,最终以辛味为主,功效为散,与肝德在散相合,属木克土,所以可以制约脾土过于壅塞。
如此看来,《辅行诀》中甘、辛、苦三种药味对脾的影响作用与《内经》不尽不同,可总结为:味甘,主缓,秉土性,符合脾德在缓,可补脾;味辛,主散,合木性,克土,可泻脾;味苦,可坚可燥,可解困脾之湿。而辛苦合用可醒脾除痞。
2.2.4 小补、泻肺方
小补肺汤组成:麦门冬、五味子、旋复花各三两,细辛一两。方中麦门冬、五味子味酸,主收;旋复花味咸,可软;细辛味辛,可散。细辛配旋复花可生辛咸除滞之效。该方中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酸味药∶咸味药=2∶1,酸多于咸,最终以酸味为主,功效为收,与肺德在收相同,符合五行中金的特性,所以对肺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
小泻肺汤组成:葶苈子、大黄、芍药各三两。方中葶苈子、大黄味咸,主软;芍药味酸,可收。该方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咸味药∶酸味药=2∶1,咸多于酸,最终以咸味为主,功效为软,与心德在软相合,属火克金,所以可以制约肺金过于收滞。
如此看来,《辅行诀》中酸、咸、辛三种药味对肺的影响作用与《内经》不尽相同,可总结为:味酸,主收,秉金性,符合肺德在收,可补肺;味咸,主软,同火性,克金,可泻肺;味辛,可散,可解肺金过滞不宣。而辛咸合用可开郁除滞。
2.2.5 小补、泻肾方
小补肾汤组成:地黄、竹叶、甘草各三两,泽泻一两。方中地黄、竹叶味苦,主坚;甘草味甘,可缓;泽泻味咸,可软。甘草伍泽泻可奏甘咸除燥之功。该方中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苦味药∶甘味药=2∶1,苦多于甘,最终以苦味为主,功效为坚,与肾德在坚相同,符合五行中水的特性,所以对肾的正常生理功能有促进作用。
小泻肾汤组成:茯苓、甘草、黄芩各三两。方中茯苓、甘草味甘,主缓;黄芩味苦,可坚。该方药物剂量比例关系为:甘味药∶苦味药=2∶1,甘多于苦,最终以甘味为主,功效为缓,与脾德在缓相合,属土克水,所以可以制约肾水过于泛溢。
如此看来,《辅行诀》中苦、甘、咸三种药味对肾的影响作用与《内经》不尽不同,可总结为:味苦,主坚,秉水性,符合肾德在坚,可补肾;味甘,主缓,同土性,克水,可泻肾;味咸,可软,润过坚之肾。而甘咸合用可除燥。
由此看来,《辅行诀》五脏小补、泻方制方法度严谨,符合五味作用机制和两味合化的治疗意义,所以印证了五味与五行、五脏的“克入”关系;同时也说明了《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象图中所示的化味与五行体的关系也与“克入”关系相同。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内经》中五味入五脏的含义并不是简单的一一对应,而是“克入”;张大昌先生及其弟子出版的各版本论述《辅行诀》的专著中所列的化味与五行体关系有误记的可能;《内经》中关于五味补泻五脏的内容不符合五味的作用机制,所以有缺失和后人误补的可能;《辅行诀》中关于五味补泻五脏的内容符合五行生克规律和五味作用机制,且药物合化的作用与临床相符,所以《辅行诀》中所列的五味补泻五脏更具说服力;《辅行诀》五脏小补、泻方的药味选择和制方规则可以印证化味与五行体的关系与“克入”关系相符。
以上拙见愿与诸位同道共同商榷、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