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伊依
学校旁的小小公园里,放学后总少不了我的身影。
刚入其中,远远地瞅见一座简陋的木头亭子,架在一个大坑上。我拿了一根长长的树枝,把叶子都摘干净,除了顶头的那些——这是游戏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奔到大坑旁,在比亭子矮些的位置,一屁股坐下,用力一甩木条,这就是我幼时天真烂漫的想法:钓鱼。坑底下尽是些枯枝败叶,可能有些小松果。可那时的我却认为坑下有许多“小鱼”,总是一本正经地端坐着,玩上半个小时。
记得有一次,我看到了一颗很大的松果,便绞尽脑汁想得到它。将“鱼钩”顶端拴上一个小圆弧后,就迫不及待地甩了下去。移到正上方后,开始降落了。圆弧一斜,松果上来了!只可惜我心太急,中途就把它不小心丢了下去。甩到更远处,再一次地尝试,唉!又失败了。松果掉落到更远的地方。气急败坏的我,使劲去够松果,还得往前,再往前点儿——“啊!”我差点儿掉到大坑里,幸亏底下有块大石头,我扑通就坐在了那上面。哎?坐在石头上后,却能够到松果了。最终,果子到手了。
一般在“鱼塘”边玩过后,我会气喘吁吁地奔过木亭,大步跨过亭子的台阶,因为那里有条裂缝,缝里面全都是蜘蛛网。到另一侧后,就直奔目标——上方长满绿叶的“方格子架”。我是通过它的外貌这么称呼它的:大概也就两到三米的高度,由许多个木头方框组成,本是绿植缠绕的地方,却被我当成了攀登架——目的自然是为了摘顶端的小花。有绿叶,就难免会有虫子。记得有一次,我照常爬架子时,见到一只大虫子,这可令我乱了手脚。只听一声尖叫,我手忙脚乱地往下蹿,离地面还有半米就要跳。对于那时小小的我来说,这半米可是一段很高的距离。但我顾不了那么多,砰!就跳了下来。我心有余悸,从此以后总是会全身喷满了驱蚊水再来造访。
木头亭子的右手边,有曲折交错的灌木丛,极像一个迷宫。刚上一年级时,我就和同学一起“探险”过。我们说好,在一刻钟内,走出迷宫,到达那头“出口”,就算“探险”成功。可是,说起来简单,前进的过程中,我们却往往会被杂草、小虫与看似纯良无害的叶子干扰,乱了心神,迷了方向。
第一次嘗试,我们匆忙选择了不同的路线:我走右边,她在左边。结果都被堵在了迷宫里,失败了。第二次,出师不利的我们全神贯注地一起走着,可都走了大半了,我们竟又进入了一个死胡同,不得不原路折回——还是走错了。第三次我们吸取了教训,没开始前,先“明智”地观察了一下路线,才兵分两路迈步。战胜被虫子吓得嗷嗷乱叫,一不留神踏进草堆儿等诸多挑战后,终于成功走出迷宫会合了!
木亭下,钓上了童心,摘到了欢乐。
虽然往时的童真已如逝去的流水,一去不回。但木亭下,流淌过的那些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却将永远铭记在我的心中,永远令我怀念……
指导老师·刘 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