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

2019-08-27 20:50赵宏亮
管理学家 2019年6期
关键词:危险化学品高校实验室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家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增大,各地高等学校实验室规模得以前所未有的扩大。化工类院系开展教学、科研实验离不开危险化学品的使用。危险化学品种类繁多、性质复杂,如果疏于监管,就成了藏在高校里的一顆定时炸弹,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屡见不鲜。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规范化管理势在必行,如果不能保证人的安全,一切科学研究不过是水中花,井中月。针对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现状,探讨了危化品管理的方法与对策。

[关键词] 高校实验室 危险化学品 实验室安全

中图分类号:TQ086.52 文献标志码:A

一、概述

根据国务院《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中的定义,危险化学品指具有毒害、腐蚀、爆炸、燃烧、助燃等性质,对人体、设施、环境具有危害的剧毒化学品和其他化学品[1]。原国家安全监督管理总局等十部门公告的《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版)》中列明危险化学品共2 828种,并按照物理危险特性分为爆炸物、易燃气体、气溶胶等16类,按照健康危害特性分为急性毒性、皮肤腐蚀/刺激、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等10类,按照环境危害特性分为危害水生环境——急性危害和危害臭氧层2类。

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屡见不鲜。2015年12月18日上午10时10分许,清华大学化学系何添楼二层的一间实验室发生氢气泄漏,引发爆炸,一名正在做实验的博士后当场死亡[2]。2018年12月26日上午9时33分许,北京交通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实验室发生爆炸燃烧,造成3人死亡,事故直接原因为搅拌机中的镁粉和磷酸在搅拌、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被搅拌机转轴处金属摩擦、碰撞产生的火花点燃爆炸,继而引发镁粉粉尘云爆炸,爆炸引起周边镁粉和其他可燃物燃烧。

“人命关天,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这必须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习近平曾对安全生产作出这样的批示。“不以生命为代价”应是开展一切科研活动的前提,如果不能保证人的安全,那么科学研究不过是水中花、井中月,没有任何意义。在危险化学品的购买、使用、储存和废气处置等环节上均可能存在安全隐患,任何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导致不可逆的影响[3]。目前,国内各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工作的开展进程不一,有的高校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系,有的高校则处于起步和摸索阶段。

二、危险化学品的特点

危险化学品的采购方式较为分散,管制类化学品需要通过相关部门审批后才能采购;非管制类又分为国产和进口化学品,国产化学品的采购方式包括自行采购、招标采购和平台采购,进口化学品又分为国外进口和国内现货。多样化的采购方式和管制要求给危险化学品的规范化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由于科研实验灵活性较强,所需危险化学品通常数量较少,但时间要求比较迫切。所购危险化学品使用周期较短,有的甚至一次性就全部消耗完,使用频次高,导致监管难度较大。参与实验的老师学生较多,很难做到随时记录并保持准确,无法进行管理及使用情况的有效监管,可能存在老师自行违规处置废弃危险化学品的问题,部分违规处置的危险化学品甚至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现状分析与对策建议

(一)“要我安全”与“我要安全”

在尚未形成实验室安全文化前,高校的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更多停留在“要我安全”的阶段,“要我安全”具有被动性。职能部门出台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相关制度,下发相关通知和要求,开展安全检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减少了安全隐患,保证了安全。但内因起决定性作用,外因只有通过内因才能发挥作用,“要我安全”和“我要安全”矛盾的统一,是实现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目标的根本。部分实验人员在思想上被动地执行着制度要求,自我保护意识不强,在安全问题上走形式,存在侥幸心理和长期习以为常的不安全操作等,使安全工作留有“死角”。

实验室安全文化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个形成、积淀与发展的过程。在开展危险化学品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时,不应忽视实验室安全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组织多样化、常态化的安全宣传活动,不断向实验人员灌输实验室安全理念,逐步实现实验人员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

(二)规范化管理的第一步

一些高校的危险化学品以前没有进行过学校层面的统一管理,而是由各实验室自行采购、自行管理,因此要实现危险化学品的规范化管理,首先就要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削减库存。实验室危险化学品较多的情况下,靠人工清点和记录化学品台账效率较低,依托信息化系统可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仿照固定资产的管理模式,为每瓶化学品张贴二维码标签或RFID电子标签,并配合信息化系统生成电子台账,实现从采购、储存、使用到处置的全流程监管[4]。RFID技术无需与目标进行光学或者机械接触,只需在危险化学品的容器上张贴电子标签,RFID读码器就可以实现通信,快捷高效地对化学品进行定位、盘点化学品。摸清危险化学品的存量后,应结合实际需求进行分析,尽快削减不必要的库存,对购买年代较早、已失效、标签信息损毁等化学品进行报废处置。

“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是危险化学品管理中常常提到的概念,在采购、验收、使用、处置中任何一个环节的监管缺失都无法构成全生命周期管理。危险化学品既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关注重点,同时也是审计关注的重点,验收环节是危险化学品管理的难点之一。危险化学品采购量大、采购频繁,绝大多数高校的管理方式都是由科员人员自行验收,如此就造成了危险化学品库存量失去实际监管的问题。如果采用上述方法,为每瓶化学品张贴二维码或RFID电子标签,并在报废处置时对标签信息进行核销,则可以相对准确地掌握危险化学品的实际存量情况。

(三)增加采购频率,降低采购数量

部分管制类危险化学品是教学、科研实验中常用且必需的,而由于审批周期长等种种原因,其采购周期较长,这就造成实验人员倾向于采购超过其实际需求量的化学品,从而形成大量危险化学品囤积在实验室内的情况,多余的化学品长期不用又疏于管理,加之实验室人员流动性较大,久而久之一些实验人员在需要使用某种危险化学品时,并不知道所在实验室可能还有较多存量而再次购买,造成实验室内不必要的危险化学品存量。

建议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采购统一由学校进行管理,可以依托信息化管理系统,将采购行为与库存进行关联,减少不必要的采购,把好危险化学品的入口关。同时,高校应加强与政府管理部门的沟通,提高管制类危险化学品采购审批的效率,增加采购频率、降低采购数量。也有高校采取一次采购,要求试剂公司多次配送的做法,从而降低校内的危险化学品存量。

(四)废弃危险化学品的处置

废弃的危险化学品由于具有腐蚀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等危险特性,可能影响人体健康或对环境造成污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倾倒、堆放、丢弃、遗撒固体废物。但是在实际中,由于实验室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将属于危险废物的实验耗材混同生活垃圾丢弃,或直接排入下水管道的情况普遍存在。高校实验室危险废物的处置方式主要是自行处置和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公司进行处置,自行处置需要学校建设废液处理系统,委托第三方处置是绝大多数高校的选择。

各地有资质的危险废物处置公司数量较少,处置能力普遍不足。以北京地区为例,目前全市高校、科研院所的危险废物处置主要依赖于北京金隅红树林环保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环保处置,逢重大节日、会议期间则暂停处置,因此各高校常有实验室危险废物不能及时运离学校的情况,形成安全隐患。

危险化学品使用的源头减量化是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的重要举措[5],在实验室产生的危险废物中,因过期失效需要处置的危化品占一定的比例,既增加采购成本,也需要专门的费用处置,属于双重浪费。应加强危化品的采购预算,建立实验室或课题组间的危化品共享机制,从源头上减少实验室危险废物的产生量,节约教学科研经费。同时应积极探索绿色实验新方法,减少实验过程中实验室危险废物的产生。基于绿色化学的指导思想,最大程度降低化学实验造成的环境污染,国内、外化学界近10年来不断推进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通过仪器的微型化和试剂的微量化(用量一般不抵常规实验的10%),极大地减少了实验废物的产生,同时还能缩短实验时间,降低实验成本。提倡系列化实验理念,即上一个实验的产物作为下一个实验的反应物,既控制了实验废物量又提高了实验的效率。另外,还可以采用多媒体系统模拟仿真手段进行实验。

四、结语

实验室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集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各种因素为有机统一体,包括实验室准入管理、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生物安全管理、辐射安全管理、实验室废弃物安全管理、仪器设备安全管理、水电安全管理、安全设施建设、实验室内务管理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工作。高校应根据本校的实验室特点及实验室安全管理发展阶段,制定相適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避免实验室安全“一管就死一放就乱”。

参考文献:

[1]林清强,林凤屏,王正朝,等.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J].实验室科学,2018(4):221- 223.

[2]高玉坤,王树祎,张英华,等.高校实验室气瓶安全标准化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7,34(5):259- 262.

[3]李恩敬,黄士堂,何平,等.实验室危险化学品事故影响与管理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5):266- 268.

[4]孟令军,李臣亮,姜丹,等.高校实验室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9,36(2):178- 180.

[5]赵宏亮,卢凡.高校实验室危险废物管理问题与对策[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35(7):255- 258.

★科技部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专项课题《实验材料资源管理与利用规范化研究》(项目号:2017DDJ 1ZZ11)北京市高等教育学会技术物资研究分会课题项目“高校实验室建设与规划研究”(编号:J SWZ201812)

猜你喜欢
危险化学品高校实验室
化工行业危险化学品的安全管理
对当前进出口危险化学品检验监管的几点思考
高校实验室建设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对策研究
关于平衡高校实验室使用频率与安全指数的思考
高校实验室安全与学生认知情况的现况分析
高校实验室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构建分析
系统论视域下的高校实验室发展探讨
浅谈工程安全评价中引入安全监测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