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燕华
[摘 要]读与写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我们需要从文本特质、学生认知规律入手,以独具匠心的创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智慧。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提炼线索,为实施创意读写提供抓手;通过体验形象,为实施创意读写奠定基础;通过技巧点拨,为实施创意读写提供方法;通过依托空白,为实施创意读写另辟角度。
[关键词]读写结合;提炼线索;体验形象;技巧点拨;依托空白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22-0050-02
阅读是学生从文本中获取知识信息、体悟思想内涵、洞察写作方法的重要途径,是典型的输入性活动。这就决定了阅读材料的选择决不能率性而为,而需要精心选择、巧妙处理。写作是运用积累的语言、洞察的技巧,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表达出来的过程,是典型的输出过程。那如何才能链接读写之间的内在关联,让学生在创意性读写实践中提升语文核心能力呢?
不同的读者对相同的文本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感受。因此,教师需要在学生厘清文本的过程中进一步优化他们的认知体验,引领学生从不同的维度和视角对文本进行深入思考,并相机渗透相关的阅读策略。阅读结束之后,教师还可以借助于不同的悬念强化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引领学生深入分析文本的根本立意,进一步优化学生的写作思路。
如《“你必须把这条鱼放掉!”》这篇文章讲述了父子二人围绕着是否该放掉鲈鱼的问题进行了对话,教育学生要从小养成遵守规则的意识。教师可以紧扣作者对父亲的言行产生的情感变化,相机引入有创意的阅读策略,引导学生梳理出“放鱼前、放鱼时、放鱼后”的思维导图,并将学生进行分组,每组确定一个核心任务,通过小组合作补充思维导图中空缺的部分,最后再解释事件所揭示的价值,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相机说出自己的所见所闻,并最终写出感想。
整篇课文以作者对父亲言行的不解和矛盾为线索,直到最后作者领悟到父亲的良苦用心并心存感激。这种先对自身行为认知不足而后却有所体悟的创作思路,对于学生构思文本、选择素材、把握重点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是引领学生进行感知与思考的绝好素材,教师可引领学生在类似的主题下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实践训练,在创意性的思维下进行语言表达。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阅读教学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能激发学生内在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创意读写的推进与落实就需要我们教师开掘出教材的潜力,探寻出读写之间的生成点,力求紧扣文本语言的动情之处、优美之處、思维疑惑之处,将写作技巧和写作策略融入其中,从而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更为学生之后的写话奠定基础。
以教学《鞋匠的儿子》一文为例,在预习环节教师要求学生收集故事文本的背景资料以及林肯的生平资料,在交流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围绕着“我眼中的林肯”展开探讨,相机提炼出与人物品质相关的词语:坚韧、勇敢、智慧、民主、平等……围绕着收集的资料,学生对文本中“鞋匠的儿子”这一独特的人物身份有了更加深入的感知与体验,从而构建出全面而深刻的人物形象。随后教师再进行引导与点拨,并借助多种问题促发学生的思考:林肯在贫穷时是怎样面对人生的?他又是怎样努力的?你觉得为什么林肯会形成民主平等的高贵思想?……在这些综合性、思考性问题的牵引之下,学生对文本内容以及资料的把握就不再停留在提取资料的浅层次维度上,而是在提取了信息之后进行了综合性的思考感知,为构建、体验更加鲜明的人物形象奠定了基础。为此,教师在教学“参议院陷入了一片静默”时,就可以引领学生进行想象再现:静默时的参议员都在干什么、想什么?在课堂结束之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尝试以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人物为主角,借助于具体的言行来揣摩人物的内在心理,并紧扣人物的形象来进行创意性实践写作。
每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用文字的方式记载和传播的,可以说文字不仅仅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更是孕育和蓄积民族文化的容器。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不能让学生只停留在理解文本内容的层面上,而要引领学生运用研读的思维去感受文本中蕴藏的言语之美、结构之美、方法之美。这需要教师根据文本的不同体裁、不同风格选择相应的教学策略,将学生的思维浸润在文本内核之中,让学生在深入感知语言内蕴的基础上洞察作者所运用的写作方法,并将其作为创意读写的方法支撑。
如《庐山的云雾》这篇写景文的整体结构就异常清晰,第一自然段首先总结再现了庐山之美和云雾之多,第二、第三两个自然段分别从千姿百态和瞬息万变两个角度具体描写了庐山云雾的独特形态,最后一个自然段则表达了游客流连忘返的感受。在这一篇课文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从感知语言、理解语言、积累语言和运用语言方面展开教学。诚然,这种基于文本语言特色视角下的读写结合,对学生敏锐捕捉语言、大量积累语言和巧妙运用语言的能力会形成一定的促动,但长此以往,学生的思维必然会受到一定限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怎样才能实施创意读写,再次推进学生表达能力的发展呢?教师可以从语段内部语言之间的内在关联入手,结合具体的文本语境,激发学生的想象意识,丰富学生的认知体验,并尝试将文本语言所描绘的景象转化成鲜活的画面,在动静结合中对文本的语言进行调整与重组,让学生在创意读写的过程中进行表达。
其实说到底,所谓“创意读写”就是要用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读”和“写”,改变学生的表达体验和读写方式,让学生以更加积极的思维融入文本的语言和表达方法中。这就决定了教师在文本解读时、在遴选方法时、在甄别切入点的过程中都应该有属于自己的创新方式,为学生开辟出更为精准、更为高效的统整性学习方法,让学生在极具创意的读写实践中提升认知和表达能力。
以《螳螂捕蝉》一文为例,这篇课文是一篇典型的套嵌式文本,即所谓“大故事中包含小故事”。在常规性思路下,很多教师都会从文本的整体性视角出发,引领学生初步感知并概括出大故事的主要内容和情节轨迹,然后再感知其中少年所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并找准两个故事之间的融合点和交汇点。这样的教学其实也顺应了基本的文本表达思路。但如此正统而常规的思路自然是无法真正实施创意读写的,尤其是写的实践更将流于俗套。在创意读写理念的支撑下,在教学这篇课文时,教师首先从少年所讲述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小故事入手,拓展补充了文言文版本的内容,让学生在诵读与积累的过程中深化语言储备;随后,教师引导学生以这个小故事为抓手,着力思考:少年为什么要讲述这个故事给吴王听?他会怎样讲述这个故事?这与劝说吴王有什么关系?这几个问题分别指向了小故事的价值、人物语言再现以及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感知等不同的维度。学生在深入感知文本内容的同时,教师就相机巧妙地从中选择了语言表达训练的创意读写实践:你觉得少年会怎样讲述这个故事?将少年讲述时的语言完整地写下来,并从少年的角度尝试进行“故事劝说”的实践演练。
读与写始终是促进学生语文核心能力增长的重要板块,但我们不能局限在常规思维下,而需要从文本特质、学生认知规律入手,以独具匠心的创意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智慧,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高度发展。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