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学方法,有一个最经典的判断是“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初中语文教学中,教法研究是一个永恒的主题,研究初中语文教学法,可以有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前者决定了教学方法研究的高度,后者决定了教学方法实施的效度。
一、宏观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法研究
部编教材由教育部组织专家,基于对语文教学需要的理解,精心研究教学主题,精心选择课文。研究表明,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教学设计有许多亮点和新变,如双线组织单元内容;单元导语、课文预习导读和习题的设计情境化;加大课型区分;把课外阅读纳入教学体系;重视精读之外的其他多种读书方法;在读写结合上做得更务实。这些设计上的新变,有利于提高“语文核心素养”,符合课程改革的方向,让教材好用、实用[1]。
于这样的宏观视角之下,研究语文教学法,笔者获得了这样的几点认识:一是语文教学法的研究,要基于教材而进行。初中语文教材经过了这么多年的改革,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对统一的思路,那就是在一组文章的教学中,凸显出某一个主题,其通常是以单元的形式出现的,因此,无论是沿袭已有的教学法,还是创新出新的教学法,都需要基于教材的这些特点而进行;二是语文教学法的研究,要基于学生而进行。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法,都无法回避一个基本点,那就是教学法运用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法运用要想取得预期的效果,就要对学生进行重点研究。比如说初中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会表现出什么样的特点?经历了小学六年学习的学生进入初中之后,他们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会有哪些先前经验?对语文学习是否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对语文学习方法的掌握是否存在一些不足?這些问题的研究实际上都是教学法研究的基础,忽视了对这些问题的关注,那对语文教学法的研究,无异于建造空中楼阁,是无法取得实效的。
例如,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中有《我的叔叔于勒》一文,这类课文通常需要建立“品味.感悟.反思”阅读主题,于是我们应当让学生在这一小说的阅读中,认识到这样的几个方面(这实际上就是教材分析的过程):
首先是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就是读生活。小说被称作是“生活的教科书”,让学生在阅读小说的过程中认识生活,是教法研究的基本取向。《我的叔叔于勒》中的“那时家里样样都要节省,有人请吃饭是从来不敢答应的,以免回请;买日用品也常常买减价的”。在解读这些文字的时候,我们以为首先要通过这些文字的表述,建立相应的生活表象,这样对文本解读更有帮助。
其次是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就是读作者。引导学生站在作者的角度解读教材,是小说教学的最基本的方法之一。站在作者的角度,意味着学生要能够走入文本,要能够“设身处地”,而事实上这一教学方法在小说教学中确实是能够发挥重要的作用。《我的叔叔于勒》一文中,站在“我”的角度想想生活的艰辛,多少能够理解“父亲”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实际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替“父亲”的“虚伪”叫屈:当一个父亲难以承受家庭压力而对兄弟有所指望的时候,自然会有课文中父母的表现。虽然可恨,却也可怜!笔者以为学生能够有这样的判断,本质上也是能够在教师有效的教学引导之下进入作者内心的表现,客观上证实了引导学生走入作者的教学方法是有效的。
再次是认识到读文学作品就是读自己。在文学作品的解读中读出自己,实际上让学生将自己的生活感受与文本进行比较,又或者是寻找文中所能够描述到的自己生活中的影子。《我的叔叔于勒》中笔者也常常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文中的“我”,你是否会期待有于勒这样的叔叔?基于上一点提到的例子,笔者也引导学生反思:人性中的哪一面,决定了像“我”父母这样的人并非个例?这些问题的提出,都让学生能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
二、微观视角下的初中语文教法研究
作为一线的普通教师,又如何理解教学法,内化教学法呢?初中语文教学正改变传统的单一的课堂授课形式,以学生自主参与活动为特征的语文活动课(其背后就是活动教学法的思想)正异军突起,并以其生动活泼、切实有效而得到学生的欢迎。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而语文教学的改革不得不引起我们对语文教法与学法的重新思考[2]。
例如,这里可以看一个“活动教学法”例子。《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部编本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我”对先生行礼常常是被容易忽视的一个细节;我在学习中问“怪哉”之类的问题,常常会引发初中学生的兴趣,譬如有学生奇怪:为什么先生会“似乎很不高兴,脸上还有怒色”呢?于是笔者尝试采用活动教学法,去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如果自己是文中的“我”,或者“先生”,那在那样的情境中可能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于是课堂上出现了这样的活动:扮演学生的“我”向“先生”行礼,“先生”则和蔼地答礼。问两个角色分别是什么心态?“我”答:有些认真,也有些逆反,因为我不知道先生能够给我带来些什么。“先生”则答:有些惶恐,因为我不知道古代私塾先生应该是什么样的。后来扮演先生的学生通过多方搜寻资料,知道了古代私塾先生的一些特点,譬如知识往往多于一般人,又如非常严厉,戒尺通常是不离手的,是会真正地打学生的……
再如问问题的那个情节。“我”问: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有的扮演的学生一脸认真;有的扮演的学生则有些戏谑……哪种反应是合理的?笔者引导学生思考,学生说出了不同的理由。且不说理由是否合理,就说学生各抒己见,就已经说明了学生进入了认真思考的状态,这也说明了通过活动来引导学生对文本深度思考的教学方法是非常有效的。
同样在上《背影》一课时,让同学模仿父亲跳下月台,穿过铁道,爬上那边月台的整个过程,学生就自然而然理解了“我的眼泪很快流下来了”的原因。
活动教学法重在为学生设计活动,通过活动来让学生获得对文本的理解。相对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而言,活动教学法,更侧重于让学生通过活动来收获体验。这里的体验主要是面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而言的,而语文学习过程要想体现出人文性,就必须激活学生的情感。我们都知道,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强调在语文教学中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引导学生充分发掘和体验语文课文中的情感,从而实现提高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的目的。所以,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结合文章内容,善用情境教学法把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进入语文教学的最佳境地[3]。
于是我们就发现语文学习过程中可能存在的一些关系:学生通过活动来获得体验,通过体验来升华情感,通过情感的升华来获得对文本的人文性感知,于是就达成了語文教学的目标。
三、对初中语文教法研究的深入反思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进行教法研究,需要在宏观与微观两个视角下进行。其实我们也清楚,选择教法,对教法进行研究,都是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语文知识,而这是走向核心素养培育的基础。在研究教法的时候,我们还必须思考理想的语文课程知识应该是怎样的,语文课程知识事实上是怎样的?这是语文课程知识建设必然要面临的问题。
有同行在教《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时候,别出心裁的采用了一个方法,那就是在课文解读之前,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家人、至亲,说说他们之间的关系。笔者在借鉴这一教学方法的时候,发现初中学生对这个话题非常感兴趣,他们对自己父母的兄弟姐妹,以及生活中的一些事情,都有直观的感受。不少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都提到了自己的亲人对自己家的帮助。而在学生举出这些例子的时候,彼此都会看似很自然地让他们说说自己在说这些事情的时候,内心的想法。实际上好多同学的想法都比较一致:一是感激,二是幸运。也就是他们会感谢亲人的帮助,同时也感觉有这样的亲人比较幸运。后来在学习《我的叔叔于勒》这篇课文的时候,学生在看到课文中的情节发生了“翻转”之后,其实好多同学的心情是复杂的,他们固然痛恨文中的父母势利、虚伪,但同时又感觉到他们很可怜,因为“在希望破灭的情况下,可能每个人都会表现出人性中不光彩,甚至是丑恶的一面”——这句话是学生自己说的,到时在课堂上让课堂冷场了好几十秒,这说明这样的评价引发了所有学生的思考,这种思考不管对错,在笔者看来都是有价值的。这样的价值体现,某种程度上讲,正是得益于对教学方法的研究。
如上所说,语文知识的积累,是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落地的基础,因此有效帮助学生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就是语文课程知识的基本价值,也是语文课程知识建构的基本标准。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开始走出学科知识的窠臼,向具有语文学科独特性的语文方法性知识建设迈出了积极的一步[4]。这样的一步的迈进,对于教法及教法研究是有重要意义的。某种程度上讲,站在部编本语文教材编写者的角度,去思考教法的选择,对教法进行研究,才是根本之根本。
参考文献:
[1]杨伟.论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阅读教学之新变[J].课程.教材.教法,2018.
[2]冯胜本.初中语文教法与学法之浅见[J].教育研究,2011(5):8-8.
[3]常乐融融.巧用情境式教学法促进初中语文教学[J].中国教育学刊,2017(07):110.
[4]靳彤.不可化约的语文方法性知识——兼评统编本初中语文教材[J].课程.教材.教法,2018,v.38;No.414(04):46-53.
朱文霞,江苏省常熟市外国语初级中学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