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本文以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戏剧篇目《雷雨》《窦娥冤》《哈姆雷特》为例,结合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现状和课堂教学实际情况,分析了在高中语文戏剧教学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并结合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针对戏剧的特色提出相应解决方法,以期最大限度发挥戏剧艺术的魅力并对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有所助益。
关键词:高中语文 戏剧教学 雷雨 窦娥冤 哈姆雷特
传统概念上,戏剧是指以语言、动作、舞蹈、音乐、木偶等形式达到叙事目的的舞台表演艺术的总称。文学上的戏剧概念是指为戏剧表演所创作的脚本,即剧本。而戏剧,也是高中语文四大文体之一。
1.选文方面
作为高中语文教学四大文体之一,戏剧相对于小说、散文、诗歌选文数量少,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来看,仅必修四安排了戏剧教学选取了《雷雨》《窦娥冤》《哈姆雷特》三篇,虽然有选修课本以戏剧为主题,但实际教学中迫于高考压力和教学时长限制,选修教材只会选择性进行学习,甚至直接放在一边置之不理,必修教材才是日常教学的重头戏,而仅有三篇的戏剧教学选文数量稀少导致戏剧教学处于边缘化状态。在将戏剧编选进教材时,由于受篇幅和教学规划的影响,均只选取了完整戏剧的部分内容。其中,《雷雨》节选了原戏剧中的第二幕,《窦娥冤》节选了原戏剧的楔子和第一、二、三折,《哈姆雷特》节选了原戏剧的雷雨之夜,都是原戏剧中的高潮部分和经典情节,但受篇幅限制不具有完整性导致在实际教学中无法让老师和学生完整感悟戏剧的魅力,出现老师教不好、学生学不好的尴尬局面。
戏剧按性质分为喜剧、悲剧、正剧三大类,然而人教版选取的三篇戏剧都是悲剧。所谓悲剧,指描写主人公因和现实环境的冲突,或因本身的过错而失败、受难以致毁灭的一种戏剧。悲剧的戏剧冲突表现为:正面主人公所追求的进步理想或所从事的正义事业,在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为强大的现实势力阻挠而不能实现,最后以主人公的失败、受难或毁灭告终;或主人公虽不是英雄人物,甚至有严重缺点,但他要实现的某种希望还有合理因素,却因受到恶势力的打击而失败、受难或毁灭。《雷雨》以繁漪、鲁侍萍疯了,周萍举枪自尽, 周冲、四凤被雷击死而告终。《哈姆雷特》中最后哈姆雷特用毒剑杀了新王,自己也毒发身亡郁郁而终。《窦娥冤》以窦娥临刑前,满腔悲愤的窦娥许下三桩誓愿:血溅白练,六月飞雪,大旱三年。果然,窦娥冤屈感天动地,三桩誓愿一一实现,戏剧也以著名的窦娥临终三怨而终结。根据语文新课标对培养人提出的“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应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然而悲剧曲折的戏剧情节容易引起学生情绪低沉产生对戏剧教学本身以及相应社会现象和价值观的反感情绪,不利于塑造学生高尚情怀、培育积极向上的价值观。
曹禺在创作《雷雨》时,以1925年前后的中国社会为背景,描写了一个带有浓厚封建色彩的资产阶级家庭的悲剧,于1934年发表问世。《窦娥冤》是元杂剧戏剧家关汉卿创作并刊行于《万历十五年》的戏剧。《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亚创作于1599年至1602年间的一部作品。从时间来看,这三篇戏剧创作时间距今久远,不具有时代性和典型特色。在语文新课标中要求应坚持反应时代要求,在课程构建时要注重时代性,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戏剧被称为“生活的百科书”是一定时代和特定背景下的生活倒影,每一时期都有特定的文化背景,具有独一无二的特色,时代久远的戏剧作品容易导致学生无法准确理解和把握其表达的核心内容和思想主旨。
2.教学方面
在整个高中语文教学中,戏剧教学仅有三篇,可谓沧海一粟,这也导致教师在教学时无规律可循,缺乏相关教学经验。三篇戏剧都以欣赏为主,《雷雨》、《哈姆雷特》都是略读课文,只有《窦娥冤》为精读课文。数量稀少、经验匮乏导致戏剧教学处于荒漠边缘化地带的状况,加之教师的个人经验缺乏、学生对戏剧兴趣不够浓厚极易出现老师不会教、不想教,学生不会学、不想学的尴尬局面。
在具体篇目的实际教学中,我选取了部分优质教学设计对戏剧教學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从教学目标看,多为了解戏剧文化、鉴赏情节、剖析人物、品味语言;从教学重难点看,多从教学目标出发,具有相似之处,主要是通过具体情节或语言分析来感悟语言或人物形象及主题。从教学时长上看,多为一课时,唯独《窦娥冤》一文课时相对多。从课后作业上看,多为继续阅读加深对剧本情节的体会和理解,再次感悟形象。教学形式单一,内容处理方式平淡,没有完整突出戏曲文本的特点。
受传统教学方法影响,目前语文课堂教学依然多以讲授法为主,主要通过老师向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述形式开展教学。而戏剧则是具有丰富情节和丰满人物形象的舞台艺术作品,需要带入体验者的丰富情感和独特感悟,仅凭老师一人唇齿之力显然无法将戏剧作品的精粹表现的淋漓尽致。学生带入感不强,自然对戏剧本身和情节内容产生不了浓厚的兴趣。
3.课后作业设置方面
课后作业是对课文抓点训练升华的过程,具有针对性、实用性、探究性的特点。《窦娥冤》、《雷雨》、《哈姆雷特》三篇戏剧的课后作业设置则多以人物分析、情节赏析、语言感悟等鉴赏类为主。只有《窦娥冤》课后第三题设置为和程砚秋改编版《六月雪》作对比,感受不同结局的窦娥命运,《哈姆雷特》课后第三题设置为上网阅读全剧和搜集有关《哈姆雷特》的演出和研究情况。可以看出,在课后作业设置上缺乏探究性,并且不具有针对戏剧作品特色的探究。一部优秀的戏剧作品,首先是作为剧本而出现的,那么它的最大特色和意义在于如何演绎出来。课本选取的这三篇戏剧都是经典作品,且前人已经演绎出了精彩的影视作品,更加直观形象、趣味生动的展现了戏剧的魅力。虽然多元化语文教学有时候迫于课堂时间限制,不能完全展现,但是课后作业则为丰富的戏剧教学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窗口。通过课后作业的形式,加强学生对戏剧的了解丰富学生对戏剧文化的体验和感受,使学生充分领略戏剧文化的独特魅力。
4.原因
在当今教育形势下,高中日常教学的重心依然是服务于高考。纵观近年来高考语文全国卷以及各地自命题语文卷,戏剧出现的频率几乎为零,显然戏剧知识不重点考察,在高考中戏剧也处于荒漠边缘化状态。然而实际中日常教学的指挥棒就是高考,既然高考不考那么学生和老师自然也不愿将过多的精力投入其中,甚至直接放弃,对戏剧采取忽略态度。虽然“减负”已经被提倡很久了,但高考制度没有改革,高中生学习压力依然很大。学生和老师只能根据高考的标准和要求来指导日常学习,所以从时间和精力上都限制了对戏剧文化的了解。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但戏剧多情节复杂、跳跃性强、台词冗长且涉及大量时代背景相关的诗词典故,需要对戏剧文化的丰厚积淀和戏剧个体的时代背景的了解。所以,极易出现学生对戏剧不感兴趣,不愿意学的状况。同样,老师对戏剧文化缺乏充分了解,不知道如何教学,不知道如何教好,导致戏剧教学源头上的匮乏。
戏剧是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一个丰富的艺术宝库,它不仅是一门文学艺术,更是一个舞台表演的综合艺术。因此,戏剧教学应该抓住戏剧特色充分体现戏剧艺术的独特魅力。
语文新课标提倡注重构建开放、多样、有序的语文课程。随着多媒体、信息化进入课堂,戏剧教学也应该随着时代变化,结合学生特色和实际教学情况丰富戏剧教学。可以采取:
表演形式生动教学,既可以加深学生对戏剧文本的理解和个人体验,又充分展示了学生的个性特色,同时也与课标所倡导的“以生为本”相吻合。在学生自我解读并表演的基础上既可以使课堂教学更加生动、形式不拘泥,并对学生的个人素质进行了拓展;课例探究式教学,在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师生共同预习并探究,在充分查找资料、自学解读文本的基础之上,设定固定主题如窦娥之悲、哈姆雷特的一千面等开展课堂探究学习。课堂交流畅所欲言,在交流中碰撞思维的火花并通过交流互相学习借鉴,然后老师在学生探究交流的基础上进行补充指导。
这样的教学方式,既不了高中教学时间紧的局限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其他语文素养,也可以通过这样丰富多样的学习形式适当缓解学生的压力。但对老师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挑战。首先,老师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充分了解戏剧文化和相关史辞典故,能对学生进行方向引领和针对性指导并能够答疑解惑。其次,老师要有优秀的引导能力和组织教學、管理教学能力,在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的基础上把握好课堂展示学习的“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0.10.8.7.7.11.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
[3]袁行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必修四[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5.1
[4]沈新元.高中语文戏剧教学法初探[D].华中师范大学,2007.
[5]倪文锦:《高中语文新课程教学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6]孙慧玲.把戏剧当成戏剧来教——以《雷雨》教学为例[J].当代教育科学,2007,14:47-49.
[7]王娇林.高中语文戏剧教学的模式与方法[J].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2015,08:26-27.
(作者介绍:张艺凡,陕西理工大学文学院研究生;指导教师:王建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