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价值研究

2019-08-27 00:00冀桂香赵福菊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应用价值

冀桂香 赵福菊

[摘要] 目的 探究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患者临床护理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17年2月—2018年2月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进行研究。50例糖尿病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糖尿病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对比组间护理效果、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96.00%)、护理满意度(98.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对糖尿病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可获得显著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糖尿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b)-0095-02

糖尿病是当前临床上常见的慢性疾病,可对多数老年患者的身心健康构成威胁,形成较为严重的健康问题[1]。近年来,多数国家对临床上治疗糖尿病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效果,但仍旧存在诸多不足。有专家提出,治疗、护理是改善糖尿病患者病情及生活质量的关键。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明显降低治疗痛苦,从而提升生活质量[2]。该研究以2017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1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主要对糖尿病患者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旨在探究其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接收的100例糖尿病患者,通过随机分组的方式分成两组进行研究。50例糖尿病患者行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50例糖尿病患者实行临床护理路径,对患者加强健康教育(观察组)。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52~82岁,平均(68.53±2.15)岁;依照文化程度分为2例小学、5例中学、15例高中、20例大专/本科、8例本科以上。观察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52~82岁,平均(68.56±2.25)岁;依照文化程度分为3例小学、5例中學、17例高中、18例大专/本科、7例本科以上。组间基础数据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①年龄52~82岁;②均为小学以上文凭;③均已了解该次研究的实际意图,并积极参与治疗及护理;④已同意该研究。

排除标准:①心、肾、肺等严重性脏器疾病;②患有酮症酸中毒;③精神障碍者;④不配合者。

1.2  方法

两组予以饮食疗法、运动疗法、降糖药物治疗、胰岛素注射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以常规健康宣教、用药指导等。观察组施行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具体如下:①入院第1天,由护士礼貌接待,向患者介绍医院环境、院内规定、医务人员等,发放健康宣教手册,让患者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治疗及护理工作有所了解,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将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步骤、内容制定为一个手册放于患者的床头,便于患者随时查看,了解计划的实施重点。②入院第2天,监测患者的血压、血糖,详细记录每日监测的结果,让患者掌握糖尿病基础知识,如疾病诊断、临床症状、体征表现、危险因素等,督促患者积极配合相关检查。③入院第3~7天,对前期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有效评估,仔细分析其掌握不到位的实际原因,并予以重点宣教。着重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意义,引导患者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营养师依据患者的体质、口味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制定过程允许患者参与,充分考虑糖尿病患者的喜好。对注射胰岛素患者,先加强注射联系,再加强对低血糖反应致使及急救措施的培训。④入院第8~10天,介绍糖尿病并发症致使,加强足部皮肤护理、眼部护理、口腔护理等,进一步加深患者对并发症防治知识的,提升糖尿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⑤入院第11天到出院当日,对前期健康教育的实际效果进行再次评估,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解决措施,对宣教不理想的知识内容进行重点宣教。设立专门的咨询点,针对患者的疑问,予以针对性解答。出院前实施出院宣教措施,解释院后服药服务事项,叮嘱患者院后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科学控制饮食,规律运动,定期返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变化、健康教育达标率及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将该次研究所得所有项目数据资料均纳入SPSS 21.0统计学软件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的血糖值对比

护理前,组间空腹血糖值、餐后2 h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96.00%)、护理满意度(98.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8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已是当前对人类健康威胁较大的慢性疾病之一,临床治疗难度较大、预后较差,可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构成严重威胁[3]。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疾病,单纯治疗手段是无法改善病情的,需要综合应用合理的治疗手段、护理、自我保健等方式长期治疗,才能防治并发症,延长其生存时间[4]。健康教育是综合治疗糖尿病的主要内容,需要通过对患者加强疾病知识培训,纠正其不良的生活方式与饮食习惯,可帮助患者控制病情,防治并发症[5]。有研究表示,糖尿病患者对疾病健康自制有着个性化需求,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病程的患者对健康教育知识的需求均有所不同,故需采取针对性健康知识指导措施[6]。但是仅采取单一的健康宣教模式,仍无法较好地改变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因此,需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医护人员在疾病治疗中,实施具有顺序性、时间性的护理措施,有助于强化健康教育的作用。

临床护理路径不仅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有效控制血糖,又可明显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其应用价值极高[7]。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属于事先计划和具有独特性的科学理论,可依据患者的病情拟定具有针对性的干预方法,护理人员可通过每个阶段患者的病情、需求开展健康教育,逐渐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促进病情好转[8]。该研究表明,观察组护理后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96.00%)、护理满意度(98.0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76.00%、82.00%)。提示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实施后,通过健康教育知识的宣教,可不断增强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意识,护士根据患者的血压、血糖变化,指导患者规律运动、规律饮食,既可帮助患者改善空腹血糖值和餐后2 h血糖值,又可提高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行临床护理路径模式,通过健康教育的实施可获得显著护理效果,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艳芳.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护理中的应用[J]. 糖尿病新世界, 2014, 34(13):52.

[2]  张友爱.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J]. 齐鲁护理杂志, 2013, 19(7):27-28.

[3]  于曉红, 张雪梅.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J]. 齐鲁护理杂志, 2016, 22(22):24-26.

[4]  姚蕾,杨蓉.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 20(16):61-63.

[5]  王晨英. 健康教育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糖尿病临床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国医药指南, 2016, 14(8):237-238.

[6]  李伟. 临床护理路径在糖尿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J].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16, 48(4):507-508.

[7]  李永杰. 首诊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的效果评价[J]. 中外医疗, 2014, 33(1):163-164.

[8]  李会珍, 宋星凤, 钟宝珠. 糖尿病健康教育中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7):161-163.

(收稿日期:2019-02-26)

猜你喜欢
临床护理路径健康教育应用价值
授权理论在使用无创呼吸机COPD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在烧伤护理中的应用
糖尿病足的预防及护理方法初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