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的合理应用分析

2019-08-27 00:00徐丽娟
糖尿病新世界 2019年10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糖化低血糖

徐丽娟

[摘要]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的合理应用。 方法 选择该院100例2017年10月—2018年2月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胰岛素泵治疗。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达到标准范围时间、餐后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的相关指标;低血糖事件。 结果 观察组疾病疗效100.00%、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时间(4.11±1.21)d、空腹血糖达到标准范围时间(4.17±1.41)d、餐后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的时间(5.13±0.24)d、治疗后观察组FBG(7.27±1.82)mmol/L、2 hPBG(9.18±2.21)mmol/L、HbA1c(6.21±2.11)%等血糖的相关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2.00%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效果好。

[关键词]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合理应用

[中图分类号] R58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9)05(b)-0003-03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rational application of insulin pump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A total of 100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7 to February 2018 were selected and randomly grouped.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multiple subcutaneous insulin injections,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insulin pump treatment. The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of diseases, glycated hemoglobin time, fasting blood glucose reached the standard range tim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reached the standard range, blood glucose related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 and hypoglycemic events of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00%, the glycated hemoglobin time was (4.11±1.21)d, the fasting blood glucose reached the standard range time was (4.17±1.41)d, and the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reached the standard range was (5.13±0.24)d, the indexes of FBG were (7.27±1.82) mmol/L, 2hPBG was (9.18±2.21) mmol/L, HbA1c was (6.21±2.11)% and other blood glucose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The incidence of hypoglycemia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2.00%, which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 Conclusion Insulin pump is effective in treating type 2 diabetes.

[Key words]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Insulin pump; Rational application

2型糖尿病是一種慢性代谢疾病。该疾病的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是其发病机制的中心环节。2型糖尿病患者容易感染,糖尿病感染更严重,难以控制,感染常加剧糖,脂肪,蛋白质的代谢紊乱,并诱发高血糖危象,引发糖尿病足和糖尿病肾病等疾病。因此,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需要早期给予有效治疗,以改善患者的病情和预后,减少不良事件的出现。研究显示,早期应用胰岛素不仅可以快速控制血糖,还有助于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功能的恢复[1]。该研究选择该院100例2017年10月—2018年2月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采取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胰岛素泵治疗,分析了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泵的合理应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其中,对照组年龄34~79岁,平均(58.25±2.90)岁。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患者体重41~84 kg,平均(62.25±2.22)kg。患者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骨质疏松6例,合并冠心病2例。2型糖尿病病程4~22年,平均(12.71±0.45)年。观察组年龄34~78岁,平均(58.21±2.25)岁。男女分别31例和19例。患者体重41~85 kg,平均(62.13±2.90)kg。患者合并高血压14例,合并骨质疏松6例,合并冠心病压3例。2型糖尿病病程4~21.6年,平均(12.35±0.71)年。对照组、观察组资料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取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三餐之前给予丹麦诺和诺德公司诺和灵30R皮下注射治疗,设定餐后2 h的血糖指标低于10 mmol/L,而空腹血糖则低于7 mmol/L作为血糖控制的标准,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给予患者调节用量。

观察组则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给予持续胰岛素泵皮下输注治疗,设定餐后2 h的血糖指标低于10 mmol/L,而空腹血糖则低于7 mmol/L作为血糖控制的标准,根据血糖的监测结果给予患者调节用量。两组均治疗一周观察效果。

1.3  指标

比较两组疾病疗效;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达到标准范围时间、餐后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的时间;治疗前后患者血糖的相关指标;低血糖事件。

显效:血糖的相关指标恢复正常,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症状体征消失;有效:各项生化指标等改善50%以上;无效:生化指标改善的幅度低于50%。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百分率之和[2]。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1.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效果

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25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39(78.00%);观察组显效38例,有效12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50(100.00%),观察组有更高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629,P=0.002 <0.05)。

2.2  血糖的相关指标

治疗前对照组、观察组血糖的相关指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糖的相关指标变化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3  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达到标准范围时间、餐后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的时间

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达到标准范围时间、餐后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的时间和对照组比较有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4  低血糖事件

对照组低血糖发生率7(14.00%);观察组低血糖发生率1(2.00%),观察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3,P=0.013 <0.05)。

3  讨论

2型糖尿病由于病程长,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3-4]。 2型糖尿病的发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传统上,虽然药物治疗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但不可避免的是,二甲双胍、磺脲类等药物可能引起胃肠道症状或严重的乳酸性酸中毒不良反应,且使用时间越长则患者的不良反应越多,因此对于药物口服不耐受的患者需要实施长期皮下胰岛素替代治疗[5-6]。但是传统的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容易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皮下硬结,导致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降低,增加治疗难度,影响治疗效果。而采用胰岛素泵持续进行输注的胰岛素输注系统,可有效模拟胰岛素的生理分泌能力,它可以更平稳,更快速地控制血糖,因此,血糖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理想水平。同时,胰岛素泵治疗可以在不同时间点准确控制胰岛素用量,实时调节血糖,并按需使用药物,更稳定实现血糖的控制,有效保护β细胞功能,延缓β细胞衰竭,并减少低血糖事件的发生[7-8]。

该研究中,对照组采取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观察组则采取胰岛素泵治疗。结果显示,观察组疾病疗效、糖化血红蛋白达标的时间、空腹血糖达到标准范围时间、餐后血糖达到标准范围的时间、血糖的相关指标相比较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低血糖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疗效确切,且安全性更高。

[参考文献]

[1]  Hwang, Jongnam,Johnson, Jeffrey A.Relationship Between Duration of Type 2 Diabetes and Self-Reported Participation in Diabetes Education in Korea[J].Asia-Pacific journal of public health,2015,27(2):NP311-NP321.

[2]  黄弋潇,黄虹,高梅鸿,等.胰岛素使用访谈工具在不同文化水平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9):160-161.

[3]  杨东辉.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胰岛素泵和传统胰岛素注射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J].药品评价,2017,13(6):40-43.

[4]  陳辉. 老年2型糖尿病并肺部感染患者应用胰岛素泵治疗的可行性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2(6):39-40.

[5]  Najafipour,Hamid,Sanjari,Mojgan,Shokoohi,Mostafa,et al.Epidemiology of diabetes mellitus, pre-diabetes, undiagnosed and uncontrolled diabetes and its predictors in general population aged 15 to 75 years: A community-based study (KERCADRS) in southeastern Iran[J].Journal of diabetes,2015,7(5):613-621.

[6]  林晰敏,李舜,刘菊花,等.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胰岛素泵的合理应用[J].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6):77-78.

[7]  高晓晓,谭运新.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甘精胰岛素联合吡格列酮治疗的效果及对患者QOL评分的影响[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8,36(10):1265-1267,1270.

[8]  冯强,蒋翠萍,邱婕萸真,等.2型糖尿病患者应用预混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波动与C肽的关系[J].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8,27(4):264-267.

(收稿日期:2019-02-24)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糖化低血糖
低血糖的5个真相,你都知道了吗?
新型糖化醪过滤工艺
内分泌科实施科外带胰岛素泵应用的管理体会
糖尿病反复低血糖与认知功能障碍的研究
甜酒曲发酵制备花生粕糖化液的研究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在非糖尿病冠心病中的意义
胰岛素泵治疗糖尿病临床效果探讨
胰岛素泵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米酒酿造的糖化条件优化
新生儿低血糖108例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