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海燕
摘 要:在新课标改革中也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为小学语文课程的一项重要学习任务。小学阶段的课程压力不重,有充足的时间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黄金时期。所以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提高方法
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习惯的关键时期,所以语文老师要把握住这一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思维可能会被固定,养成了以标准答案为主的思想,这样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在阅读中学生的思维是自由的。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一、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往往把阅读变成强制性的一项任务,而学生也会把阅读当做一项任务去做,这样做会让学生对阅读产生厌烦的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而且学生在阅读中犹如囫囵吞枣,花费了一定的时间去阅读,但是却没有丝毫的效果,这样阅读就变得没有意义。所以作为老师,要用一定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激起对阅读的兴趣。例如,老师可以在课堂上设立情景式阅读,给学生指定一篇课文,并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最常见的问题有:“文章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可以用自己的话复述一些吗?、“或者是主人公为什么这样做?”等等类似这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不是很难,但是学生要仔细阅读才能回答出来,用自己的话复述,也可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当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时,他的整个阅读过程是有趣的、有意义的,他可以知道自己为什么阅读这篇课文,有了问题的指引,学生也不会半路开小差。通过问题的指引,学生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产生探索的乐趣,有想要了解更多知识的冲动,从而就可以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学生对阅读开始产生了兴趣,那么就会在阅读上花更多的功夫,渐渐地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有显著的提升。
二、要有固定的阅读时间
阅读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不能一蹴而就,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阅读,不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生的自制力不高,老师督促的紧,他们就多读一点,老师不管了,他们就会对阅读放松,所以作为老师要及时的督促学生阅读,必要时要给学生一些阅读的时间。例如在课程任务不是很紧张的时候,可以一个星期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作为阅读课,阅读课上学生可以阅读自己从家里带来的课外书,还可以同桌之间相互交换阅读,有这样的专门的阅读课,可以给学生养成长久读书的习惯,而不是今天读完明天后天就不用读了。而且同桌之间相互交换读书,学生就能阅读到更多更好的书籍,扩宽学生的知识面。虽然有这样每星期一节的阅读课,但是一节课仅仅只有四十分钟左右,这样的阅读时间是不够的,所以老师要利用好学生的课余时间,帮助学生阅读。
例如,老师在布置作业时,可以尽量减少布置一些抄写性的作业,布置一些阅读作业,如给家长讲故事这样充满趣味性又能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作业。常规的抄写性作业,非但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还会让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学生在学校上了一天的课,写了很多字,这时候放了学布置一些阅读作业,会减轻一些学生在学习上的压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阅读之后增加一个给家长讲故事的小环节,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因为我们对学生进行阅读的培养,最终目的是让他可以用语言表达出来。
三、注意生字的学习
小学生作为低学龄的学生,认识的字有限,就会在阅读中成为阅读的障碍。尤其是课外读物中,学生有许多生字不认识,就难以理解课文的意思,不明白自己读的什么,渐渐地就会对阅读产生抵触心理,从而失去对阅读的兴趣。所以在平时的语文课中,老师一定要把学生的生字学习巩固好,并且在阅读中还可以扩展一些生字供学生学习,为阅读打好基础。有了这些生字的基础,学生阅读起来更加顺畅,才会对阅读重新产生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生字的数量是十分庞大的,老师不可能将学生不认识的生字一个一个教给他。所以低年级的学生,老师就要给他选择一些带拼音的课外读物,对于高年级的学生,老师可以教他们如何使用字典,让他们自己学会如何处理自己不认识的生字的能力,渐渐地学生的阅读能力就会得到提高。
四、注重阅读方法
阅读的第一步是要教会学生如何选择书籍,太简单的书籍,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提高,太难的书籍,学生理解不了就会对阅读失去兴趣,所以要教会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图书。阅读是为了学生日后的写作打基础,所以可以给学生挑选一些小学生优秀作文来读,低学龄的学生往往好奇心很重,所以也可以给学生阅读《十万个为什么》这样既有趣味性,又能帮学生涨知识的书籍。给学生选择合适的书籍是作为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做的工作。
阅读,先是阅,后是读。所以在閱读中,最终的落脚点是读。教师可以将情景化的小短文以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们读出来。例如在学习《灰雀》这篇课文时,可以让一位学生扮演列宁,一位学生扮演小男孩,一位学生是旁白,让三位学生将这篇课文朗读出来,这样学生们就可以在阅读中感受到这篇课文的主旨,感受到小男孩和列宁的语气变化,从而对这篇课文有更深的理解。
五、结束语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小学语文老师必须要掌握的一项技能,老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让学生自己去阅读的传统思维,要带领学生一起阅读,让他们学会阅读,并且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让他们爱上阅读。总之,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个长久的过程,所以要求我们老师要用积极的态度去帮助学生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他们在阅读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