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玲玲
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整个教育体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肩负着为国家发展提供重要技术人才的责任与义务。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推动人力资源的充分开发,是实现人才强国并推动中国进行新型工业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专业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不是单单的工作任务,这些具体工作对专业教学和职业教育意义究竟在哪里?很多高职院校教师对此理解还不够清楚。通过对深圳职业学院和襄阳职业技术学院的学习和分享,结合自身工作情况,对地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发展总结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同时结合具体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和方法,完成具体的课程资源建设改革和专业建设持续适应产业更新升级的发展,打造学生满意的课堂。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建设;课程资源建设
一、专业建设的重要性以及分享的核心竞争力的理解
专业建设必须与岗位需求紧密联系在一起,岗位需求随着社会发展和行业发展、技术革新以及设备升级等各方面发生变化,比如深职院[1]总结如下几个因素的影响:1、工作岗位的变化(生产方式精细化和工作流程的不断优化,现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造成)2、人才结构的调整(需要大量能够参与研发的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3、工作能力的变迁(由单一技术型人才向多元技术性人才转变)4、职业培训的转变(终身化、泛在化、跨界化)等种种产业发展的倒逼,造成了产业升级和专业建设升级必须是同连接的。深圳职业技术学院通过自身政策和地区优势,结合华为等一大批国内最顶尖企业进行产教融合培养不同岗位的多元技术性人才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自身特色鲜明的职业教育模式,成为了教育模式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范式输出,成为了他们的核心竞争力。襄职院[2]则是从由结合课程输出方式-信息化课程资源建设的改革,从而构建专业建设资源平台提升的特色。
二、如何向老师解释课程建设的逻辑主线
课程建设的必要性時,主要是请授课老师能梳理如下问题:1、我教授的课程知识点分别是什么,核心知识点是对应岗位需求的什么核心技能;2、课程知识点能教会学生什么技能,在学生职业发展中有什么作用?3、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有什么定位?通过如上问题的梳理,课程知识点与学生岗位技能的联系和相关性,来确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定位。从而确定了课程资源建设在专业建设的主次顺序优先级别,实训保障投入中的主次顺序和优先级别。
三、课程资源建设平台的作用和使用意义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使用,是适合我们教育国情的教育方式。能够利用互联网平台如:云课堂、慕课、微课等。都是根据现有国情和学情利用碎片化时间和廉价快速的互联网传播方式加强教学资源使用,促进相互交流,平衡教学资源的地区差异。作为处于地方职业教育,应当加快进入这个行列,充分利用这个课程建设平台机遇和网络课程平台资源,打造自己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业群和有特色的质量高的产教融合的课程资源建设。。当然,这个过程是漫长,渐进的。应当制定一级、二级、三级的逐步发展目标,高效简洁有力的管理手段保障。
学习一千不如自做一门。要求全员教师参与课程建设,可以在绩效改革中,获得一定可行的绩效奖励来切实鼓励和帮助老师积极主动参与工作。在课程资源建设初期,需要有整体设计,必须让老师真正知晓要求、方法、路径、标准和时间节点。避免产生新的知识垃圾,做无用功。切实保障老师交上来的第一稿就真实可利用。
四、结合教诊改工作,建筑与环境艺术学院团队推行工作的思路及建议
根据现有条件和学院专业教师人员情况,结合现有工作,思考工作思路:认真梳理专业课程中每个知识点的梳理,每个知识点与岗位技能的对接,梳理每个知识点与岗位技能点的关联程度,认真做好课程体系、专业建设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的梳理和编写;充分利用学院内部督导平台和教学月报,根据问卷系统实施每周课程学生反馈数据,由学院对数据分析以后反馈给教师,让教师对数据依据,对应诊改。诊改的关键在课堂的教学效果体现,衡量,量化。这是诊改课程教学质量数据的基础,因此,归纳总结课程教学效果关键指标、量化标准、调查平台、调查时间很重要。每个二级学院督导机构应利用现有信息化调查平台,编制合理的课程评分的关键指标、衡量评价标准,定期分析、反馈数据,和教授课程一线紧密合作,做到真正的循环诊改。
积累-观千剑而后识器;创新-不畏浮云遮望眼;回归-繁华落尽见真淳!希望能通过不断积累、实施、改进提高和努力,打造高效团结的建筑学院教学团队来建设出有自身特色的专业教育体系和优秀的教学资源,让老师找到自己职业的价值,让学生大学期间在建筑学院能得到专业技能和掌握找寻自我的方法,让建筑的专业建设成果在全国高职院校中能占得重要一席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欣斌《专业建设深职范式研究-基于工作、技术和创新过程驱动的专业建设探索》
[2]余荣宝《襄阳职业技术学院课程资源建设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