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导学案建构高中语文“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2019-08-24 05:25杨爱珍
广西教育·B版 2019年2期
关键词:先学后教导学案高中语文

杨爱珍

【摘 要】本文论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通过设计导学案的方式构筑“先学后教”教学模式的策略,主张设置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使学生明确学习的目标;通过问题引领,启发学生思维发展;通过预设障碍的方式,帮助学生补充学习资料;在适时介入中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探究。

【关键词】高中语文 导学案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9)02B-0034-02

语文课程改革提出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促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知识,这样能让学生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利用导学案指导学生如何自主学习,然后根据学生填写导学案的情况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状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这样就能更好地构筑“先学后教”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

一、设置活动,指向学习目标

在“先学后教”的语文课堂中,笔者充分利用导学案设置学生的活动模式,让学生知道自己在课堂上要如何展开自主探究和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能在自主探究中明确学习的目标,知道自己在课堂上需要掌握哪些知识点,其学习就会更有针对性。同时,导学案中的问题也能给学生的问题探究提供动力,让学生增长知识。

高二必修 3 第一单元第二课《祝福》一文塑造了祥林嫂这样鲜明的人物形象,而这一课的学习重点也正是让学生了解如何才能塑造出一个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形象。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完成此学习目标,笔者在导学案中设置了相关的表格,让学生一边阅读文章一边填写表格,这样就能促使学生主动展开探究活动。表格的内容以探究祥林嫂的变化为主,让学生分别探究祥林嫂初到鲁镇、再到鲁镇、临死之前的变化。学生可以从衣着打扮、脸色、眼睛、神态、语言、行为、整体形象等诸多角度入手填写表格。在学生填写了表格后,笔者还提出了问题,让学生围绕表格中收集的信息进行回答。如“祥林嫂的身上发生了如何的变化?”“你认为她的这些变化都是因为什么而引起的呢?”“谁该为祥林嫂的变化,甚至是为她的死负责呢?”这些问题给学生提供了继续探究的动力。

笔者在导学案中围绕文本的特点设置了各种问题,并组织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自主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学习活动,这样学生就能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自己的自主探究了解文章的内容,提高学习的效率。

二、问题引领,经历思维过程

在导学案中,笔者往往会设置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并非简单而零碎的问题,而是以一个主问题为核心,辐射出一系列的小问题。这样学生就能在这些问题的引领下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学生的思维能得到很大的发展。同时,学生也能根据自己回答问题的过程了解自己的思维过程,对自己的学习能力有充分的了解。

在指导学生学习高二必修 3 第一单元第一课《林黛玉进贾府》时,笔者就用问题引领的方式促使学生步步深入地展开探究。笔者将主问题设置为“如何从林黛玉的眼睛里看出贾府的人际关系和各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此后则设计了一系列的小问题,让学生围绕林黛玉和贾府中人的接触入手进行探究。笔者提出了若干问题,如“王熙凤的出场为何会如此与众不同,从王熙凤的张扬中能看出其性格和其在贾府中的地位吗?”又如“为何林黛玉未曾见到贾政、贾赦等贾府主要的男性角色呢?你觉得这中间能否看出贾府的人际关系?”又如“在未曾见到贾宝玉前,林黛玉对其的看法是什么?为何见到他后,有所改观呢?”笔者让学生尝试回答这些问题,并从学生的回答中了解学生是否理解了文章的内容,了解学生在阅读时的思维变化是什么。

笔者通过学生完成导学案中各个问题的过程将能了解学生的思维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情况对其做出相应的指导。这样能让学生在“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下展开自主探究,并在探究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三、预设障碍,补充相关资料

在设置导学案的过程中,笔者不可能面面俱到地设置各种问题,因此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让学生了解自己不懂或者尚未掌握的内容是什么。笔者在导学案中特意设置了各种障碍,让学生针对这些障碍进行探究。这样学生就能尝试解决这些障碍问题,做到“堂堂清”,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

高二必修 3 第二单元第七课《李商隐诗两首》一课介绍了李商隐的《锦瑟》《马嵬(其二)》这两首诗歌。李商隐的诗歌比较晦涩难懂,所以对学生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扰,于是笔者在导学案中以“朦胧诗到底有多朦胧”为主题,设置了障碍,鼓励学生展开探究性阅读。笔者让学生尝试吟诵课文中的诗歌,并思考作者到底想要通过这些诗歌表达怎样的情感和思想。为了让学生能更好地解決障碍,笔者还给学生提供了一些辅助阅读的资料,例如一些和诗歌有关的典故介绍,如“《史记·封禅书》中提到锦瑟古代为五十根弦,但是后来却一般是二十五根弦。作者这首诗写于妻子亡故之后,所以,是否能认为作者在暗指‘断弦呢?”又如可以给学生介绍胡应麟《诗薮》、王世贞《艺苑卮言》等文章中对于《锦瑟》的评价,并让学生思考这些评价是否合理。这些方法都能让学生读懂李商隐的诗歌,解决障碍。在导学案中给学生提供一系列的相关资料,学生就能逐步认识到可以依靠课外辅助阅读的方式解决障碍,逐步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起到“先学后教”的教学目的。

四、适时介入,开展主题探究

“先学后教”的课堂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但是也并非说教师在此过程中就要完全置身事外。笔者一直都很关注学生如何利用导学案展开自主学习,当学生的思考出现偏差,或者思维陷入瓶颈时,笔者就会适时介入,对学生进行引导。这样能让学生更好地展开主题探究活动,避免其探究出现偏误,帮助学生节省宝贵的学习时间。

在学习高一必修 1 第一单元第二课《诗两首》的《雨巷》后,笔者组织学生展开主题探究活动,探究的主题为“戴望舒的诗歌风格及其形成原因”。笔者了解了学生的探究情况,发现不少学生都尝试阅读戴望舒更多的诗歌作品,并尝试总结出其风格特点。但是,不少学生由于对戴望舒的生活背景不够了解,所以无法探究其风格的成因。因此,笔者便在导学案中补充了相关资料,让学生了解戴望舒的生平,这样就能辅助学生阅读,让学生认识到戴望舒的风格形成受到了中国古典诗词和法国象征诗歌派的综合影响,因此才会形成了这种独特的朦胧意境。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要将学生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的个性有机地结合起来,笔者在教学中充分利用了这一点,给学生营造自主探究的空间,同时也关注学生的个性化探究过程,给学生进行个别指导,促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到自主探究中。

五、出示练习,优化课堂结构

在学生展开“先学后教”的学习后,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必然要让学生展开一些练习活动。笔者在导学案中设置了各种不同难度的练习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练习题展开练习。这样循序渐进的练习能让学生掌握本课学到的基本知识,并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

在学习高一必修 1 第二单元第六课《鸿门宴》时,学生在导学案的引导下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对其中的文言文字词也有了一定的认识。在导学案中笔者特意安排了练习的部分,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对于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先从字词学习做起,在该练习中列入《鸿门宴》一课中用到的虚词、词类活用、通假字、一词多义等字词知识,学生在完成该练习后可以了解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相关的文言文词汇。对于能力较强的学生,笔者还鼓励其尝试完成第二部分的练习,这部分围绕项羽和刘邦的人物形象展开,学生要尝试回答一系列问题。如“项羽的悲剧在文章中是否已经有了预兆?”“刘邦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他为何最后能成功脱身呢?”通过这些问题能看到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能力。笔者则收集导学案,了解学生完成练习的情况,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通过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笔者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情,能根据学生的学情进行相应的指导,这样也比较符合“先学后教”的教学理念,既能让学习内容得以调整,也能让课堂结构得到进一步的优化。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笔者巧妙地将导学案和“先学后教”的教学模式结合在一起,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地位,让学生能更快乐地展开探究活动,进而提高學生的学习效率,让学生更全面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冯 炜.初中语文“先学后教”导学案的使用[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6(10)

[2]刘育婷.浅谈初中语文导学案的编写策略[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3)

[3]张红梅.略谈“先学后教”的有效性——以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为例[J].科技风,2012(15)

[4]王国平.研学后教——引导式在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7(5)

(责编 江月阳)

猜你喜欢
先学后教导学案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撑一支竹篙 向更深处漫溯
浅谈如何提高导学案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实效性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