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化评估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

2019-08-24 08:06:46刘晓丹王守艳徐紫薇徐鑫悦
癌症进展 2019年15期
关键词:组间心率乳腺癌

刘晓丹,王守艳,徐紫薇,徐鑫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洁净手术部,哈尔滨150000

乳腺癌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女性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和病死率均居女性恶性肿瘤首位,近年来中国乳腺癌的发病率不断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健康和生命安全[1-2]。乳腺癌患者在围手术期承受着心理压力及手术创伤,造成机体产生应激反应,过度应激会导致内环境紊乱,引起激素分泌增多及器官功能异常等一系列变化,进而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治疗效果及术后恢复,因此,通过干预降低患者的应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3-4]。量化评估是指对事物采用数学的方法取得数量化结果的评价方法,量化评估干预是指根据患者病情,采用量化评估标准进行评分后对护理风险进行分级,然后制订个性化干预方案,目前关于此方面的报道较少[5]。本研究探讨量化评估干预对乳腺癌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至2018年10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为女性,均接受手术治疗;②术前经病理诊断为乳腺癌;③临床分期为I~ⅡB期。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部位恶性肿瘤;②合并精神疾病;③临床资料不完整。根据纳入和排除标准,本研究共纳入184例乳腺癌患者。按照护理干预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2例,观察组患者采取量化评估干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年龄31~66岁,平均年龄(43.7±6.6)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23例,高中或同等学历48例,大专及以上21例;临床分期:I期25例,ⅡA期43例,ⅡB期24例;手术方式:行保留乳房手术20例,行改良根治术59例,行传统根治术13例。对照组患者年龄28~67岁,平均年龄(42.9±6.7)岁;文化程度:高中以下26例,高中或同等学历46例,大专及以上20例;临床分期:I期20例,ⅡA期46例,ⅡB期26例;手术方式:行保留乳房手术23例,行改良根治术60例,行传统根治术9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期及手术方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①一般护理。术前1天由手术室巡回护士对患者进行巡视,向患者口头介绍手术步骤及注意事项。②心理干预。与患者进行积极沟通,讲解手术的必要性,告知患者乳房外观改变后可佩戴义乳,解除患者的思想顾虑。③认知干预。倾听患者的诉说,纠正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知,使患者正确应对。④家庭支持。向患者家属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家属支持的重要性,鼓励家属对患者多关怀及支持,增强患者的信心,减轻患者的负性情绪。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干预的基础上进行量化评估干预。①量化评估:查阅文献并咨询护理学教授,编制量化评估量表,并邀请护理学教授和统计学专家进行量表评价,测得该量表的效度为0.680,Cronbach’s α系数为0.760。术前3天根据患者的年龄、基础疾病、临床分期、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6]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7]评分及手术方式对患者进行评分,每个条目分为3级(1~3分)(表1)。其中,SAS及SDS量表均包含20个项目,采用4级评分制,得分×1.25为总分,总分为100分,总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50分不计分,50~59分计1分,60~69分计2分,≥70分计3分。然后将每个条目评分相加得出量化评估总分,根据总分确定应激反应风险,≤5分为轻度风险,6~8分为中度风险,>8分为高度风险。②护士分层方法:根据量化评估结果配比不同专业等级及数量的手术室护士。轻度风险者护患比为1∶2,2例患者配备1名护士;中度风险者护患比为1∶1,1例患者配备1名护师;重度风险者护患比为2∶1,1例患者配备主管护师及护士各1名。轻度与中度风险者分别由配备的护士及护师进行干预;重度风险者由主管护师进行干预,由护士进行协助。③个性化护理:根据护士配备情况进行个性化护理。轻度风险者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1天进行巡视,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向患者介绍手术及手术室相关情况,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提升患者对手术的信心;对患者进行1次心理干预,时间约为30 min,内容同对照组的心理干预。中度风险者由手术室护师于术前2天进行巡视,并进行1次心理干预,时间约为30 min,内容同轻度风险者,术前1天再次进行巡视,并请手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交流经验,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时间约为30 min。重度风险者术前3天量化评估后即由主管护师和护士进行心理干预,内容同轻度风险者,时间约为30 min,术前2天再次进行巡视,并请手术后恢复良好的患者交流经验,同时进行心理干预,时间约为30 min,术前1天带患者进入手术室熟悉环境,并进行心理干预。

表1 量化评估评分标准

1.3 观察指标

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天、术前30 min、术毕及术后1天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促肾上腺素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及皮质醇(cortisol,Cor)水平,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前3天、术前30 min及术后1天的SAS和SDS评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26.186、56.481、77.363,P<0.01);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58.174、109.256、234.842,P<0.01);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在时间和组间均存在交互作用(F时间×组间=19.242、17.370、25.197,P<0.01)。术前3天,两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 min和术毕,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

表2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比较(±s)

表2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的比较(±s)

注:*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1 mmHg=0.133 kPa

指标心率(次/分钟)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时间术前3天术前30 min术毕术后1天术前3天术前30 min术毕术后1天术前3天术前30 min术毕术后1天观察组(n=92)74.62±5.45 75.21±5.68*80.37±6.38*75.35±5.38 107.35±10.23 108.55±11.29*117.23±12.14*108.43±10.53 66.80±7.84 67.28±7.81*73.23±8.54*65.31±7.39对照组(n=92)73.98±5.27 81.26±6.17 86.24±7.69 74.33±5.41 106.68±11.34 114.28±12.05 123.87±12.05 108.76±11.47 67.08±7.57 74.55±8.13 80.36±8.67 66.02±7.43

2.2 ACTH和Cor水平的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ACTH和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152.852、226.181,P<0.01);两组患者的ACTH和Cor水平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231.516、187.359,P<0.01);两组患者的ACTH和Cor水平在时间和组间均存在交互作用(F时间×组间=31.431、16.083,P<0.01)。术前3天,两组患者的ACTH和Cor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 min、术毕、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ACTH和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2.3 SAS和SDS评分的比较

两组患者不同时间点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时间=38.736、46.578,P<0.01);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组间=125.410、175.542,P<0.01);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在时间和组间均存在交互作用(F时间×组间=62.643、76.052,P<0.01)。术前3天,两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30 min和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3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ACTH和Cor水平的比较(±s)

表3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ACTH和Cor水平的比较(±s)

注:*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92) 对照组(n=92)ACTH(pg/ml)Cor(ng/ml)术前3天术前30 min术毕术后1天术前3天术前30 min术毕术后1天21.32±5.53 22.47±5.40*48.53±10.27*35.18±8.24*11.25±4.76 12.33±4.85*22.40±5.07*16.61±4.43*22.17±5.09 29.15±6.01 67.56±12.36 49.08±9.38 12.07±4.53 16.36±5.72 28.65±6.24 21.04±4.95

表4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的比较(±s)

表4 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的比较(±s)

注:*与同时间点对照组比较,P<0.05

指标 时间 观察组(n=92) 对照组(n=92)SAS评分SDS评分术前3天术前30 min术后1天术前3天术前30 min术后1天56.28±8.74 47.69±8.50*45.18±7.21*55.76±7.87 46.91±6.85*42.51±6.33*56.74±8.08 64.23±6.52 58.37±7.46 54.85±7.53 63.18±8.09 57.16±7.93

3 讨论

在目前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下,临床医师越来越关注肿瘤患者的心理应激与心理健康[8]。乳腺癌患者不仅对疾病恐惧和担忧,而且还承受术后形体改变带来的压力,因此乳腺癌患者术前的心理应激相对于其他肿瘤患者更加严重。有研究发现,约50%的乳腺癌患者具有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9]。焦虑、抑郁情绪的心理应激及手术创伤、麻醉药物的使用,可使交感-肾上腺髓质轴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活,ACTH分泌增加,引起交感神经系统激活,进而导致机体心率加快、血压升高、Cor分泌增多及免疫功能下降,影响手术过程及患者康复[10-13]。应激反应可对患者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与以下原因有关:①心理应激导致呼吸、心跳及代谢加快,器官功能亢进,进而造成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引起代谢产物堆积,严重时可导致代谢性酸中毒;②Cor升高能拮抗胰岛素的作用,使血糖升高,进而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因此,减轻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应激反应具有重要意义。

量化评估干预由研究者于术前对患者进行标准量化评估,根据评估结果为患者配备相应的护理人员,进行差异化、个性化的护理,以期保证干预的有效性。柏燕和丁文鸽[14]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实施基于量化评估策略下的保护性动机干预,结果发现,该干预措施可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能力及对疾病的认知水平,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采取量化评估干预,对患者的应激风险进行分级并制订不同的护理方案,通过心理疏导、分享经验对患者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强度的心理干预,而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结果发现,术前30 min和术毕,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30 min、术毕、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ACTH和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30 min和术后1天,观察组患者的SAS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表明基于量化评估的心理干预能抑制乳腺癌患者交感神经的亢进,同时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分泌功能,降低Cor水平,亦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研究发现,心理干预能调节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的分泌功能,调节交感神经,进而影响免疫功能,减轻应激反应[15]。也有研究发现,心理干预能降低乳腺癌患者的血浆Cor水平[16],与本研究结论一致。由此可知,量化评估干预不仅能减轻乳腺癌患者的心理应激反应,同时可减少ACTH、Cor的分泌,维持内环境稳定,缓解术后局部组织供血不足,同时可减轻对胰岛素的拮抗作用,降低血糖,促进患者术后恢复[17]。由于目前关于对乳腺癌患者量化评估干预的研究较少,本研究中查阅文献、咨询专家后制定并修改的量化评估标准的信效度仍有提升的空间,在对患者分级方面存在一定的偏颇,有待进一步完善。

综上所述,与常规护理干预比较,量化评估干预可降低乳腺癌手术患者的心率、血压、ACTH及Cor水平,减轻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从而减轻应激反应。

猜你喜欢
组间心率乳腺癌
绝经了,是否就离乳腺癌越来越远呢?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1:48
心率多少才健康
保健医苑(2022年4期)2022-05-05 06:11:10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乳腺癌是吃出来的吗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胸大更容易得乳腺癌吗
别逗了,乳腺癌可不分男女老少!
祝您健康(2018年5期)2018-05-16 17:10:16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China Geology(2018年3期)2018-01-13 0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