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伟
(吉林建筑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8)
我国各区域间技术扩散对经济收敛的影响是怎样的?技术收敛与经济增长的敛散性二者之间的关系如何?如何通过调整区域间的技术扩散水平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收敛进而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的?是目前国内众多学者关注的热点,本文将对这些问题给出答案。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可以说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成功的背后,却隐藏着诸多问题亟需解决。其中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就是在改革开放过程中,为了加速改革开放的步伐、尽快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党中央采取的各种阶段性的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导致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种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已经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进一步高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改善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态、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政策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健全和完善,我国的经济运行正在与国际接轨,西方传统的经济理论在我国的适用性正逐步增强,通过市场调节的手段来达到改善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目标,其优势已逐渐显露出来。因此,运用西方经济理论中“经济收敛”的内容去衡量我国当前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状况、从“经济收敛”的角度去分析影响我国区域间经济平衡发展的各种因素、以及如何通过调整这些因素来达到促进区域经济平衡发展的目的,已经成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研究的热点。
影响区域间经济收敛的因素有很多,譬如新古典增长理论中所指出的区域技术进步增长率以及人口增长率,结合实际情况还有:各区域在经济收敛过程中所处的起始点位置、储蓄率等等。但其中最为核心的因素是——技术进步增长率。可以说在内生技术进步模型所给出的有条件收敛情况下,区域间技术上的收敛不但影响经济收敛而且还是决定经济是否收敛的原因。
本文剩余结构安排如下:第二部分是文献回顾,第三部分是指标设计、数据与区域说明,第四部分是方法与实证过程,第五部分是结论。
Theo van de Klundert和 Sjak Smulders(1995)[1]以南—北两部门为前提,通过李嘉图内生增长模型分析了技术收敛导致高科技部门劳动力下降进而导致劳动力工资收敛的动态变化过程。Klaus Desmet(2000)[2]同样以两区域两部门为前提建立“完美预期模型”。模型指出:一项新技术的引入或是会加剧区域间的财富差异或是会降低区域间的财富差异,主要取决于新技术率先是由劳动力工资高的地区引入还是由劳动力低的地区引入,如果是由劳动力工资高的地区率先引入则会加剧区域间的财富差异,如果是由劳动力工资低的地区率先引入则会降低区域间的财富差异。Marjolein C.J.Caniёls 和 Bart Verspagen(2001)[3]给出了多区域间的知识溢出模型,并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得出:区域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区域间知识溢出进而影响区域间经济收敛的重要因素并通过模拟结果发现,区域间的收入差距与地理距离之间存在着反向的变动关系。David B.Audretsch 和 Maryann P.Feldman(2004)[4]通 过 介绍知识溢出的空间维度来阐述知识溢出作为一个影响因素在区域创新活动中的重要作用。Jeffrey D.Sachs 和 Andrew M.Warner(1995)[5]阐述 了经 济政策在经济收敛过程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指出对于增长速度较快的贫穷国来说,只有在遵从一定的经济政策条件下区域间才能达到经济收敛,这些经济政策主要包括贸易开放政策和私人财产权保护政策。陈晓玲和李国平(2007)[6]对目前国内外关于经济收敛问题的研究方法进行了总结。龙浩(2012)[7]在其硕士论文中应用巴罗模型和萨拉伊马丁的劳动力流动经济增长模型,将其与新古典增长理论中的索洛模型合并,应用于我国的东中西部进行实证检验,分析了劳动力流动对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的影响。潘文娜等(2011)[8]通过重新构建技术溢出指标、以35个工业部门为基础,分析了产业之间的技术溢出效应对我国工业各部门劳动生产率的影响。尹静和平新乔(2006)[9]同样重新构建了技术溢出指标,分析了地区间的技术溢出对区域技术进步的影响。林光平等(2005)[10]采用空间计量方法对我国各省间经济增长的β-收敛情况进行了考察。张晨峰(2011)[11]对目前关于我国区域间经济增长收敛性的研究以及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并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夏方军(2009)[12]将空间计量方法应用到DR模型中对DR模型进行了修正,而后将其应用到我国各区域之中进行实证研究,分别分析了新古典收敛机制和新增长收敛机制在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收敛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欧阳峣和生延超(2008)[13]以 Verspagen模型为基础分析了区域间知识溢出的条件的决定因素,进而为区域间的技术收敛乃至经济收敛的分析奠定基础。林兰(2010)[14]对技术溢出国内外的相关理论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张保胜(2012)[15]对于从技术距离到技术收敛再到经济收敛给出了一个分析思路,但是并没有给出从技术收敛到经济收敛具体的逻辑过程。李光泗和徐翔(2008)[16]采用计量方法对“后发优势理论”在技术收敛(经济收敛)中的作用进行了实证检验。
本文以劳动力工资的变异系数作为衡量我国各省间区域经济收敛的指标,以高校教工数量的变异系数作为衡量我国各省间技术收敛的指标。在选择用来衡量技术收敛的指标上,目前的研究中有用区域科研经费、有用区域专利数量,本文选择“高校教工数量”作为衡量区域知识存量的指标是依据“知识存量必须以一定的载体作为依托、以一定的形式存在于载体中”。
高校教工数量与职工工资的数据来源为《新中国60年统计资料汇编》,时间跨度为1978—2008年。
从1978—2008年,每一期高校教工数量的变异系数值和劳动力工资的变异系数值为全国31个省份在这一时期的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和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从而形成了两个时间跨度均为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分别为: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时间序列和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时间序列。我们把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时间序列设为响应序列Y,把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时间序列设为输入序列X。
加入微观经济学的市场理论,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我们有:P1i=wi/e1i=wi;P2i=wi/e2i(e1i表示第一类产品的劳动生产率,如前说述我们在这里已经将其标准化为1,e2i表示第二类产品的劳动生产率,i表示技术水平高与技术水平低的两个区域),当两类产品市场达到均衡时,总需求=总供给。
根据(1)、(2)两式可得:
同理,在假定不同经济体之间的高科技奢侈品可以相互替代并满足替代弹性为ε的CES生产函数的情况下,我们可以得出:
(推导过程略,有兴趣的读者可参加Klundert、Smulders(1995))
通过式(1)、(2)、(3)、(4)以及 L1i+L2i=L,我们可以得出:
工资收敛可以被视为是人均收入的收敛,而人均收入的收敛代表着经济收敛,因此上述模型也可以说成是对因技术扩散所引起的技术收敛对经济收敛影响的一种理论上的分析过程。
以1993年为突变点分两段分析。
1.1978—1993年时间段
(1)协整模型估计及检验结果为:
各参数检验显著。
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模型中已无突变点,即“模型稳健”。
从图1、图2中看,在1978—1993年这段时期内,我国各区域间的技术情况是收敛的(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逐渐缩小),而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在1978—1993年这段时期内我国各区域间的经济增长情况是发散的。也就是说,在1978—1993年这段时期内,我国个区域间技术上的收敛并没有引致经济收敛。
图1 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序列X时序图
图2 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序列Y时序图
(2)建立反映短期波动的误差修正模型
表1 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
即:
参数估计结果显示β0、β1的估计值都很小且检验不显著(P值>0.05)。
与之前协整模型所反映的长期均衡关系联合,我们可以得到如下模型:
模型ⅰ反映我国各省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Y与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X的长期均衡关系。
模型ⅱ反映我国各省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Y的短期变化。
2.1994—2008年时间段
(1)协整模型估计及检验结果为:
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参数显著(P值<0.05)。
模型稳健性检验结果显示“模型稳健”。
从图1、图2中看,在1994—2008年这段时间内,我国各省间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序列X总体上呈下降趋势,说明在这一时间段内我国各区域间的高校教工数量还是收敛的,也就是我国各区域间的技术水平在这一时间段内是收敛的。而劳动力工资的变异系数序列Y在这一时间段内总体上呈上升趋势,说明我国各省间的劳动力工资在这一时间段内是发散的,也就是以劳动力工资为衡量尺度的我国各省间经济增长情况在这一时间段内仍然是发散的。技术上的收敛并没有带来经济上的收敛。
(2)误差修正模型估计结果:
参数检验结果显示参数估计结果显著(P<0.05)。
从误差修正模型的结果来看,我国各区域间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的短期波动同时受区域间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和长期均衡前期误差项的双重影响(检验结果显著)。与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倒数的短期波动呈同向变动关系,弹性为0.696。也就是说各区域间高校教工数量变异系数倒数的短期波动每变动1个单位就会使各区域间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的短期波动同向变动0.696个单位。此外,误差修正模型中另一个重要因素:长期均衡误差项对被解释变量(各区域间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短期波动的控制力度,在本模型中也较大且与被解释变量呈反向变动关系。比例系数为-0.78,也就是说:长期均衡误差项在我国各区域间劳动力工资变异系数的短期波动模型中起着重要的修正作用。
从实证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各区域间以劳动力工资为衡量尺度的经济收敛情况受以高校教工数量为衡量尺度的技术收敛的反向变动影响明显,且影响系数逐渐加大。另外,经济收敛受时滞的影响逐渐消失。也就是说,经济收敛的当期值只受技术收敛当期值的影响,而受经济收敛和技术收敛前期值的影响逐渐减小。从经济收敛情况的短期波动来看,其受技术收敛的短期波动影响逐渐加大并且开始受到长期均衡误差项的影响。
综上所述,要想促进我国各区域间的经济收敛程度、达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缩小我国各区域间劳动力工资的变异系数)可以通过调整我国个区域间的科学技术水平使其变得更为发散(增加我国各区域间高校教工数量的变异系数)来实现。具体做法可以概况为以下两个方面:(1)保护科技发达地区的科技资源(高校教工数量),防止其流失;(2)将国家对科技的扶持由科技落后区域转向科技发达区域,促进科技发达区域科技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由平衡发展区域科技水平转向优先发展科技发达地区科技水平、以发达地区带动落后地区,从而达到区域间科学技术水平的协调发展。
我国各区域间经济收敛与技术收敛呈反向变动关系的这种与西方传统经济理论相悖的反常态现象是由我国自身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和特定的历史环境所决定的。在我国区域间的经济拉动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因素,而经济落后区域凭借自身力量的发展只是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很小的一部分,其消耗的人力、物力等经济成本远大于经济发达区域带动其发展过程中所消耗的经济成本。也就是说,我国各区域的经济发展是“规模报酬递增”的。因此,将一定量的经济资源投放到经济落后区域促进其自身的发展,其作用要小于将等量的经济资源投放到经济发达区域,让经济发达区域进一步发展而后对经济落后地区实施的带动作用。也就是说,在科技水平上我们要促进科技发达省份科学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让其充分发展,产生经济增长上的规模报酬递增效应以带动经济落后省份的发展从而达到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